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关于“经营贷”又放话:依法追回“作假骗贷”贷款
4月12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对于发现的因为作假骗取贷款的,需要依法依合同追回贷款。
而在2020年4月,央行上海总部就在召开房地产信贷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严禁以消费贷或经营贷形式向购房者提供资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拿经营贷买房,利息成本比按揭贷款低不少。
事实上这种“骗贷”行为当然不难发现,比如北京一家贷款中介机构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2020年至今,有50%以上甚至是60%申请经营贷的客户,都是用来买房的”。
首先,经营性贷款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等经营实体发放的经营性贷款。按照规定,经营贷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违规使用将被提前收回贷款。
子公司用虚假材料证明从银行贷款经营贷给母公司用是否犯法?
用假手续从银行贷款是要付法律责任的,这涉嫌了贷款诈骗。法律分析用假手续从银行贷款涉嫌了贷款诈骗。贷款诈骗就是指通过虚假的文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
母公司作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母公司可以借款给子公司,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对外披露,但是要遵守《公司法》第16条规定的程序,即要经过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并且不得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
为了非法占有的目的,用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数额较大的,涉嫌贷款诈骗犯罪。
担保公司拿虚假资料贷款犯法,涉嫌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经营贷骗贷立案标准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有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非法据为己有的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进行其他违法活动,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法律主观:货款诈骗罪的既遂标准: “以非法右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
3、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骗取贷款时具有偿还能力,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应定贷款诈骗罪;骗贷行为造成的后果。
4、造成银行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多次骗贷的符合立案标准。
5、贷款诈骗罪数额巨大是指达到20万以上,较大是在1万元至20万以内。
6、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
关于经营贷骗贷款和经营贷骗贷款怎么办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