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融e借的贷款资金审核通过后,银行什么时候再去查资金流向呢?
工行会有专门的监管部门监测资金流向情况,请您按照约定规范使用资金。
按照申请融e借与工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款项,目前设置的贷款用途主要为消费、装修、购家用轿车、境内外旅游、资金周转。贷款款项不得以任何形式流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不得用于购房,不得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不得用于投资账户交易类产品,不得用于购买债券,不得用于借贷,不得用于其他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或工行禁止、限制的用途。
(作答时间:2021年3月16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银监会怎么查贷款流向
银监会想要查询贷款流向的情况下,一般会要求贷款人出示贷款使用证明,比如贷款的用途,使用的发票等等,这样才能查询到贷款的具体流向问题。
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都要进行“三查”,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继续跟踪检查。消费贷款也不例外,消费贷款的资金用途只能用于个人消费,比如说旅游、教育,或者是购买一些金额相对较大的耐用消费品,或者是装修这些消费性领域。
拓展资料:
一、信贷资金禁止流向8不准有哪些
1、不准怠慢、顶撞或刁难客户;
2、不准故意推脱、拖延、拒绝客户的业务申请;
3、不准以权谋私、以职谋利,
4、不准向客户提出工作以外的任何要求;
5、不准索要和收受客户任何形式的宴请、礼金、礼物等;
6、不准私自对外泄露客户经营、贷款、账户等重要信息;
7、不准代替客户签名、违规代替客户办理贷款手续;
8、不准向客户承诺未经审批的贷款;更不允许私下与客户签署任何协议或合同。
二、信贷要注意什么
信用贷款申请门槛过低
即使信用贷款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抵押品,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轻易获得贷款。良好的信用和足够的还款能力是成功申请贷款的必要条件。
三、银监会禁止贷款用途的规定
1、贷款人应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支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控制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对个人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十二条 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除按本办法第四十一条采取监管措施外,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一)发放不符合条件的个人贷款的;
(二)签订的借款合同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
(四)将贷款调查的全部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的;
(五)超越或变相超越贷款权限审批贷款的;
(六)授意借款人虚构情节获得贷款的;
(七)对借款人违背借款合同约定的行为应发现而未发现,或虽发现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八)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审慎经营规则的其他情形的。
六大行50%新增贷款流向房地产,透露出这些房价信号
如果问影响买房计划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除了脱口而出的房价以外,很多人肯定还会说房贷,往大了说就是信贷政策。众所周知,我国的房地产是政策市场,而信贷政策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房地产走向的晴雨表。
对于购房者来说,贷款利率的高低以及放款周期的长短都是影响买房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房企来说,信贷政策的变动直接关乎到融资渠道以及成本的大小。那么,过去一年的房贷情况如何呢?未来信贷政策又会怎样影响房价呢?
近期,各大上市银行先后公布了2018年年报。
根据中工农建邮交等六家银行的年报来看,2018年新增贷款及垫款共计5.13万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共计3.12万亿,占新增贷款总额的60.8%。在个人贷款当中,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共计2.53万亿,占个人贷款总额的81%,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9.3%。
说得通俗一点,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在过去一年当中,有一半的银行贷款是房贷,而且在个人贷款当中,超过八成都是用来买房。
那么,面临严厉的楼市调控,房贷占比为何还如此之高呢?
首先,房贷利率出现了下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买房的成本,随着房价预期趋于稳定,市场潜在的住房需求依然保持旺盛。
其次,严厉的楼市调控,炒房客已纷纷离场,在政策的呵护下,各大银行不断加大了对自主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购房的积极性。
第三,这是由按揭贷款的性质决定的,它一直都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与其他形式相比,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较低。
不过,虽然房贷占比较高,但是与以往相比,六大行住房贷款增速则出现了下滑。
2016年,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大约维持在30%的水平,到了2017年增速则在20%左右,而去年同比增长速度普遍不到20%,中建交三大行甚至不到15%。换言之,虽然去年房贷比例并不低,新增贷款的一半都流向了房地产,但通过最近几年的纵向比较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是不断下滑的态势。
那么,六大行的年报以及这些数据的变化,传递出哪些市场信号呢?
第一,房产依然是普通家庭重要的资产配置形式,而且也是保值升值的稳定渠道。
从六大行年报数据来看,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占个人贷款总额的81%,占全部新增贷款总额的49.3%,这说明了什么呢?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以后,在防止房价大起大落的调控目标下,人们对房价走向的预期逐步稳定。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房产依然是目前可以找到的资产保值升值的稳定手段。根据统计,目前房产已经占据了工薪家庭资产比例的七成,这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第二,差异化的房产信贷政策正在落地,支持自住性购房需求的信贷氛围正在形成。
去年,新增贷款的一半都是房贷,在遏制投机炒房的调控背景下,这部分贷款可能基本都是自主性购房需求,而且六大行在年报中均提及了要支持自主性购房需求。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即按揭贷款主要用于支持首套房或者改善等自主性需求,对投机性甚至投资性购房会有严格管控,而且房贷利率也会适当下调,从而逐步形成有利于合理性购房需求的信贷氛围。
第三,在防范风险的背景下,稳杠杆还会继续,房地产仍然是政策监管的重点对象。
虽然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例较高,但是最近三年的增速则是下滑的,这与两三年来的严厉的调控政策紧密相关。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曾表示,2019年仍然会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稳步去杠杆还会继续,这意味着房地产仍然会是政策监管的重点对象,不过主要还是对投机等非合理性贷款需求的监管。
第四,房企融资环境趋于改善,房贷资金流入楼市有利于改善现金流吃紧的情况。
楼市调控这两年多,不少房企都面临着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从去年年底以来,房企融资环境就有了改善的迹象,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40家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1024.2亿元,环比上涨85.25%,这是继2017年11月之后,再次跨过了千亿门槛。随着偿债高峰期的来看,除了融资,占据一半比例的按揭贷款流入了楼市,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改善房企现金流吃紧的情况。
对于2019年的房地产,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过去十几年的调控来看,最核心的政策就是信贷,只要今年信贷政策不出现明显变动,其他的宽松信号,对楼市的影响都有限。目前松紧适度的信贷政策既可防止房价反弹,也可防止房价下跌,从而促进房价稳定,这将是贯穿今年楼市的大趋势。所以,对购房者而言,什么时候考虑买房都不会晚,但无论选择什么时候,都不要盲目跟进,应该量力而行,因为未来的住房选择可能会越来越多。
工农银行贷款流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行农担贷需要什么条件、工农银行贷款流向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