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可靠吗,大家觉得网贷平台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P2P网贷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四条出路引领发展方向
P2P回暖迹象初显
截止到8月末,待还余额规模排名前三的平台陆金服、玖富普惠、人人贷待还余额规模均超过了300亿人民币。同时,8月以来,尽管行业处在低谷期,但头部平台陆金服、人人贷等月度出借笔数仍在持续稳步增长。这反映了投资者对头部平台依然抱有很大的信心。
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传统金融行业开始走上打破刚兑之路。6月中旬开始,P2P爆雷紧锣密鼓,不只跑路、倒闭的平台,逾期无法兑付等乱象也层出不穷。在此之前,刚兑是金融行业不成文的隐性规定,投资者因此盲目购买,最后损失惨重。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爆雷,P2P逐渐显露出了真实的面目:高收益的背后必然隐藏着高风险。监管红线也没能阻碍庞大的逐利市场,不过,爆雷乱象也由此成为行业规范的一个契机。伴随着风险加速出清、行业加速洗牌,大浪淘沙,提前预知风险、且能安全应对风险的能力,是考验P2P平台的关键。
平台持续监管:一边是倒闭潮,一边却是行业回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P2P网贷行梁樱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193.27亿元,环比下降17.57%。8月的贷款余额为9032.84亿元,环比下降约530亿元。虽然8月行业负面情绪有所好转,但投资人信心仍然不足,投资人谨慎投资、观望情绪弥漫,导致成交量、贷款余额进一步出现启码下降。从8月贷款余额TOP100、成交量TOP100的平台看,分别仅有13家、24家平台环比出现上升。
8月12日,互金、网贷整治办拟定了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全面护盘P2P。9月3日,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失信黑名单,新增涉金融严重失信人399家、法人及其他组织231家、自然人168人。
可以看出,监管政策的步步紧逼是要将金融行业的病根彻底拔除。前一阵子,央行提出“再用1-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有持续性且不断跟进的网贷风险整治,反映出了P2P平台势必将要面对的严峻环境。
在8月贷款余额TOP100的平台中仅有13家出现环比上升,而排名靠前的几家平台已经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头部平台依然坚挺,而中小平台净流出在增加。
P2P平台的多种出路异轨殊途
从问题平台数量来看,8月份58家问题平台数量要比7月份环比下降185%,降幅非常明显。加之不少平台成交量陆续增长,资金净流出趋缓,整个行业的回暖迹象明显,尤其是头部平台业务水平反而呈现出增加趋势。到目前为止,整个P2P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规范。
可以看出,在一面继续出清一面回暖的状态下,平台终于开始向两极发展:强者恒强,弱者越弱。P2P平台不同出路下该去向何方终渐渐清晰。如果对市面上现存平台进行划分,这些P2P平台的出路有以下几种:
1、专业金融背景平台依然坚挺
在P2P的爆雷潮中,具备专业金融公司背景的互金平台不容易被涉及。爆雷潮时这些互金企业得以保全,主要依赖稳健的专业金融管理手段和对风险强有力的把控。他们在一方面未雨绸缪,有着实力雄厚的资金储备,另一方面在预测和应对风险上的硬实力,让他们更容易受投资者信任。
同时,这些具备硬实力的专业金融悄渣哪平台更容易成长为头部平台。拿平安集团旗下的一站式理财平台陆金所来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P2P平台,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理财用户的追捧,也正是依托平安集团专业金融公司的背景,陆金所拥有了更好的品牌背书、更强大的风控能力根基。
2、集体下南洋
从2015年秋天开始,部分互金平台进军东南亚,将业务拓展至海外跑马圈地,赚了个盆满钵溢。事实上,国内互金平台发展之初,享受到了巨大的流量和市场红利,长达10年得以野蛮生长。
如今,政策监管频施压力,东南亚与国内发展的断层,让其成了曾经那个“中国市场”,不少互金平台得以在这片土地上重现当年辉煌。
东南亚身处智能机普及并快速增长的阶段,为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市场基础。东南亚市场红利丰厚,已经俨然成为国内互金平台的淘金热土。东南亚现已有来自中国的十几家互联网金融平台,50多家网贷平台,这片蓝海吸引着国内创业者。
3、转型金融科技
伴随着市场的回暖以及头部平台规模的越发壮大,转型金融科技成了一大趋势。P2P平台能在转型过程中输出经验技术,寻求与金融机构合作,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
再者,随着金融科技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崛起,人们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已经逐渐发生了改变,原有的互金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金融服务安全、便捷、智能化的诉求。
因此,提供更为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成为主流。金融科技融入大数据、AI、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对普惠金融的实现更有裨益。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走上转型之路,陆金所则是平安转型金融科技后的成果,宜人贷也是宜信财富转型金融科技后的真实写照。
4、等待被收购
爆雷声渐息,实力强劲的P2P平台出路更多,而还有不少平台仍站在生死线上。据业内人士估计,最终能通过备案的网贷平台不会超过300家,也就是说,目前尚在运营中的1600多家平台中,有1300多家都不得不另谋出路。在此背景下,被收购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此之外只有死路一条。
总的来说,行业加快洗牌,头部平台必然是强者更强,出路也多了不少。而余下的更多中小平台则走投无路,只能面临被收购、或倒闭的命运。
总的来说,大浪淘沙,留存企业的实际状况已经充分曝于人前,而在浪中洗净的头部平台越发显眼,在更为肃清的行业环境中,头部平台纷纷走向更为安全、智能化的时代,与追随者们逐渐拉开了差距。
另一侧则是更多中小平台生死存亡的挣扎,政策监管趋严收紧,不健康的平台发展越发艰难。爆雷潮后,潮水退去,向左走的强者与向右走的弱者之间,出现了一道刺眼的分水岭。
网贷平台的业务种类有哪些
车辆抵押贷款
车辆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通过将车辆作为抵押物来进行网络借贷的过程,通常用于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问题。典型平台如后河财富,其中后河财富近两年来在各地复制车抵业务,目前已有很多分部,成交量也持续放大。在通常情况下,汽车抵押贷款只能借到估值的60-70%左右,由于国内新车市场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车辆抵押业务前景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后河财富专注于汽车抵押类业务已经快三年了,稍微有预期项目出现。收益率保持在12-18%之间,等本等息的灶梁还款方式算上复投,可达20%。
车贷平台属于小额、分散、流动性强的业务类型,适用于“网络借贷中介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个人自然人借款金额小于20万的规定,符合监管政策。也是未来P2P业务竞价激烈的领域。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类型,额度一般不超过10-20万,借款期是1-3年不等。典型平台如拍拍贷、宜人贷、你我贷。这类贷款违约率较高,平台需要较大的业务规模覆盖违约损失。
2. 房产抵押贷款
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是借款人以自有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向出借人提供担保,在平台上发标借款的融资方式。这类贷款存在房价下降、变现难等风险。目前有很多平台存在二次房抵的现象,如融金所。二次房抵指当房屋目前评估值大于原评估值时,对房屋剩余价值进行抵押借款。二抵有效,但不同于一抵,二抵无法享受优先受偿权,因此风险较一抵稍大。
4. 股权质押贷款
股权质押贷款,是指股票持有人可以在不割售所持股票的情况下,通过持有公司股份质押给网贷平台提供反担保,从平台上发标借款的融资方式。发布过股权质押贷款的平台有808信贷等。这类贷款存在股权价值波动大,非上市公司股权变现难,股权价值与公司经营风险成同变动等风险。
5.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指平台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根据贸易的真实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来评估中小借款企业的信贷资格,为核心企业及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融资支持的信贷业务。主要包括采购阶段预付账款融资模式、运营阶此竖段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这类贷隐扒运款存在整个产业链的集中风险,核心企业风险,质押货物或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6. 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指委托人(平台)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银行不对借款人还款与否承担责任的信贷业务。发布过委托贷款的平台如E速贷(已经雷了)等。虽引入银行,对资金使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借款人偿还能力及项目营收能力才是借款的核心。
7. 银行过桥或赎楼
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期限以六个月为限,是一种与长期资金相对接的资金融通。提供过桥资金的目的是通过桥资金的融通,使借款企业达到与长期资金对接的条件,尔后,可以长期资金替代过桥资金。这类贷款的主要风险在于银行是否续贷。
8. 票据
网贷行业中涉及的票据业务则主要是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汇票。平台的业务模式包括票据贴现、票据质押、委托贸易付款、内保外贷等。其中较为典型的为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指借款人将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给平台,为规避法律风险,票据一般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或银行托管,随后平台发布借款标的,投资人进行投标。典型平台如金银猫、民生易贷-E票通、小企业e家、票据宝等。这类贷款存在假票、背书错误、兑付违约等风险。
9.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目前很多平台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开展此项业务。此类业务的风险在于承租人还款压力加大、承租人的经营风险、设备折旧变现风险。
10.配资(目前国家规定不允许了,属于不合规业务,需要整改)
配资指借款人在原有资金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杠杆,在平台上发布借款标融资的过程,主要包括股票配资、期货配资、权证配资等。典型平台如广发证券战略合作伙伴投哪网。由于配资务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同时也存在操盘和同时强行平仓的风险。
11.资产证券化(目前国家规定不允许了,属于不合规业务,需要整改)
资产证券化指将线下非标准的企业债打包成线上标准化的小贷资产包,合作担保及小贷公司承诺溢价回购的业务。典型如PPmoney交易所模式的安稳盈。安稳盈的整个交易过程受交易所监管,交易所对资产包和投资者权益进行登记和托管,更加透明。但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下的借投双方并未实现资金直接对接,此模式已经脱离了P2P本质,期间有一定的灰色区域,除了借款人违约风险外,还容易引发管理及操作风险。
P2P大幕渐落,如何应对当前行业形势?
“从兴起、火热,再到如今一片冷清,P2P网贷市场参与者们在跨过“山和大海”之后,最终离场”。
在以清退为主基调的网贷专项整治中,P2P市场持续出清。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网贷平台监管经历了很痛苦的阶段,现在走到根本性的转折,从最多时的五六千家到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另据郭树清透露,出借人的资金还有8000多亿没回收。
业内人士习惯用“过冬”来形容网贷行业的清退大势。其后隐藏着的,或是监管的“一言难尽”,或是平台的困局,抑或是投资者的无奈。但无论怎样,理性看待当前网贷行业所处形势,是在营平台最终实现“安全上岸”(转型或退出)的应有之义。
P2P大幕渐落
回溯P2P发展,火热时人人皆谈P2P,动辄至少20%以上的收益率更是吸引了众多普通用户。但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不少平台推出的理财项目,其背后并无真实资产,这就导致投资人的理财资金“打水漂”。
在此背景下,市场出清加速,部分平台开始以被动或主动哗孙的形式退出,部分平台则努力拿到“通行证”(网贷备案)。
合规发展目标的推进终究被网贷行业频现的暴雷潮打乱了节奏。2018年6月-8月,唐小僧、牛板金、投滚芦颤之家、钱爸爸、银豆网、草根投资等网贷平台相继暴雷。由于这些平台交易规模和投资者用户数量较大,市场悲观情绪一度到达顶点,挤兑势头随之加剧。那个阶段,几乎所有在营网贷平台都遭遇流动性危机,这亦被业内人士视为行业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为了避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2018年8月,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大败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以及108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网贷平台备案再迎实质性进展。按照《通知》,监管将合规检查总体分成三个步骤:机构自查、自律检查、行政核查。
按照地方监管要求,网贷平台在推进合规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降低待还余额、降低出借人数、降低借款人数(即“三降”)。监管此举有意推动网贷平台合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平台由于缺少新增业务,随着存量业务不断压缩,后续生存愈发艰难,最终要不退出行业,要不走上“不归路”。
而让部分从投资人挤兑中走出来的网贷平台没有想到的是,2019年会陷入更加艰难的生存境地。
一方面,随着头部P2P平台如团贷网等暴雷,市场恐慌情绪重掀,监管亦在风险中持续收紧,部分中小型网贷平台相继清盘,或是进行转型,抑或是被警方立案;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步入下行周期,私募机构跑路、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等不断上演,包括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均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风险抵御能力远不及金融机构的P2P平台更是成为“重灾区”。
而原定于2019年6月完成备案的规划亦无明确消息,在此背景下,P2P平台退出 历史 舞台逐步成为监管、从业者的共识。
在清退主基调下,国内多个省市宣布取缔辖内网贷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内蒙古、陕西、吉林、黑龙江、江西等20余省市相继发布公告称,取缔辖内所有网贷机构。
行业发展何以至此
“网贷行业发展何以至此?”这是部分网贷行业观察者不时发出的“灵魂之问”。回看网贷行业这些年,P2P大幕落下,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平台、监管、投资人均有值得反思之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网贷行业确实是一个稍微努力,就容易进去的赛道。‘挂1挡带点刹车’,往前走才有可能顺利‘下车’,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在高速路上‘开慢车’?”
一名在网贷行业发展巅峰时期选择离开的高管坦言,早期确实有不少平台是怀抱好的初心谋求发展,但后续随着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变化,为了维系生存,可能就会采取一些违规手段,“雪球越滚越大,终致倒下。”
从监管角度看,一名接近地方金融办的行业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P2P的监管属于一种运动型治理模式,而这种常规模式的有效性显然有限。一方面,在P2P发展早期,其是否具有金融性质、是否应纳入金融监管视野,监管部门需及时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在明确监管部门之后,监管规则的设置也并未有效跟上。监管未曾想到在P2P检查、备案中会存在如此多的现实难题,比如涉及到央地监管、不同部门的协调等等,最终看似谁都在管,其实可能谁都没有管。”
而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很多投资人早期易被高收益所吸引,并不了解高收益需要高风险才能覆盖,且存在不少跟风、侥幸心理,比如抱着 “反正也看不懂,别人投什么我也投什么”的心态参与其中,最终深受其害。而在网贷行业出现舆情危机时,部分投资人盲目挤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平台的危机。
短期内看,网贷风险已掩盖住了行业自身的价值。“这个行业目前给监管更多的印象有点像‘坏孩子’,似乎是风险大于实际的功能,但如果从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来看,应该相信‘坏孩子’到之后很有可能就成为‘好孩子’,受到大家的认可。”网贷行业某资深观察人士强调,现有的金融体系无法有效覆盖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且小额信贷管理成本较高,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并没有太大意愿做此类业务,最终就得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去做这件事。多方应理性看待行业价值和当前发展形势。
理性应对当前形势
在清退大势下,部分网贷平台逐步清退存量业务,并探寻可行的转型路径。但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网贷平台清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前,部分在营网贷平台债权转让速度放缓,投资人因恐慌集中到平台挤兑,导致平台出现兑付危机。
所谓“债权”,即投资人A通过网贷平台将钱借给了借款人B,并约定了金额和期限。这时,A就拥有了要求B按约定还款的权利,这就是债权。
假若1个月之后,A急需用钱,但是跟B约好的还款期限未到,A选择把这笔债权转给投资人C,提前拿回这笔钱。这时C就成为了B的债权人,等到了约定的还款期限时,B直接将钱还给C即可,这就是债权转让。
值得注意的是,债转的速度快慢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即当市场上同时有10个A和100个C时,P2P平台便能迅速地帮A找到C,这样A能够提前拿回借出去的钱。然而当情况变成100个A和10个C红时,网贷平台找到C的速度就会明显变慢,A就没法立刻拿回借出去的钱。
债转变慢是否意味着平台暴雷或投资人的本金“打水漂”?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债权一直没有转让出去,只要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好的时间还清借款,出借人一样可以把钱拿回来。比如若A和B约定的借款期限是一年,无论是否存在C这个角色,一年的时间到后,B就得按照约定把钱还给A。
当B因为多种因素未能及时将钱归还给A时,很多投资人便将矛头指向P2P平台,认为P2P平台应该垫付。但事实上,P2P作为信息中介,按照法律法规不能设有资金池。当A将钱借给B时,P2P作为信息中介不能碰这笔钱,只能收取服务费,所以也就没有资金池。因此,当A想要提前收回借给B的钱,P2P平台只能做的就是“寻找”C。
但当下投资人对网贷行业缺乏投资信心,且监管要求平台不能再新增客户等,寻找到C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即便债权到期,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周期、恶意逃废债等多重因素影响,亦存在借款人B未能及时向A归还本金等情况。
“投资人应该理性看待这样的情况,并与P2P平台保持积极良性的沟通,切勿采用极端手段维权,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有网贷行业资深观察人士直言,平台也应将债权情况及时告知投资人,避免投资人集中挤兑,妥善化解存量业务风险。此外,监管也应出台具体政策,引导在营网贷平台实现转型或有序退出。
三千家网贷团灭名单
网贷团灭名单:熊钱包、容易花、许三多、秒秒花、亮分期、钱酷、欢乐贷、新品借、、新品借、七喜钱包、咪咪兔、趣闲赚、信易钱包、整点钱包、好多多、快快来、喵喵陛下、江湖钱包、_锣锣、速8分期、松钱包、胖有钱、融易贷、钢铁侠、熊熊纯漏管家、优品分期、万宝贷、西_应急、享借呗、鑫鑫金、棉花糖、刘有钱、丰巢易借、信有财、摇钱花、瑶池钱、蜜蜂融、考拉汇、淘淘花、豌云贷、外卖贷、花分期等。
网贷平台倒闭原因:
1、运营管理陈旧单一,团队没有足够的互联网理财经验。在平台发展初期,这些员工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没有引进新的人才,这些原弯裤散有的员工无法适应平台的发展,反而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随着监管的发展,很多平台业务还是和早期一样。以车贷为例,监管暂行办法的发布让车贷领域风靡一时,越来越多的平台涉足车贷领域。但如今整个车贷行业同质化严重,车贷平台淘汰率在全行业居高不下。车贷平台要想继续下去,就得量力而行或者转行。
3、平埋氏台的逾期坏账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的逾期坏账率会导致平台无法继续运营,最后只能支撑到倒闭。随着平台的发展,平台的高管要把战略看的长远一些,不要墨守成规,阻碍平台的发展。
关于网贷业务战和网贷专题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