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贷款利息收入会计处理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 债务人 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因此,按企业所得税 法规 定属于收入,财务核算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得税申报表应填写在《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5行。 1、如果是金融类企业,那这利息作为营业收入核算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2、如果是非金融企业,那这利息可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3、如果是非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外借,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如果是贷款,可以冲减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所称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 欠款 利息等收入。
贷款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怎么做
贷款的核算:
1.初始计量:
借:贷款—本金(贷款合同规定的本金金额)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记)
贷:吸收存款/存放中央款项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2.后续计量:
(1)确认贷款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款项/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收利息(若存在应收未收利息时)
(4)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借:存放同业等(减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贷:贷款—已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后续计提减值时不需要再将本金与利息调整转入“贷款—已减值”,因为在第一期减值时已经做过处理了。)
(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贷款—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差额,或借记)。
利息如何确认收入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三、关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新税法实施前已按其他方式计入当期收入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新税法实施后,凡与按合同约定支付时间确认的收入额发生变化的,应将该收入额减去以前年度已按照其它方式确认的收入额后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更多关于利息如何确认收入,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银行的贷款利息调整科目如何核算?
该科目是贷款科目的二级科目,核算利息收入的确认。发放贷款时,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借记“贷款——本金”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存在差额时,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
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并在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期末的应收利息=贷款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某期应确认的利息收入=该期贷款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某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同期应收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利息调整的摊销额),借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收到利息时,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企业取得的借款利息收入应何时确认收入实现?
正确的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人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实现。接受捐赠收入,并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他人错了。
企业以股权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益时,应当以被投资企业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者转换决定之日,而不是取得投资收益之日确定收益的实现。
利息收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支付利息的日期确认的,而不是按照利息的收付日期确认的。
租金,收入的实现是根据应收取租金的日期确认的,而不是实际收取的日期。
拓展资料:
1.从存款和贷款中获得的本金以外的钱(不同于“本金”)。
2.抽象的兴趣点是指货币资金注入并回到实体经济部门时的附加值。不太抽象地说,利息一般是指借款人(债务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或资本而支付给贷款人(债权人)的报酬。又称次金、对称母金(主金)。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即时间)。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借出资金所获得的报酬,来自生产者利用资金履行经营职能时所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指货币资金注入并返回实体经济部门时的增值。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100%。
3.银行利息分类
根据银行业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银行应收利息和银行应付利息两种类型。
应收利息是指银行通过将资金借给借款人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是借款人使用资金时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也是银行利润的一部分。
应付利息,是指银行吸收存款人存款支付给存款人的报酬;它是银行吸收存款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银行成本的一部分。
4、市场作用: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职业成本作为一个企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应该尽一切可能减少资金量,同时比较各种筹资方式在筹资过程中的成本。如果全社会的企业都把节约利息支出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增长的效率肯定会提高。
关于贷款利息收入怎么确认和贷款利息收入确认时间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