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销的贷款都可以做纳税调减
可以。
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银行中说的核销是什么意思?
银行从业人员经常会听到贷款核销这个词,究竟什么是贷款核销呢?百度是这样说的:贷款核销是“呆账贷款核销” 的简称,银行按规定将呆账贷款或贷款损失予以核销的一种制度。
究竟什么是贷款核销,贷款核销了借款人还用还吗?
看完这个定义,相信大家对什么是贷款核销还是不够了解,其实,贷款核销是一项会计制度,实际上就是允许银行将产生的贷款损失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税前扣除。
我们也常会听到银行人员说税前核销、税后核销,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税前核销就是指贷款损失可以在计算所得税时进行税前扣除。对于税后核销,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核销,实际上是贷款损失不满足损失税前扣除的要求,会计上可以计入损失,但是税法上不允许在计算所得税时对这部分损失进行扣除,不允许扣除的后果就是这部分损失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贷款核销
一笔贷款如果核销了,就是银行的损失,税法上是允许扣除的。但是只有经过税法登记备案的核销才允许扣除。
如果一笔核销不符合税法上的规定,就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做纳税调增。这是一个永久性差异。
那我们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贷款核销带来的永久性差异的影响。
对于核销贷款要交所得税和银行贷款核销税前扣除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