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校园贷款在性质上属于民间贷款,因此应当使用民间贷款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 民法典 》(2021生效)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其他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9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2)、《 合同法 》第22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 借款合同 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校园贷的专门法规。校园贷属于网络贷款的一种,也是有法可依的。校园贷相关的问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人身安全、敲诈勒索等问题和其他犯罪,在遇到上述各类犯罪侵害时可使用对应的法规自我保护。
法律客观:根据《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 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分析:校园贷问题法律规定如下: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给学生贷款是违法的吗
1、给学生贷款是违法的吗如果学生贷只要利息、借款用途等各项内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是不违法的。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贷。
2、如果是个人借贷给大学生,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是银行借贷给大学生属于合法行为。但是这里的合法是指已经满18周岁的大学生,若向未满18周岁的大学生发放贷款属于违法行为。在大学生贷款中最流行的当属校园贷。
3、个人贷款给大学生就违法,只有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金融机构才能从事贷款业务。而且前提是该大学生必须还是成年了。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银行向成年大学生贷款是合法的。
学生网贷有关法律风险是什么
1、法律分析: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钻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2、目前校园贷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这些:高出本金众多的的利息。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连累身边同学家人。
3、法律分析:资金来源难以审查。借款人个人信用风险较大。运营模式不当易踩非法集资的红线。沉淀资金安全性低。贷后资金用途难以监管。借贷双方金融隐私权无法有效保护。
4、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旦学生货款还不上,网货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学生贷款有关法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学生贷款有关法律问题、学生贷款有关法律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