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背后,金融数科巨头梦难圆
据华夏时报报道,花呗近期以服务升级的模式,接入央行征信。支付宝的客服表示目前已有部分用户群接入了央行征信,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或在支付宝中查询是否接入。
虽然支付宝客服称,只有用户勾选“同意”选项才会接入央行征信,但依然有不少用户反馈:我没有主动勾选,依然被接入央行征信。有媒体调查后猜测,这可能是用户在进行“花呗提额”或者“花呗服务升级”后,不小心勾选了同意接受更新后的产品协议。
央行征信,即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这个数据库建于1997年,大约十年后实现全网联网查询。目前,中国已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新版个人征信报告上线后,拖欠水费也可能影响个人信用。
很多消费者看到新闻后,第一反应是:小额贷款逾期,会影响房贷、车贷吗?
但实际上,比起车贷房贷,此次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一个悬而未决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最终答案:
消费者的金融数据,是 社会 大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理应归给全民共同所有,而不是一家金融 科技 企业的变现资产。
2016年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一些东亚国家,相继推出金融数据共享战略。虽然各国法规不同,但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通过金融数据共享,推动传统银行和金融 科技 公司更深层次地协作和竞争,最终追求用户利益最大化。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消费者个人产生的金融数据,首先应当属于用户个人。其次,消费者的金融大数据,则应当是 社会 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如果按照部分极端乌托邦主义者的想法,数据只能为用户所有却没有数据共享,后果也很严重:央行没有征信系统,银行就没有贷款依据,坏账多了银行会破产;不能用AI等新技术识别金融风险,赌博、xq 等犯罪现象会越来越多。
而一旦银行遭受挤兑,金融犯罪愈发隐蔽,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因此,很多国家都提倡金融数据在全 社会 实现共享。
银行获取的金融数据,应该部分开放给 科技 公司。同样, 科技 公司获取的金融数据,也理应开放给银行。这样互通有无,消费者和公众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而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无论是具体的银行还是个别互联网金融巨头,都不具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的能力和地位。唯有从更高层面来协调和敲定,才能建立和完善金融大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从基础的商业逻辑来看,用户在不同支付通道、金融机构上沉淀下来的数据,也理应属于用户,而从实际操作层面,理应属于公众利益的代理人,而不是各个企业。
这也正是此次花呗接入央行征信背后的深意。这一变化或许意味着,从监管层面确定了用户的金融数据归属权:一部分属于用户,另一部分也属于全 社会 大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些数据理应由央行、银联等公共职能部门所牵头,在全 社会 进行共享。
只不过,这一从公众和全行业利益角度看来的好消息,却未必是大大小小互联网金融巨头及创业公司的好消息。
互联网金融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在监管、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周旋。
据前重庆市长此前在一次演讲中透露,2013年,马云曾到重庆,向黄奇帆透露,“想搞个贷款公司”有困难。黄奇帆表示,“只要不搞P2P,三天就能帮你全部办完”。
在重庆建立的两个小贷公司,正是后来蚂蚁金服利润的最大来源之一。据黄奇帆透露,蚂蚁金服100亿的利润,45亿来自重庆的两个小贷公司。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推出了消费贷产品,消费贷也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核心盈利模式。2012年开始,蚂蚁金服、百度金融、京东金融等公司都在重庆注册了小额贷款公司。三年时间,全国出现了将近9000家小额贷款公司,不少评论认为小贷公司“迎来春天”。
这一“放贷就能数钱”的黄金时代,却在趣店上市后迎来了滑铁卢。
到了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指出:“中国小贷公司曾经非常火爆,但是现在至少1/3已经停业,剩下的也大多惨淡经营。坦率地说,整个中国的小贷公司行业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失败,深刻一点来说也是我们政府引导的失败。”
事实上,包括现金贷、消费贷在内的这些小贷企业,正是利用了市场与监管的时间差。对一个行业的监管需要时间,也需要谨慎的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走擦边球。
2017年,多项针对小贷的监管政策开始落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2017年上半年,百度小贷亏损4000万。
监管入场后,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寻求转型。2014年,京东推出消费贷产品“白条”,第二年,京东就开始提出“金融 科技 ”的定位,京东金融也转为“京东数科”,言下之意,是通过大数据、AI技术在金融风控中落地,向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
在百度小贷巨额亏损后,百度又拆分出了“度小满”。和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一样,度小满也明确将自己定位为金融 科技 公司,主打的是金融 科技 服务。
而落到现实中,这一金融数字 科技 服务业务的实质,其实是利用自身沉淀的用户数据来做二次变现。如把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征信系统进行数据化处理,再将相关数据服务出售给需要的银行等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对于这一业务模式一直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转型做数据 科技 服务,其业务相当于在用户数据上盖一个自家的收费站。但从欧美等国家的经验来看,用户的征信信息、消费数据等信息,显然不可能长期被各家企业垄断。
2018年,京东金融曾对外表示,京东白条、金融、京农贷等业务已启动征信介入工作。当时,腾讯微粒贷、苏宁任性付已经上征信,阿里蚂蚁借呗部分上征信,花呗则暂时没有上征信。
而潮水变化的标志,是京东金融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将名字改为了“京东数科”,在对外的公开介绍中,京东数科表示,自己的宗旨是“从数据中来,到实体中去”。
金融数据 科技 服务,拆解来看是“数据”与“ 科技 ”两项服务。但落到现实中,其实数据才是根本, 科技 只是工具。对于潜在的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 科技 ”和“AI”,而是数据。
2017年,一家媒体在调查消费贷乱象时发现,各家银行的CRM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没有联网,导致了消费贷乱象丛生。这些报道也引发了监管层面的注意,继而启动了央行征信系统的加速建设和完善。
而事实证明,将各家金融数科公司的数据放入央行的共享系统中,这些金融 科技 才算实现了“让世界更美好”的使命。
不久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布的政策显示,2020年3月至6月,央行共减免了934家金融机构征信查询费用合计3.7亿元。其中,消费金融公司减免约1.3亿元、民营银行减免约1.1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减免约7000万元,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减免约4000万元。
换一个层面看,这些“查询费用”事实上正是一些金融数科企业所讲述的“数据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一部分。而如果征信数据处在各个巨头的收费站之后,在疫情期间,减免费用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只能依赖各家企业的 社会 责任自觉。
这无疑进一步证明了征信数据共享系统的 社会 价值所在,也进一步证明了用户的消费数据理应是 社会 基础数据服务的一部分,唯有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数据才能实现金融普惠。让老百姓的数据属于老百姓,这也是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深层原因。
只是,对于刚刚完成第二次转型的金融数据服务巨头来说,或许要在这一新的现实面前再次寻找第三次转型。而比起改名字,更重要的是,金融数科企业不能一直利用监管的时间差来收过路费,而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才能创造独特价值。
为什么这么多人欠网贷,网贷公司还不会倒闭?
有人存在的地方,会有资金流动的需求,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人会选择小额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以往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亲朋好友能借,会借一些。
去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一些贷款有条件的要求,各种材料提供繁琐,审批时间长,最终能否贷到理想的金额,还需资产证明和偿还能力,还有运气了。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各种形式的网络贷款名目繁多,资质信誉度,良莠不齐。
不良的网络贷款公司,想从它那里贷款好办,没有要求,有身份证就可以。
不会审核你的资产情况,偿还能力。只要满18岁以上,50岁以下,没有带不出来的款。
各种名目的手续费,贷款利息高,是正规合法贷款机构的几倍,甚至更多,这就涉嫌高利贷了。
不良网贷公司特点,高利润,短期内迅速暴富,同时伴有高风险,如果一部分资金来源于非法集资,那就坏事了,一旦公司跑路消失,这部分资金的人群血本无归。
不良的网络贷款公司,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链和存活空间,一家公司倒闭了,并不是整体利益链消失了,换个马甲,换种方式继续进行网贷。
媒体经常会有报道,一些大学生有网贷的,衍生出一些严重 社会 问题,值得学校和家长高度警惕。
给大学生,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国家也在陆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防范和治理这些乱象。
金融机构是服务百姓生活,人们既需要它,也离不开它的服务,网络贷款这种形式有他的优缺点,了解好坏的属性,就不难做出判断了。
腾讯公司,微信里边的颗粒贷,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的借呗,也是网贷的一种形式,解决临时对资金的需求,日计息还是月计息,自己决定用哪种方式合适就好,记住按约定还款,提前还款更好。
切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合理的进行网贷,逾期偿还不了,都会被列入黑名单,公布在全国征信息网上面。
未来 社会 一个人的征信,如果出现问题,会失去很多机会,求学就业,公务员报考,房屋贷款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贷款的性质有利有弊,根据自己真实的需求选择。
网贷公司的利润非常高,通常借贷利率在20%左右,另外网贷公司一般实力都比较强。
已经有一部份网贷公司倒闭,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继续有网贷公司倒闭,拭目以待吧。
因为网贷公司利润非常之高。
我以前就在网贷公司工作过,网贷公司的套路非常之多。
首先,他借钱给你,他会有服务费或者手续费。比如你借10000,实际要按照11000还利息,或者实际到手90000。
其次,他们的利息很高,在以前,他们都是按天计利息的,一天看起来只要几块钱,实际综合年华甚至超过了36%,简直就是暴利。
面对逾期,网贷的违约费用也是非常之高,也是按天计费的。综合来说,你借一万,最后往往还进去两万以上。
而面对长期逾期客户,他们的催收也是相当恶劣,各种违规违法手段搞的大家想尽办法去还款。
所以,即使有一部分人最后都没还,整体上,网贷还是十分赚钱的。但这是是在法律边上疯狂试探,所以这些年国家大力打击网贷。
不会,网贷公司背后都是大财团
因为网贷公司利润非常之高。
我以前就在网贷公司工作过,网贷公司的套路非常之多。
首先,他借钱给你,他会有服务费或者手续费。比如你借10000,实际要按照11000还利息,或者实际到手90000。
其次,他们的利息很高,在以前,他们都是按天计利息的,一天看起来只要几块钱,实际综合年华甚至超过了36%,简直就是暴利。
面对逾期,网贷的违约费用也是非常之高,也是按天计费的。综合来说,你借一万,最后往往还进去两万以上。
而面对长期逾期客户,他们的催收也是相当恶劣,各种违规违法手段搞的大家想尽办法去还款。
所以,即使有一部分人最后都没还,整体上,网贷还是十分赚钱的。但这是是在法律边上疯狂试探,所以这些年国家大力打击网贷。
先把网贷公司得资金来源搞清楚 就明白网贷公司为什么那么多逾期不还,不会倒闭。原因如下:
1房地产盈利资金
2股市盈利资金
3特殊渠道灰色产业来源资金
4银行资金
5以高息揽储方式进行的融资。(线下)
6以高息揽储进行的融资(线上)
所以亏与赚网贷平台公司能倒闭吗?(因为玩金融的从来不适用自己的钱投资)
网贷公司倒闭了,也会把欠账的债务打包低价卖给别的要账公司,
所以即使倒闭了,还是有人会向欠债人要钱,
而且网贷的真实利率都很高的,年利息超过10%
我也欠,希望它倒闭
不知道
小朋友问我巴西,阿根廷如何防止小额贷款公司乱象丛生,如何回答比较通俗易懂?
小额贷款申请条件:
1、为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大陆居民;
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
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4、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赌博等行为。
5、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小额贷款办理流程:
1、向当地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提交申请;
2、准备贷款所需的各种资料;
3、面签银行或贷款机构;
4、银行审核贷款人资质;
5、审核通过、成功放款。
如何看待五部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不得不说,现在某些专门搞互联网消费贷款的公司简直是良心坏透了。趁着大学生还没有深入社会,便开始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不仅无限扩大他们对购物和狂欢的渴望,而且还搞出分期的形式,坑害他们提早走上“超前消费”的道路和“过度借贷”的深渊。
买东西完全不需要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只要身份证银行卡绑定以后,摁个按钮就可以完美解决。想花钱也不用精打细算的,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就算现在还不起,以后也能慢慢还!
这些公司除了能够精准营销,还可以把自己的业务落实到大学生的面前。尤其是在宿舍的大门上、厕所的墙壁上、教室的课桌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消费贷款的广告。也正因为它们可以明白大学生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所以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
不过,这些显然还不是最可恨的!还没有来得及给大学生留下喘息的时间,它们就又开始早早地埋好了陷阱......
既然有人已经对借贷有了防备和抗拒心理,那么为什么不去把它包装一下,使其变成做生意?无论如何,没钱的大学生都得需要投入成本才能赚钱。如果他们赚钱了,就可以用利润轻松地归还本金;如果他们失败了,也必须要按照原先的协议进行补偿。
贷款可以做广告吗,小额贷款推广渠道有
您好,现在能提供小额贷款的平台很多,额度基本在500-30万之间,可通过银行、网贷等方式申请。小额贷款相比正规贷款虽然额度较低,但放款快、借还灵活,很受青睐。只要选择正规的大平台,资金和信息安全有保障就可以放心使用。
推荐您尝试使用度小满金融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原名:百度有钱花),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度小满金融有钱花针对个人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借款的额度最高至20万(点击官方测额),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度小满金融有钱花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度小满金融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请根据需要合理借贷,具体产品相关信息以度小满金融APP实际页面为准。
此条答案由度小满金融有钱花提供,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小额贷款乱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额贷款事件、小额贷款乱象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