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放贷款罪和挪用公款罪怎么区分
1、违法发放贷款罪和挪用公款罪可以按照以下区分:一是考察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二是考察有无一定的贷款审批手续,以及何时办理的审批手续。三是考察行为是秘密进行的还是公开进行的。
2、一是考察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违法发放贷款行为与银行的职务性相关。挪用公款为个人行为。二是考察有无一定的贷款审批手续,以及何时办理的审批手续。违法发放贷款需要一定的审批手续。
3、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但使用人只是单纯提出、要求借用公款的,不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4、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认定:认定本罪应注意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本罪中的“牟利”,一般是指谋取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如利息、差价等。
5、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
6、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区分违法发放贷款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注意考察以下两点:(1)行为人是否违反规定而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
挪用贷款罪立案标准
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故意,而不是由于工作的过失或者因业务不熟而造成的失误。其挪用资金是为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行为人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行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2、法律主观:贷款被别人挪用,属于 挪用资金罪 。法律规定,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贷款被挪用可能会构成挪用资金罪,也可能会构成挪用公款罪,这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贷款挪用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1、犯有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挪用贷款有可能会构成挪用资金罪,也有可能会构成挪用公款罪。若是挪用的资金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那么构成的就是挪用公款罪,如果仅是挪用了客户的贷款资金,且挪用的数额比较大,那么构成的就有可能是挪用资金罪。
3、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无期徒刑 。
挪用贷款是否构成犯罪
1、法律主观:贷款被别人挪用,属于 挪用资金罪 。法律规定,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贷款挪用 如何处理挪用银行贷款资金的首先是银行会停止发放贷款,若是挪用的数额比较大,挪用贷款的人就会有可能会构成挪用资金罪,依法处理。
贷款挪用公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挪用公款归还银行贷款、贷款挪用公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