贷款减值准备的问题
1、贷款减值准备如果增加了,则说明银行已为未来的坏账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如果减少了,则说明银行对未来贷款质量信心充足,也就没有预留太多准备。
2、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3、贷款损失准备是什么?贷款损失准备是本科目核算银行按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受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4、贷款损失准备金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于预计会发生的贷款损失,应提前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准备金,用于弥补贷款损失。这个准备金就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叫贷款减值准备。
银行向外发放贷款,什么情况下可以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按多少计提,有计提...
1、损失类贷款对于损失类贷款,可以按100% 比例计提全额准备。
2、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3、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既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也包括发生减值的证据尚未识别,但未来有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另外,对于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者某一类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计提特种准备。
贷款减值之后的摊余成本的计算
1、第四按摊余成本计算利息收入,冲减贷款价值损失,可以理解为贷款减值的减少。
2、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溢价发行: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实际成本×实际利率。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
3、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这一笔利息极大可能是收不到的。那就像贷款减值之后要转成贷款——已减值一样,这一笔利息也要分开算,否则这应收利息当中就会有可能收得到和很可能收不到,混起来了。
4、贷款——已减值,该科目用来反映在本金中有多少是已经发生减值的。在金融资产中,确认减值损失:未来的现金流量低于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差额要确认贷款损失准备。
5、已减值,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利息收入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6、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而贷款确认减值时用的是摊余成本,也就是我们说的账面价值,因此,现在确认的这30万元减值损失是新增的,而不是累计的。这个是我的个人理解,有错误的地方,请帮我修正。
关于发放贷款减值和贷款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