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信用卡网贷几年下来就债务缠身焦头烂额?
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卡神,用不好就是卡奴。有太多人办了信用卡因为透支消费,成了卡奴。比如说我自己,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2015年5月份,我进入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当时一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用的手机是16G的小米4,1999元。因为工作原因,16G内存的手机完全不够用,所以我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张信用卡: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买了一部苹果6S。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越陷越深。
刷信用卡的时候,是不是总有一种不是花自己钱的感觉?
有了信用卡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不是储蓄卡的支出没有多大的感觉,这张还不上就再办一张,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欠的钱,越来越多,多到自己的工资根本还不上了!
喜欢盲目消费又自控能力差的人,真的不要办信用卡!
再来说说网贷。
我最开始接触的网贷是支付宝的借呗。
当时支付宝用的比较勤,属于一个月能消费好几千块钱的那种,额度也是蹭蹭蹭的一直往上涨,达到现在的巅峰,花呗3万2,借呗16万8,目前已经无力还款,逾期200多天了。
接触了网贷后,我真的深刻体会到比起信用卡,网贷真的太可怕了。门槛低,操作简单,手机APP几分钟就能下款,让太多的人深陷其中!
我借的第2个网贷是18年的11月份,还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百度有钱花。当时可能征信还可以,额度有48000。我把它全部借了出来。当时我从干了快3年的公司离职了,还是裸辞…满腔热血想自己干一番事业!没有钱就借网贷来创业。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血本无归!很惨,但是是真的活该!
可能是跌得还不够惨,创业失败后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找工作努力赚钱来还债而是颓废的继续当卡奴,网贷还不起了就再借一个。滴水贷、招联金融、放心借、苏宁金融...能借出来的几乎都借了!
借网贷就跟赌博似的,钱来得太轻松就容易上瘾…
而造成我现在债务缠身主要就是因为我的自我认知不清晰且自控能力差而导致的!想要空手套白狼,想赚大钱,又不肯脚踏实地去努力!
还好,我回头了。
现在的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白天上班,一个人做着几个人的工作量,晚上下班跑外卖,脚撞伤了揉一揉接着跑,做自媒体时常被人骂老赖,渣档这些种种我都告诉自己没关系,能赚钱就行。
预计到今年年底,我的网贷就会只剩下支付宝一个。所以即使现在有点辛苦,但是只要我够努力,早晚会挺过去!
最后想以我的血泪教训提醒所有还深陷超前消费,以贷养贷的朋友,花钱一时爽还钱泪汪汪,早日回头!
首先是很多人不明白宁可要饭,决不欠贷。没钱还用信用卡欠贷消费简直是混蛋。有钱人用信用卡是身后有矿,再加上刷卡有积分,积分换礼品。比如:家里需要拖把了,正好不用花钱买了,用积分换一个。人家是为了节约,而有的人纯属为了消费。
很多人用信用卡和网贷几年之后就债务缠身,这种情况的确非常普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面临着信用卡和网贷逾期的催收,特别是网贷逾期的催收更是让人没法正常生活。现在如行乱国家也在重点整治网贷平台和网贷逾期暴力催收的现象。而且根据央行带察统计的数据来看,人均负债金额也是大幅提高,超前消费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
说白了,用信用卡和网贷最后债务缠身的,基本都是不够努力的人。特别是网贷,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碰,网贷的利息和银行贷款的利息相比,那真的不知道要高出来多少。现在国家重点整治了网贷平台,合理合法的剩下也没几家了,以前网贷平台泛滥的时候,不知道坑了多少人,还有不少大学生在内,因为承受不起高额利息,承受不住暴力催收,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至于信用卡,用信用卡其实也是需要技巧的,信用卡用好了就是卡神,用不好就是卡奴,所以信用卡的用卡技巧非常重要。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信用卡的用卡技巧,所以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卡奴。用好了的人群,靠信用卡的周转金就能买车买房,而且还是没有利息的。信用卡的发卡行活动其实也非常多,信用卡用得精通的人,每年还能从银行薅好多羊毛。
所以信用卡的话,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是可以办几张用一下的,还可以多关注发卡行的活动,也可以薅点羊毛。至于网贷就千万不要碰了,大多数欠网贷的人,只会越欠越多,所以说好好努力,尽早上岸才是硬道理。
信用卡的计算方式,采用复利计算,通俗讲就是利滚利的方式,如果选择最低还款,那么剩余本金都是重复计息的,如果选择分期,那么分期手续费也是利息,网贷的利息成本高,期限短,借款人的心理都是为了应一时之急,或者是提前消费等因素,没有对未来的财务进行规划,导致后续资金跟不上,进而导致拆东墙补西墙,以至于财务漏洞也来也大,债务缠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停止借新,原有的债务与各银行或放款机构进行协商,分期偿还,另外需要自己开源节流,早日还清。
因为都想躺着,想着怎么去套取。。不知努力吧!
已贷还贷
因为他们是用复利的计算,那种利滚利利息算利息滚下来,真的很可怕,就像一个小鸡蛋能滚成一个大雪球。
所以网贷不要参与。消费还是要依据自身的实力来吧,不然会把自己陷入到深渊。
都是利滚利惹的祸,网贷本来就很高,信用利息也不低,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滚起来就吓人了,再加上催收狂轰滥炸,负债人痛苦不堪
风险没有把控好。
农商贷款还别贷网贷,可以告诉客户经理吗
可以。现在,有部分人贷款习惯用网贷分期。
这些网贷的利息都是按照日息和月息来算的,分而化之营造了一种利率很低的假象。

比如蚂蚁花呗,日利率万分之四,实际它的年利率是14.6%。大约是存余额宝利息的6倍。孝键
假如你在借呗分期贷款,你以为实际利率真的就14.6%吗?天真。

比如说,你借了10000元钱,分了12期。你最后一个月只剩下1千元的本金没有还,但是利息还是按照1万的给。
由于我大学高数刚过及格线,于是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下知乎的大神。选择了最低的一个算法:
实际利率=(1 + 14.6%/12)/12 -1 =15.6%
我很好奇,利息这么高,这个算不算是高利贷了。我咨询了一下农商银行的员工。
“不算的,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借呗也就是我们农商行的两三倍吧!”
贷款去哪?
在移动支付时代,很多人都被网贷app洗了脑,这些网贷金融机构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做大量广告营销,让那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深陷其中。
很多人却忽略了就在我们身边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
农商银行网点分布广
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达到1262家,占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32.5%。
无论你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静谧的家乡都有农商行的网点,而且在各村还有农商行的金融服务站,办理贷款方便。
▼
农商银行的手续简捷
纯信用、担保、抵押都可以办理,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手续。而且农商银行小法人架构网点权限大,审批放款速度快。
不像一些金融机构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而且有些机构还会扣除不菲的手续费。在农商行贷款,是零手续费的。
▼
农商银行的政策优惠
都说农商银行是最贴近大地的银行,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精准扶贫,百姓有困难,农商银行会鼎力相助。
而且农商银行的利率低。如果你有创业的梦想,只要你的信誉好,你可以轻松获得你创业的启动资金。
▼
农商银行的服务优质
农商银行和别家银行不一样的是仔慎改,他们会和客户用方言沟通,毕竟都是一家人,又何必说两种话。
在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一个念判故事,一般推销员到一个村子,整个村子都能听到狗叫声。
而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到客户家里,都听不见狗吠的声音。
农商银行是百姓的银行,他们生存于百姓中间,对每一个办理业务的人都笑脸相迎。
如果你在创业、买房、消费等方面需要用钱,请记得你身边的这家银行。
同时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尽量远离网贷,更要远离高利贷。
我有个远房亲戚,之前因为欠了高利贷过年不敢回家,家里的墙上被红色油漆涂满了欠债还钱。
前些日子他回来了,他近60岁的母亲被逼着四处奔走低声下气地帮他筹钱。
而退一万步来说,假如到了万不得已,你欠农商银行的钱由于暂时的困难还不了。
他们不会逼着你跪着还钱,而是会帮你制定计划,让你站着去还钱。
农商银行是和百姓最亲的银行,他们不会刻意去伤害,只会努力去帮扶。
网贷隐藏的危害,尤其是校园网贷的危害,不言而喻。
在现在年轻人浮躁的大环境下,农商银行既在提供贷款的同时,也在提供服务。
相信家门口的银行比起相信手机上实际远在天涯的网贷要靠谱的多得多。
微信版花呗将上线,网友称“是嫌我欠的还不够多吗”,对此你怎么看?
我一个年轻的同事说话很有意思,他说,自己本来是一个从不欠人钱的好孩子,用了花呗后每月都要还款,还款日前总感觉就像有点欠了别人钱一样。
关于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我曾经办过三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但是由于平时不常用,还款日期不一样,不用还要交年费,每月都怕忘了还款,还要核对账单,太麻烦,所以最后只保留了一张。
同样,我开通了花呗,也开通了京东白条,加上信用卡,又变成三种信用消费了,最终还是把京东白条关闭了,京东上买点东西就直接通过绑定的信用卡,我还真不愿意到处欠钱, 每个月都要想着还钱,太麻烦了,就怕 忘了还款会影响自己的信用。
现在微信终于也沉不住气,据说要推出“ 微信版的 花呗”--分付,如果微信再加入信用消费行列,那真的是硝烟又起了,现在用的花呗会用吧?分付初期估计有优惠,也会用吧?信用卡使用场景广泛,也要用吧?这样每月需要还三个账单,想起来还是很麻烦的,就像题目中说的,“还嫌我欠的不够多吗”,又弄出一个信用消费来?
其实我想题主可能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我上面说的,拥有多种信用消费方式后,每月还款多次太麻烦;另一层搭没意思是有了信用消费,管不住自己的手,花钱的时候好像不是自己的,还钱的时候就困难了,然后采用分期,结果还要多交手续费和利息,其实购买的东西也没有多大用处,这其实就是信用消费的一个隐含诱惑。
所以,关于信用消费, 我的观点是 能用的时候可以用,因为能省下自己的现金,但是要管住手, 不要认为信用额度就是自己的钱,这只是你能借的账。
对于我这样的做事比较专一,不能分心的人来说,我还是喜欢常用一种信用方式,三种信用方式能够把我绕晕了。
微信花呗明显是来“圈钱”了,面对支付宝花呗的“屡屡获利”,微信估计也是眼红了。此时宣布上线微信花呗,不过是题中之义罢了!微信花呗选择在马云退休时候发布虽然蹭了一波热度,可是就算马云不这时候退休,微信花呗还是会如期上线。多上一天,就多一天的利润!
但是,我并不看好微信的花呗!就拿类似于借呗的微粒贷,我估计使用的人也寥寥无几,知道借仿悔呗的人多,知道微粒贷的人少,原因是:我们对于微信在金融方面的不认可。
即使现在微信已经在支付领域占据着大半个江山,可是用户大额资金,似乎更我愿意放在支付宝。
自然,为了微信的分付(微信花呗),微信提前已经布局,从微信支付分的出现,就是最好力证。 微信,想用同样的信用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使用分付。(任意找到某免费租借充电宝的小程序,按照步骤开通就可以,不用真实充费使用),然后在钱包中——支付分。
芝麻信用——支付分,微信的局确实够大;从微粒贷——借呗,从微信分付——花呗。微信的想法何其单纯,凭借强大的微信用户群体,来获得微信用户使用微信花呗的机会,这是微信的优势!
然而,微信的劣势:
我对于微信分付,并非十分看好,实际情况,还得看微信怎么发展?
微信版花呗将上线,目前已经内测,但我相信想要借马化腾的钱并非这么容易的。至于网友称 “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 这话有种自作多情,自甘堕落的话语,下面说说我个人看法。
现在是信用时代,信用时代就是凭借信用都可以借到钱,只要你信用没不良记录,一张身份证都是能借到钱。正因为这样,总有人认为现在的钱非知大纳常容易借,没钱花了就借钱花导致很多人时间久了,欠债窟窿补不上了,成为老赖,把自己一生信用搭进去了。
而网友称“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从这句话的语气来看就是属于一个已经欠了钱的人。比如说银行信用卡的,支付宝借呗和花呗的,网上各大金融机构的欠款,已经让很多人都头疼了,连这些金融机构的钱都还不上,现在微信又来花呗了,又可以借钱了,意味着再度给这些人增加负债吗?
其实并非这位网友所说的这么实在,我告诉你马化腾的钱要远比马云的钱更加难借,并非你想借就借的。最典型的就是微粒贷,微信用户这么多?又有几个人有微粒贷么呢?所以微信版的花呗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马化腾买单,首先你要有一个借钱的资格,而假如微信不给你分付的功能,你想花马化腾的钱已经成为虚的。
但假如有些微信用户有分付功能,可以花马化腾的钱,但微信分付也是要上征信的,也是会监测每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欠债能力的!假如本身已经欠很多银行的钱,或者征信有污点,已经成为老赖的用户有功能没额度,或者根本就没资格开通微信版花呗。
总之不管是信用卡,花呗,借呗,微信分付等,大家都要根据个人经济能力来量力而行。假期你用的好,拿来短期周转还是挺好的,但用不好成为长期借款就是给自己很大压力。这种情况的话建议还是主动关闭这些借钱功能,这样才能管好手,才能真正的别让自己挖坑往里面跳。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这有种抱怨,有种自甘堕落的。微信开花呗不管你事,你不用可以关闭,马化腾有没有强求借钱给你,而是自己手贱去借钱。而借钱就要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只有真正远离这些借钱的渠道才能真正的避免很多问题。
看支付宝凭借“花呗”大赚特赚之时,最擅长“复制”的腾讯怎么可能不眼红,不借鉴一回呢! 之前,可能受制于应用场景较少的问题,微信一直未推出自己的“信用消费、分期支付”类产品,而此时推出,就是想来分一杯羹的!
目前,腾讯系的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都是对标支付宝来设计、开发的。比如,微信所推出的“微粒贷”,参考的就是支付宝“借呗”;而微信主打临时备用金的“周转”,对标的也是支付宝“备用金”。
现在,微信“分付”,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微信版“花呗”。足可见,这种复制——粘贴,不仅广大网友会用,腾讯更是个中高手、运用自如啊!
从以往的经验来说,几乎所有支付宝的优质客户,都曾开通过“花呗”,但不是所有微信的优质客户,都能开通“微粒贷”的!
同样的道理,微信版“花呗”,肯定不是面向所有的微信客户的,哪怕你经常使用微信付款,也不一定有资格开通!
或许,微信审核的标准更高、审核更严,但这岂不是也反映出,微信自身风控能力的更为薄弱呢! 微信,虽然有10亿多的用户,但如果担心用户逾期、造成坏账,只授权1000万人开通“分付”,那么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另外,还有一点,微信的应用场景很较少,并不值得开通! 借呗有天猫、有淘宝,白条有京东商城,这才能获得不错的发展;而微信有什么,就一个入股拼多多还算可以,但只凭借拼多多,能支撑起多大的消费潜能,这尚未可知啊!
“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各有各自的地盘,不会一股脑的去做货款、支付,但现在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金融”。当年360的周鸿祎这么讲的,但最后他也开干了。企业道德被抛之脑后!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将小微信用借款或者虚拟信用卡产品作为了未来盈利增长点。 最后的结果就是:借款人多重负债, 社会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都去放贷,实业谁肯干? 假如都干这行, 社会 就岌岌可危了。
别看这些互联网巨头,做搜索,做手机,做电商好像各有各的强项,但最后放贷才是他们的必争之地。 有个段子说“乌镇互联网大会开完,如果不走,直接换个名字,可以接着开互联网放贷大会” 。
我们可以看看目前市场中有多少此类产品?
微信在这些巨头中走的属于比较晚的,之前也是比较保守的,但是也是一样,我也要放贷。 除了微众银行的“微粒贷”是借助微信和QQ平台进行放款,后面又上了一个“周转”借款产品,但是这个产品也非常保守,是以理财通中的理财产品作为抵押获得借款,条件很苛刻。还“周转”还不是一个无信用的个人小微借款,在上线之后应该效果很一般。
但是虽然微信有着10亿用户,上线后应该也会有不少用户,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在恰当时机推出的一个大众需求的产品。为什么?
1.现在全民负债率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堪重负。 每月就为了如何还款而绞尽脑汁,无法安心工作。据统计,90后在消费贷群体中占43.48%,而且都是互联网巨头的放贷目标,拆东墙补西墙的以贷养贷的用户占比近三成。
2.现在监管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这将极大的增加不稳定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的负面危害。 所以自上半年开始,先从金融机构抓起,从客户的跨行和跨机构的总授信管起来,针对乱发信用卡,tx 违规使用贷款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然后进一步又延伸到网贷行业,打击非法违规网贷,关掉协助扣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目的就是想降低负债水平。
3.针对虚拟信用卡类产品,过去央行一直不肯同意开设此类产品,未来会出手管理吗? 但自从支付宝花呗打开缺口之后,京东白条等产品都已经推向市场,用商业保理的模式,经营着先透支后还款的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都很高,但是因为其不是一款有牌照的金融产品,针对其灰色tx ,实质借款的行为,无法打有效打击和防范。那么未来人民银行会不会要求降低额度甚至取消此类产品呢?
当然互联网巨头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用户那么多,如果不放贷,积累的流量和数据就是浪费。所以他们就是要挣这个钱。
但德先生想问这些互联网巨头,包括腾讯即将推出的“分付”,“你认为你的企业是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吗?”估计他们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是个商人”
原本我比较看好微信推出花呗功能,但看了网上一些评价,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1、
前几天在群里聊天时,一个喜欢玩王者荣耀的小朋友问在哪里找人工客服。我,作为一个热心肠的人,帮助她在百度查询了半天,又在QQ/微信寻找了半天,真的没发现哪里有人工客服,只能找到机器人。
试想一下,如果我的微信花呗出现问题,应该去哪里寻找客服呢?在这一点上,支付宝真的做得很好。我室友曾经兼职过支付宝客服,他们对员工的要求很高,即使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至少态度不差,回应也非常即时。
2、
支付宝对我们而言,是一款理财工具,但微信对我们而言,意义要多得多。除了聊天外,很多腾讯系 游戏 需要使用微信登陆。而且大家都知道,腾讯 游戏 是比较严厉的,如果你出现了违规行为,情节严重会封号,偶尔会出现误封。
如果自己因为一时失误被封号,那么花呗应该怎么处理呢?不及时还,大概率会扣征信,但是封号又不好找客服,这就很尴尬了。
还有很多人认为,支付宝是很人性化的产品,这才是支持花呗的理由,不会选择换微信花呗。
我个人观点是不看好 ,微信用户群体大,腾讯实力强,但一些问题不解决,很难让用户放心选择。像美团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叫美团生活费,可以这个月点外卖,下个月还。但使用的人并不多,如果微信不能好好运营这个功能,预测结果也会不了了之。
不是嫌你欠的不够多,是出来混的总要还!
有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现在只要你使用支付宝付款,系统会默认用花呗,哪怕你选了自己的银行卡,下次付款默认还会是花呗。
知道这是为啥么?
因为你如果选了自己的余额或者借记卡,那么支付宝基本上收不到什么结算服务费。
但是,如果你选了信用卡,支付宝收0.6%的服务费,也就是说你用支付宝绑定信用卡付款1000,商家只能拿到994,剩下的6块钱被支付宝和信用卡发卡银行瓜分了。
是不是有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感觉?
支付宝这个时候就想啊,既然我能雁过拔毛收钱,干嘛我还拉着银行呀,我自己搞个花呗,功能和信用卡差不多,只要人家用,那0.6%不是全都进我口袋了么?光这一项业务每年给支付宝创造的利润估计都在数十亿,你说微信能不动心么?
微信支付(财付通)作为目前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支付宝的支付结算机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账上这么多流水却只能和银行信用卡分享0.6%的服务费,心里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微信的"分付"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是把自己的用户流量变现的一步大棋。
在这里我也要提醒各位,花呗和分付用起来确实方便,只需要轻轻一点就透支消费了,还不需要去银行开卡。
但是这两家机构借给你的钱都是从银行来的,他们就是个中介机构,所以资金成本是比银行高的。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最长还款期只有30天,而银行可以有45天,他们的分期手续费也远远高于银行。
微信版花呗将上线,目前已经内测,但我相信想要借马化腾的钱并非这么容易的。至于网友称“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这话有种自作多情,自甘堕落的话语,下面说说我个人看法。
现在是信用时代,信用时代就是凭借信用都可以借到钱,只要你信用没不良记录,一张身份证都是能借到钱。正因为这样,总有人认为现在的钱非常容易借,没钱花了就借钱花导致很多人时间久了,欠债窟窿补不上了,成为老赖,把自己一生信用搭进去了。 而网友称“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从这句话的语气来看就是属于一个已经欠了钱的人。比如说银行信用卡的,支付宝借呗和花呗的,网上各大金融机构的欠款,已经让很多人都头疼了,连这些金融机构的钱都还不上,现在微信又来花呗了,又可以借钱了,意味着再度给这些人增加负债吗?
其实并非这位网友所说的这么实在,我告诉你马化腾的钱要远比马云的钱更加难借,并非你想借就借的。最典型的就是微粒贷,微信用户这么多?又有几个人有微粒贷么呢?所以微信版的花呗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马化腾买单,首先你要有一个借钱的资格,而假如微信不给你分付的功能,你想花马化腾的钱已经成为虚的。
但假如有些微信用户有分付功能,可以花马化腾的钱,但微信分付也是要上征信的,也是会监测每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欠债能力的!假如本身已经欠很多银行的钱,或者征信有污点,已经成为老赖的用户有功能没额度,或者根本就没资格开通微信版花呗。
总之不管是信用卡,花呗,借呗,微信分付等,大家都要根据个人经济能力来量力而行。假期你用的好,拿来短期周转还是挺好的,但用不好成为长期借款就是给自己很大压力。这种情况的话建议还是主动关闭这些借钱功能,这样才能管好手,才能真正的别让自己挖坑往里面跳。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这有种抱怨,有种自甘堕落的。微信开花呗不管你事,你不用可以关闭,马化腾有没有强求借钱给你,而是自己手贱去借钱。而借钱就要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只有真正远离这些借钱的渠道才能真正的避免很多问题。
微信版“花呗”将上线, 不是嫌“你”欠得不够多,而是嫌“我”赚得不够多!
微信上的金融产品,其实大家都清楚,可以看成是复制版的支付宝,所以才会有“微信版花呗”一说,微信就是照着支付宝的金融产品去开发对标产品。支付宝搞了“借呗”,微信就搞一个“微粒贷”,支付宝搞了“备用金”,微信就搞一个“周转”,支付宝搞了余额宝,微信就搞一个“零钱通”。这一点,恐怕腾讯自己也不会辩白,说白了就是见一个抄一个。
现在,腾讯又要对标支付宝的“花呗”搞自己的信用分期支付产品了,微信支付的这款类似于“花呗”的信用支付产品,名字叫“分付”,不过目前还在内部孵化中。
现在很多人已经形成了支付宝使用花呗支付的习惯,花呗业务这几年发展迅速,并且持续盈利,2015年的时候花呗业务仅贡献700万元的利润,但在2017年时,花呗业务已经达到20.39亿元,增长速度超快。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腾讯不搞的原因,因为当时觉得不赚钱,现在看到别人赚钱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微信现在要搞消费分期产品,要搞自己的“花呗”,不是嫌你欠得不够多,你欠多少腾讯不关心,只关心你能不能还,这他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做风控。他更关系的是,自己赚得够不够多,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
马云退休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微信是来了一个重磅炸弹。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将要上线微信版花呗,名字暂称是分付,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并不好听,不知道后面会不会修改。
其实对于微信版花呗,只能说来的太晚了,不过也有网友称,干嘛还要来,难道嫌我欠的钱还不够多吗?那微信为什么现在要上线这个分付,完全是看到了支付宝花呗强大的吸金能力。
根据我们收到的消息,现在的蚂蚁花呗拥有3亿用户,2017年营收是高达65.98亿元。净利润有34亿元,而现在花呗用户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营收上,都是远超这个数字的,那对于这么一块大的蛋糕,腾讯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只不过微信的脚步慢了,不是一般的慢。京东白条2014年2月份上线,支付宝花呗是2015年4月上线,到现在算下来是有四五年的时间,不管是在制度上还是经验上,都是有着自身的强大优势。
而微信在这方面只是一个零,为了能更好的上线分付,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上线微信支付分,只不过是内测。用户想要开通,必须使用指定的充电宝,但因为这个微信支付分支持的使用场景太少了。
和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就慢慢的被用户遗忘。到目前为止,依然只能免押金使用充电宝。那为什么还要上线分付,前面也说到了是它的吸金能力太强。
腾讯看着眼馋了。第二个是微信的流量变现,即便微信有着庞大的用户数量,可是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软件或者成果出来。几年前的微信公众号确实火了一把,可是到现在被自媒体、短视频给打压下去了。
加上微信朋友圈泛滥的广告,用户存留时间明显变短。看一看、搜一搜根本了解不到最新的消息,所以才有微信公众号内测直播功能,只是这个路还很长。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微视、企鹅号等发展都没有多大起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能是在其他领域发展。根据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来看,金融 科技 及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腾讯的第二大业务。这一块业务主要有理财、支付、证券和创新金融四大版块,唯独少了消费金融。
自然要把精力放在消费金融上,因此综合这些因素,微信版花呗上线是正常的,就是有点太晚了,比别人晚了几年。不知道你们对分付怎么看的,希望它上线吗?
自媒体网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个人网贷平台、自媒体网贷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