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怎样测算企业能贷款额度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2+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银行让我测算额度是什么意思?
一般银行都会凭着你提供的材料给个大致的贷款额度,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1、首先住房按揭贷款,这个很简单,就是房子总价减去你的首付款,剩下的就是贷款额度,银行也是通过月供来倒推你的月收入,然后收入证明开好后就可以走贷款流程了。汽车的贷款额度与房贷类似。
2、个人消费类贷款,比如信用卡分期贷款、装修贷款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你的月收入,然后测算你的月最高承受还款额,然后减去名下一次性负债,这样得出你的贷款额度。一般来说信用类的消费贷款额度不是很高,除非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国企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凭借着公司及政府信用,可宽松处理。消费类贷款主要依据大数据分析,所以都会有相对应的审批模型。
3、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这些贷款的额度是根据2010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来执行的,具体操作是,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拜访核实企业去年营业收入情况、利润情况及负债情况,同时摸清企业的账款周转情况,比如存货周转、应收、应付周转及预收、预付的周转;然后合理测算整体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4、最后再预测下今年大概营业收入多少,然后凭《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所罗列公式即可算出营运资金缺口了,也就是需要的贷款数额。具体公式如下: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当然贷款额度还要受抵押物评估价格及可贷成数的影响。
小伙伴们应该知道了吧,银行贷款额度都是系统测算或者人工凭公式算出来的,并不是你想贷多少就是多少哦。
营运资金怎么算
问题一:营运资本如何计算? 营运资本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广义营运资本的意义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这个概念主要在研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也称净营运资本。由于净营运资本被视为可作为企业非流动资产投资和用于清偿非流动负债的资金来源,所以,狭义的流动资本概念主要在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时使用。因此,企业营运资本的持有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两个方面。广义营运资本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包括了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是由企业一定时期内持有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和预付帐款及各类存货资产等所构成的。相对而言,狭义营运资本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只是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并不特指某项资产,而此差额的确定,完全要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定,它是判断和分析企业资金运作状况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依据。”
问题二:营运资金需求量的计算公式?? 100分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营运资金需求量=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这个是银监会流贷管理办法里面的公式,至于是否是你要的就不知道了
问题三:营运资金周转天数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营揣资金周转率是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被365天去除,而得到的年周转次数。
公式:营运资金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预付帐款周转天数-预收帐款周转天数。
问题四:财报里面运营资金是怎么计算的 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问题五:请问怎么算贷款人营运资金量? 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问题六:营运资金总支出怎么计算 除以总股数~~~
问题七:营运资本平均数怎么算? 营运资本供均数是=(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年初流动债+年末流动负债)/2
问题八:如何理解“营运资本增加”等几个指标的计算? 营运资本增加=△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不包括有息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无息流动负债实体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息前税后利润+折旧与摊销-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息前税后利润+折旧与摊销-总投资=息前税后利润(总投资折旧与摊销)=息前税后利润净投资股权现金流量=实体自由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净投资(税后利息有息债务净增加=EBIT(1T)净投资I(1T)+有息债务净增加=(EBITI)(1-T)净投资+有息债务净增加=税后利润(净投资有息债务净增加);根据资产=负债+股东利益;即有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净值=(无息流动负债+有息流动负债+无息长期债务+有息长期债务)+股东权益,变形后得到:(流动资产无息流动债务)+长期资产净值无息长期债务=(有息流动负债+有息长期负债)+股东权益=营运资本+长期资产净值无息长期债务=股东权益+全部付息债务投资成本即指股东权益和全部有息债务(即从筹资的角度讲,无息债务包括无息流动负债和无息长期债务可理解为经营活动范畴)。净投资=投资资本增加=本期投资资本上期投资资本=(本期有息负债+本期所有者权益)(上期有息负债+上期所有者权益)=△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
问题九:・现金流量表中如何计算运营资本支出? 提示:以下内容为网友帖,仅供参考. 基技合壁 我们知道计算自由现金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净利润或税后净营业利润开始起算,二是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起算。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对营运资本增加的扣除与否,近来我也对此开始犯晕: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起算自由现金流要不要再次减营运资本增加项?难道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当中已经扣除了营运资本增加额?下面是从网上搜寻到的中国人按照“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的内容给出的计算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我也拿捻不准,请各位发表自己看法。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持续经营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的要求后,可用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后的剩余现金流量。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称谓很多,有超额现金流量、多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等。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考虑了维持持续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的要求。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在维持现有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对自由现金流量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形式也各有不同。肯尼斯。汉克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不同决定了自由现金流量计算方式的差异,没有一个分析师可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出精确的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大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确实因数据采集的影响,一些看似精确的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这里,选取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是:投资现金流出的税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克服了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会计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对它来说大部分粉饰利润的手法不起作用。利用该指标较强的盈利识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 一、现金流入三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回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二、现金流出四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过程一般有以上七项,不同类型的公司会略有不同,但基本是这七项。现在假设该公司营运资本比上年有增加,即营运资本增加额为正,此时它是怎样影响到上述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的呢? 运营资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运营资本=(流动资产-货币现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短期借款),看来是真的能影响。
问题十:计算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额 (1)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300+900+1800)/6000=50% 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300+600)/6000=15%
2011年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额=6000×25%×(50%-15%)=525(万元) =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 =750+200+100-225
=825(万元)
2011年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额
=825-6000×(1+25%)×10%×(1-50%) =450(万元)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计算公式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计算公式是: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锁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等方法对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进行估计和预测。
在此基础上,依据流动资金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银监会在2010年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给出了一套测算参 考公式,通过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合理测算,不仅帮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和控制。
也便于大型企业集团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进行放贷管理。本文总结了国内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下属50余家成员单位内部信贷过程中具体应用测算公式的实际经验,发现在利用测算公式过程中还存在几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营运资金贷款测算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营运资金贷款定义、营运资金贷款测算额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