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腾以一元的价格收购一汽华利100%股份
2018年9月28日,一汽李霞正式宣布将一汽华力100%股权以一元的价格转让给百腾母公司南京智星电动车有限公司。但本次股权转让已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只需后续流程。■此举对一汽华立的意义一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一汽华立,实际上属于一汽李霞。李霞近年来的表现不佳,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今年5月还被工信部列为“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产品公告申请未被受理,需重新审核。不过一汽华力乘用车资质还是很全面的,此次与百腾合并意在避免全新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复杂的程序。■百腾收购一汽华立的成本表面上看,股权转让收购费只有一块钱,但其实背后有5462万元的员工工资和8亿元的债务,还有明确的还款期限,都需要拜腾来支付。
84亿造车的拜腾又复活了!这些品牌重来,你会看好吗?
在传统迷信封建 社会 中,听说老一辈人讲故事得知,在巫术盛行的湘西,素有借尸还魂之说,民间里神话和玄幻,在口口相传下,颇具真实。而在小说里的玄幻往往最能吸引人是那引人入胜的情节,峰回路转,脑洞清奇,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想要一口气将其看完的冲动。
这种借尸还魂,起死回生的情节在 汽车 界早已司空见惯,而这次的主角拜腾实在太有话题性,不得不聚集了全场的闪光灯,另外还有两位陪着拜腾这位“败家仔”来共同演出这一场 汽车 界极为好看的闹剧。
前段时间,闹得风风火火花了84亿元造车的拜腾最近又注册了一家名为“盛腾”公司,再度开始了自己的烧钱造车之路。在花光股东的84亿之后,公司停摆,拖欠员工工资近9000多万,来了一场减薪裁员,似乎这位“败家仔”将造车想得有点简单,造车嘛,不就是一个壳子加四个轮子,再来加点人工智能的噱头,保证能圈钱。
拜腾的股东有腾讯,苏宁,一汽等企业大佬投资,再加上前宝马副总裁毕福康和英菲尼迪中国区总裁戴雷带领的团队,在拜腾最早诞生之初,是新势力造车企业中最快拿出量产车的车企之一,但为何在走向交付过程中拜腾却走向了倒闭?
有媒体报道,拜腾的北美团队仅仅是零食采购都花掉了5000万元,仅仅是300人的研发团队看吃掉了5000万元。另外,公司员工出差标配五星级酒店,还有各项补贴,出差基本不用花钱。
在招揽人才方面,拜腾也给出相当有竞争力的薪酬,就拿北美研发中心来说,区区三百人的团队,就花掉了相当于上千人的正常工资,爱才无可厚非。但像拜腾内部如此“腐蚀”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还真没几个。就连理想 汽车 的CEO李想看到如此场景,发微博说:“理想 汽车 要求公司员工出差,飞机选择最低的折扣的经济舱,选择折扣最低的酒店,同性同事必须住在一起。”
不仅如此,拜腾 汽车 心高气傲至极,眼界颇高,不仅人才和福利要最好的,在 汽车 零部件供应上也全部是大牌知名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控制质量源头也无可厚非,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 汽车 零部件的质量并不怎么好。其中个中缘由就值得好好去品味了。
拜腾 汽车 为了进一步完善造车体系,便借着股东一汽的“方便”用一元钱收购了一汽华利,获得了造车准生资质,并因此背上了属于华利8.5亿的债务,拜腾也如愿以偿成为了四肢健全的 汽车 企业了。
伴随着拜腾 汽车 经营不当,量产车迟迟未能交付,属于之前的技术优势,早已失去,被蔚来小鹏一众所赶上,为何拜腾会失去先机?那么,问题在于拜腾的内部管理腐化了。对于此次拜腾改名盛腾,借壳还生,你会看好嘛?
之前的海马 汽车 ,由于一些经营不当,导致产品研发和新品发布落后于市场一大截,但是海马 汽车 仍然坚持着 汽车 产品方面的研发,并迅速赶上,在面对国六的严格实施,海马 汽车 迅速推出了具有核心技术的1.6T发动机,同时推出全新车型海马8S。
对于一向有造车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海马 汽车 ,之前所走的“弯路”只是暂时的迷路,而现在的海马 汽车 ,正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眼里饱含风霜,心里暗含雄心大志,像世人展现出他那雄图大志。而最近推出的海马7X正是海马 汽车 抢滩MPV市场的拳头产品。
海马7X的外观很有品牌辨识度,尺度颇大的直瀑式中网格栅,极具 科技 感的前脸设计和大灯,再加上笔直锋利的车身线条,和层次感非常强的尾部设计,将一部MPV造型做得极具年轻和个性。
这辆海马7X空间布局是2-2-3座椅布局,而动力系统有1.5T和1.6T两种可选,其中海马 汽车 引以为豪的1.6T发动机,能够输出最大195匹马力,最大扭矩293牛·米,按照这样的动力数据,海马这款发动机比一些合资品牌的1.6T还要强。
可以看出,作为国内最老牌的自主车企海马 汽车 ,在技术还是设计上都不输于主流自主品牌或者是合资品牌。只不过,在市场营销方面,海马 汽车 确实做得一向不如人家。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车企有着完善的制造体系和技术积累,相比于新势力车企的从头再来,那么传统车企来得更有底气,市场基础也要比新势力车企来得稳固。置死地而后生,海马 汽车 ,会是那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吗?
对于捷尼赛思这个品牌,很多人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个 汽车 品牌。那么,买买君在这里科普下,捷尼赛思是现代 汽车 的豪华品牌,此前在中国市场有过短暂的存在,那时候的名称唤作“捷恩斯”,后来因为销量不济,退出中国市场。
比捷恩斯品牌更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现代豪华品牌,准确说是一款车型,叫做雅科仕,当时该车型是对标于奔驰S级,整车进口到中国销售,很多国内消费者对于韩式豪华的理解便是源自于此。
中国市场是世界上需求最大的豪华车市场,也是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豪车车主,奥迪,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都在中国市场找到了一席之地,并且中国市场也成为了众多豪华品牌的最大单一市场,看到众多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吸金,现代自然是看不过去。
于是,现代 汽车 将在北美发展得顺风顺水的捷尼赛思有意再次引进中国市场销售,三进中国市场,充分表达出了现代 汽车 非常想跻身于中国豪华品牌市场,并似乎打算在中国市场建厂国产,与林肯品牌走的路相似。
捷尼赛思品牌产品分布有SUV和轿车两大类,SUV产品方面有GV70,GV80和GV90等,而轿车产品则是有G70,G80和G90等,其中,G90早在2019年国内进博会上亮相并首发。作为捷尼赛思的旗舰车型,G90在整个豪华车市场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而且G90本身极具亮点,从外观到内饰设计,以及配置和硬件方面都做到了豪华品牌的主流水准。G90有三款动力可选,分别是3.8L V6发动机、3.3T V6发动机以及5.0L V8发动机,俨然是一副超豪华品牌的硬件配置。
相比于其他豪华品牌,捷尼赛思的劣势就是没有足够的品牌底蕴和文化来支撑豪华品牌所需的品牌文化,在用户与品牌之间寻找一种文化认同感,这是一方面。但话又说回来,世上没有难卖的商品,只有合不合适的价格。
捷尼赛思的三进二出中国市场,显然再度对多金的中国市场产生了兴趣,将北美市场热销的捷尼赛思拿引进中国市场销售,那么,现代 汽车 能否凭借着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站稳脚,或者能否复制下一个北美传奇?那么,终究市场会给出答案。
对于这些起死回生,回光返照的车企,虽然他们在经营有些不善的地方,导致了企业濒临倒闭或者退出市场,但好在他们比其他车企幸运得多,还能继续坚持造车和从头再来。不管是圣人也好,还是婊子也罢,能够反省和从头再来,便是一次改错重生的机会,对此,你会支持他们吗?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曾经卖8.5亿,如今只卖1600万?
启信宝数据显示,3月19日,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叶青变更为夏珩(小鹏汽车联和创始人、总裁)。此外,福迪汽车由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图片来源:企业官方)
经济观察报报道,“肯定是为了生产资质,不过收购完之后应该还有些尾部工作需要处理,大概今年6月份能正式获取生产资质。”一位接近该收购案件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据悉,该次收购总花费为160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旗下拥有3款车型,但其2019年月销量却不足500辆,产能严重过剩。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仅以1600万元就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捡了个大大的便宜。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资质远不止这个价。
拜腾收购一汽华利:8.5亿
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收购过气车企,是众多造车新势力常规的手段。2018年9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宣布把旗下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以1元的代价出售给拜腾。不过这桩买卖并不便宜,拜腾拿到这个生产资质的代价是:还得承担一汽华利8.5462亿元的债务。
拜腾创始人戴雷(左一)
不过后来拜腾并没有把这部分资金付足。2019年6月,根据一汽夏利的公告,拜腾依然还有3.1亿欠付。迄今为止,没有消息显示拜腾已经把这笔钱支付完毕。也就是说,拜腾为了获得生产资质,至少花了5.44亿人民币。
而各种信息显示,拜腾汽车一度陷入资金十分紧张的境地。花5.44亿收购一个资质,对于一个新创而且融资存在困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理想收购力帆:6.5亿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收购价格为6.5亿元。而后者背后的主导者正是理想汽车的老板李想。
理想创始人李想
双方达成交易时,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加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并同意在理想汽车融资方面达成合作,但至今双方合作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也就是说,理想为了一个资质,倒腾了2年,花了6.5亿。好在理想目前并没有传出太多的资金问题。
博郡汽车:5.05亿
2019年11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与博郡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夏利以土地、厂房及负债作价5.05亿入股双方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这意味着博郡汽车为了一个资质花了5.05亿。
不过,和拜腾汽车、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博郡的合资方还提供了土地和厂房,以入股的形式加入。
特斯拉:0元
这里不得不提到特斯拉。迄今没有任何报道显示,特斯拉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花了一大笔钱。也就是说,中国造车新势力在面对来自特斯拉的竞争时,光在生产资质这一点上就输了特斯拉一大截。
由此可见,对于有技术、有实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生产资质这个门槛,颇有些拦路虎的意味。
资料显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有15家中国车企获得了免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其中包括目前已经难以为继的长江汽车等等。而根据有关数据,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一共有约635家,随着竞争的加剧,其中不少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他们所拥有的资质届时会流向市场,但其价值恐怕不会有几年前那么虚高了。
如今,随着小鹏汽车1600万元收获生产资质,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已经没有那么紧俏。而还不具备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如蔚来等业,相信未来能以更小的代价甚至不花钱而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关于这件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合众汽车大股东有意退出造车 新一轮融资进展顺利
中国网 汽车 12月25日讯(记者戴贤军)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造车新势力,2018年下半年势能急转直下。巧合的是,背靠地产大佬的多家新势力造车都不约而同地遇上了“麻烦”,恒大入主的法拉第、宝能接盘的观致 汽车 发展都不甚理想。而近段时间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则是深处旋涡之中的合众新能源。
大股东有意退出造车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合众新能源法人代变更为方运舟,后者也是合众新能源创始人,这被外界解读为华夏幸福有意退出造车。合众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则在中国网 汽车 记者的书面采访回复中第一时间给以了明确否认:“合众新能源的市场化融资正常进行且比较顺利,由于过程中行政流转需求,做了法人代表变更;这是新创企业很正常的法人变更流程。”
其实,大股东若真决定此时退出,却也并不意外。造车似一个疯狂烧钱的“无底洞”,而这或远超出了“背后金主”所能接受的范围。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曾说过:“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预计下季度公布新一轮融资
合众新能源是由北京亿华通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企业于2014年合资成立的初创企业,注册资本近6.3亿元,创始人为原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中心副主任方运舟,其曾在奇瑞新能源项目上耕耘10年,是该项目的“4人小组”成员之一,而后师从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后者可谓是中国新能源的元老泰斗。
2017年12月,合众新能源获得知合出行12.5亿元注资。作为合众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方运舟则担任公司副董事长一职,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和发展。此外,合众新能源已经拿下中国第13张新能源 汽车 生产牌照,属于国内第7家拥有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生产企业。造车资质的价值几何?作为参考,为获取造车资质,拜腾以1元的价格收购了一汽华利100%的资产,但背上一汽华利8亿元的债务和5000余万元的员工未结算工资;车和家则耗费了6.5亿元才将重庆力帆 汽车 有限公司100%股权揽入怀中,同样也是为了获得宝贵的造车资质。
伴随此次合众新能源企业法人变更的是,彼时的大股东从原来第一的位置退了下来,同时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入股合众新能源。宜春金合股权投资公司成立于今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15亿元,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持股比例约99.93%。
活下去靠产品说话
不论是给未来融资打算,亦或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最终都是要靠产品说话。2018年,合众新能源 汽车 明显加快了造车步伐,6月1日哪吒 汽车 品牌正式发布,而后进入工信部的新能源产品目录。再到今年11月的广州车展,合众新能源旗下哪吒 汽车 的首款量产车型——哪吒N01正式上市,其定位为一款纯电动SUV,指导价为12.68-13.68万元,补贴后价格区间为5.98万-6.98万元。
面对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咄咄逼人的交付攻势,合众新能源称,正在积极进行首款量产车哪吒N01上市后的用户交付。合众 汽车 总裁张勇预计今年的交付量不会超过2000台,这归因于供应链体系。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
更大的考验是,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逐年退坡、传统车企的强力反攻,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等新能源 汽车 的登场,这都将进一步对合众新能源等造车新势力形成不利的局面。合众新能源也坦诚,补贴退坡对价格敏感型的用户群体影响还是有一些,对企业经营压力确实是进一步加大,但企业部分成本可以通过规模、通过内部摊销、通过这种服务创新来消化。
时间、资本、市场等都要求造车新势力拿出一款强有力产品抢占先机,企业才得以维系。哪吒N01成功以否或将对合众新能源至关重要。车和家CEO李想曾道出了其中的原由:“我们只有一次出牌机会,如果一次不成功,其实再也没有出牌的机会了。”
结语: 谈企业战略对于合众新能源恐为 时尚 早,接下去融资、新车交付等都将更是当务之急。任正非尚且说过华为最基本的使命是活下去,新势力造车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多,用“九死一生”或都不足以形容。
2020造车凉!欠薪、停产…暴雷无数,为梦想窒息的造车新势力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5年前,一个造车的骗子创造了一个神话;5年间,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而“下周回国”则成了不变的话题…
5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中国 汽车 行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淘汰赛中逐渐不支,倒下。
其中,不乏深耕市场许久的传统 汽车 品牌,更有身怀“颠覆者”梦想的新造车势力,尤其是对比几年前的热闹与意气风发,如今一个个相继倒下的新造车品牌颇有一种“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的悲凉。
如今,造车新势力正面临生死危机,多家车企已因资金问题陷入停滞,员工维权讨薪事件频频爆发:继博郡 汽车 、江苏赛麟 汽车 后,又一家新势力车企遭员工维权。
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拜腾犯了所有精英化公司的毛病,调子起得太高,副歌唱不上去了。
在传出欠费断电消息仅一周后,拜腾 汽车 南京工厂给员工们放起了长假。近日,数十位拜腾南京总部的员工来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拜腾拖欠工资一事进行求助。
日前,据中国经营报消息, 拜腾 汽车 工厂疑因欠电费已被相关方断电,同时拜腾 汽车 已拖欠包括总监级别在内的员工近4个月薪资,涉及人员近千人,债台高筑。据称拜腾员工正计划集体维权讨薪。
拜腾 汽车 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公司现在只剩下躯壳,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上周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数千名员工长达四个月的停薪远程办公的尽头也遥遥无期。
拜腾 汽车 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南京工厂只是在休高温假,并连休端午节假期。其同时承认公司目前业务运营正承受巨大挑战,已采取多项阶段性措施,以减少短期固定成本开支,缓解资金压力。
很显然,缺乏新资金投入的拜腾和诸多新创车企一样,已陷入了停摆状态。
针对此事,拜腾 汽车 回应称,目前管理层和股东正在积极应对,争取尽快妥善解决。对于公司资金问题,拜腾透露公司仍处于C轮融资阶段,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融资计划也有所延迟。
贰
一瞬之间,拜腾就如同陷入死局。
之前,拜腾维系着高规格的一切,体面地保持在每个月5号开工资,体面地没有提早用降薪或裁员来降低成本。甚至直到今天,南京、北京两地的社保也都在正常缴纳。像是个决斗的绅士,想赢,但更不能接受丑陋。
看看拜腾的友商们是怎么做的: 小鹏为了提高曝光,创始人亲自出马屡屡发布争议性言论。如今已经挺过来的蔚来,曾在去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而那些看起来已经挺不下去的如赛麟、博郡,则早都有过或狼狈不堪、或鬼鬼祟祟的降薪。
唯独拜腾,ta们似乎更在意那种“一切都很好”的风度。直到再也维持不下去的那一刻,所有的问题集中爆发,一爆发就如洪荒末日。
据媒体报道,拜腾 汽车 已拖欠包括总监级别在内的员工近4个月薪资,涉及人员近千人,如今拜腾员工正计划集体维权讨薪。
由于资金问题,拜腾 汽车 曾作出延期发放员工薪资的决定。
从一份网曝拜腾 汽车 4月1日下发的内部文件显示,拜腾中国区员工4-7月的基本工资将按比例被延期发放。该公司称,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面临巨大变化,经管理层商议决定推行临时性员工薪酬缓发计划,为公司减少短期固定成本支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对公司运营的冲击。
内部文件显示,拜腾 汽车 职位越高工资延期发放比例越高,总监级别为45%。该公司承诺,延期发放的部分薪资将于9月7日前随8月工资一起一次性支付。并且拜腾核心管理层集体降薪,降薪比例为70%-80%,为公司降低成本做贡献。
让员工无法理解的是, 拜腾 汽车 频频食言,部分员工爆料称3月份的工资至今也未发放。融资渠道遇冷、高管离职、工厂欠费停水断电,加上4.7亿元债务未偿还,一些员工对公司已经失去了信心。
曾经在CES展上大秀拳脚的拜腾 汽车 ,如今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这家多位外籍高管执掌的明星公司,究竟怎么了?
叁
拜腾(BYTON)是南京知行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能源 汽车 品牌,成立于2017年9月,创始人戴雷曾在华晨宝马、英菲尼迪中国任职,官方称拜腾定位为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拜腾运营总部、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均在南京。
在次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拜腾马上就带来了自己生命当中的第一部概念车,BYTON M-Byte。
从概念车BYTON M-Byte诞生之后,拜腾布局自己的速度越来越快。
同年4月南京工厂试制车间启用,6月再度完成B轮5亿美元的融资,7月拜腾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拜腾以一元的价格收购天津一汽华利 汽车 100%股权从而获得生产资质,2019年10月,首台工装件M-Byte正式下线。
据天眼查显示, 拜腾至今完成5轮融资,合计金额超过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丸红、一汽集团、富士康、宁德时代。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家新造车企业来说,产品能否尽快量产交付,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只有产品量产交付了,才能实现资金回笼,增强资本投行的信心。而拜腾距离量产,只差临门一脚。
究其根本,就是拜腾 汽车 很早之前就宣布要进行C轮融资,但其C轮融资推进了长达一年多仍悬而未决,期间还经历了多次跳票。
去年11月,拜腾 汽车 宣布正处于5亿美元C轮融资的最后阶段,部分资金已经到账,并透露2020年年中首款车型M-Byte将在南京工厂实现量产。目前来看,拜腾 汽车 的C轮融资出现变数,致使拜腾资金短缺,从而致使这一造车新势力濒临崩溃。
肆
2018年9月,拜腾正式完成收购天津一汽华利,获得造车资质。根据当时一汽夏利发布的公告,其将天津一汽华利 汽车 100%的股权转让给拜腾,转让价格为1元,拜腾则需承担华利8.5462亿元债务及职工薪酬。
但在2020年6月3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 经过协商拜腾必须约定南京知行在2020年6月30日前支付2.35亿元,10月31日前支付全部剩余的2.35亿元。
资金的缺乏,加上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最终压垮了未能顺利量产的拜腾。如若没有新的资金投入,拜腾出局或将成定局。
进入2002年,造车新势力集体“熄火”,车辆未开始生产就面临洗牌命运:
博郡 汽车 ,凉了。
赛麟 汽车 ,请了杰森斯坦森来中国开场发布会的品牌,凉了。
众泰 汽车 ,老总说员工自己回家,放假2年,凉了。
戴森 汽车 ,做了一台样车出来,寸步难行,凉了。
苹果 汽车 ,呼声很高,摔得也很痛,凉了。
观致 汽车 ,奇瑞经营的时候搞出了一丢丢名堂,但是现在也快凉了。
可以看出,资本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投资者对于互联网造车的投资项目变得无比谨慎,新势力车企融资困难,经营问题逐步突显。
新势力造车的疯狂浪潮基本结束,车企进入两极分化阶段,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车企,或将在2020年集体倒下。
参考资料:
十一车《拜腾: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中国经营报《拜腾 汽车 的生死棋局 债务缠身融资屡屡跳票》、
亿欧网《断水断电、停发工资,又一个“独角兽”濒临休克》、
汽研社《债台高筑 公司已成躯壳,拜腾 汽车 或将挥手说再见》
对于拜腾收购华利贷款和拜腾股东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