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损失准备怎么计提?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专项准备计提比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这个准备金就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叫贷款减值准备。根据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别准备。专项拨备是指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确定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逐笔及时足额计提的拨备。
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减值,按照拟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贷款损失准备如何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的贷款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贷款损失准备应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应以扣除该项资产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反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反映。本科目应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一个资产类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为了核算和监督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加强呆账贷款核销的管理,应设置“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呆账贷款的核销数,贷方反映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数,余额在贷方,\x0d\x0a已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计算公式 =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 / 应提准备,这个比例需要大于 1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贷款减值准备的问题
简单说来,贷款减值准备也就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就是银行放贷给客户后收不回来的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金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于预计会发生的贷款损失,应提前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准备金,用于弥补贷款损失。这个准备金就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叫贷款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若1000万元贷款减值准备就是那一笔贷款的话,以固定资产抵贷款,说明贷款没有减值,应予以冲回,借:贷款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对委托贷款本金进行定期检查,并按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同上)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什么是贷款减值准备
1、贷款减值拨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2、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3、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对于贷款减值准备计算和贷款减值准备是资产还是负债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