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贷款20万买名牌西装,只为满足虚荣心
这里是非洲刚果,眼前这位黑人小哥穿着鲜艳笔挺的西服
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股上流 社会 的优雅气息
与他周围贫穷落后的街道显得格格不入
这位小哥名叫马克西姆,他说,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
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就是穿搭界的王者
当地的街坊邻居们,看到马克西姆就像看到了大明星一样
脸上都是崇拜和羡慕,他们会朝着他尖叫呐喊
市场里的一位小贩激动地介绍到,马克西姆是他们的冠军,也是他们的骄傲
那么他到底是什么冠军,能让街坊邻居们对他如此狂热呢?
原来,像马克西姆这样西装革履的当地人,他们都称自己为“萨普”
这是一个法语缩写,全称是潮流优雅人士协会
这些人在闲暇时间就会盛装打扮,还会有专门的比赛评选出穿搭冠军
马克西姆就是上一次比赛的冠军
这种奇怪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刚果被法国殖民时期,当时有很多刚果人响应法国的征召
与法国人一起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头一回走出非洲的士兵们
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辗转,欧洲绅士们的优雅举止和华丽的西装
让他们赞不绝口,非常羡慕,战争结束后,他们用军饷购买了大量的欧洲西装回国
法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向刚果出售大量的二手西装
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之后的比利时殖民者在奴役刚果人民的时候
也会用二手西装来代替工钱,久而久之这种文化就在刚果传承下来,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马克西姆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萨普,你的穿搭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跟别人一样
而且你必须拥有很多套衣服和鞋子,来做出不同的搭配风格
马克西姆翘着二郎腿侃侃而谈,如果他不是坐在破旧的平房前
我肯定会以为他是哪个奢侈品牌的 时尚 总监
马克西姆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叫做马妮,她说丈夫在以前就是卖服装的
马妮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漂亮衣服的女性,两人在马克西姆的服装店结缘
因为当时的马克西姆是个花花公子,村里的女孩都想当他女朋友
最终拥有相同爱好的两人还是走到一起,说到这里时马妮也非常自豪
马克西姆回到家里向我们展示他的藏品,这双皮鞋是一个法国奢侈品牌
价格自然不菲,可以在当地买到一小块地皮
但马克西姆说,身为一个萨普,这些奢侈品都是必须要有的
这双皮鞋是他省吃俭用两年才买到的
他一点也不心疼,因为为了萨普的面子和尊严,这些都是必要的投入
如果身为一个萨普却没有任何正品或者奢侈品,是会被人嘲笑的
每次当马克西姆需要出门的时候,他用来打扮的时间比他的妻子还要久
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态,妻子也表示理解,因为冠军就要有冠军的样子
萨普们每个周末都会举办集会,这是第一批萨普们留下的传统
他们会比一下谁的搭配更好更有品味
刚果共和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刚果河为界,两国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也隔河向望
这位来自布拉柴维尔的萨普名叫艾维,他说,萨普们一般是不会穿假货或者山寨货
因为被发现后会让你颜面扫地,被赶出萨普这个上流的圈子
艾维觉得萨普并不单指穿着打扮要像个绅士,行为举止一样要优雅得体
刚果的萨普们非常舍得给自己花钱
这位萨普名叫杜佩,他最贵的一件西装外套是一个法国奢侈品牌
此外他还有很多其他欧洲大牌的衣服
这位名叫迪迪,他同样也是一身名牌,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
他身边的普通人是不懂得欣赏他的,他们也不知道迪迪为此花费了多少钱
迪迪说他的消费观就是喜欢就买
每到周六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萨普都聚集在布拉柴维尔,进行穿搭比拼
因为这里是首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他们在首都的街头争奇斗艳
这些西装革履的绅士们,站在非洲落后破旧的街头总是显得有点违和
他们竞争的重点除了服装款式是否高雅 时尚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
价格一般由衣服的品牌决定,而西服的标签一般都藏在衣服里面
这让这些萨普们没法时刻炫耀,但是他们不用担心
因为这里还有很多萨普评委,他们对各种西装的品牌和价格了如指掌
这些老资格的萨普们,一眼就能看出你身上的西装是不是真货
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位萨普评委,他名叫赛弗,他带我们走进了他家的平房
进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简直是一个服装仓库,各种款式和颜色的西装应有尽有
他自豪地说,这些衣服就是他的武器,他穿着他们打败其他萨普
除了西装外套,皮鞋、领带、帽子等配饰也是一应俱全,如此多的西装花费自然不菲
赛弗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公务员,但公务员的工资也根本不够他的消费
所以他向银行贷过4次款,赛弗第一次的贷款金额是8600美元(56000人民币)
之后3次的数额都是8000美元左右,这些钱全被他用来买名牌西服和鞋子配饰
赛弗的家庭并不富裕,他有很多兄弟姐妹,但他并没有告诉他们他一直通过贷款
来购买名牌衣服,因为这些兄弟姐妹,都在村子外面从事非常辛苦的工作
在谈到这些时,赛弗表现地非常自豪,脸上没有任何愧疚
当赛弗穿着名贵的西装,站在刚果的大街上时
周围的贫穷村民都会对他投来羡慕崇拜的目光,在那一刻赛弗就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人
这种受到关注的满足感和虚荣心,让赛弗非常沉迷,这也是他不断花钱买衣服的原因
在刚果,大部分萨普都抱着和赛弗一样的心态
另一边的马克西姆,他也非常认同赛弗的消费观
他们都非常享受这种被关注被追捧的感觉
当我们把目光从这些萨普身上移开,我们会发现,刚果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落后,人们也没有技术和能力去把资源变成财富
然而比落后更可怕的,是懒惰和不思进取
马克西姆告诉我们,他身边就有人中过彩票大奖,奖金有11800美元(78000人民币)
可是这个人没有买土地和食物,也没有用这些钱来改善生活,而是马上走进服装店
将这些钱全部挥霍掉,最终这个萨普还是一无所有,只能抱着自己的名牌西装死去
马克西姆的父亲和哥哥都是泥瓦匠,他们以砖头生意为生,直到他的哥哥也变成了一个萨普
渐渐把家产挥霍一空,正是受到这位大哥的影响,马克西姆才决心当一个萨普
如今马克西姆的哥哥已经归隐田园,在老家种地还会饲养一些牲畜
回忆起年轻时的所作所为他也表示不后悔
马克西姆曾在2010年,参加了一个刚果最佳萨普的比赛
这是刚果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萨普比赛,一共有3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萨普参赛
每人都要上台展示4次,为了这次比赛,马克西姆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大约6500美元(42000元人民币),最后马克西姆如愿以偿获得了冠军
主办方赛前承诺的冠军奖励是,2700美元,加一次巴黎的往返旅行
可比赛结束后马克西姆什么都没得到,只有一个冠军头衔
如今的马克西姆,还是每天都把村里破败的街道当做T台
迈着优雅的步伐,享受着周围的崇拜
不仅如此,他还开设了一个萨普学校,专门教那些刚入门的萨普穿搭
附近很多家境贫穷的年轻人,都因为崇拜马克西姆而选择做一名萨普
他们住着简陋的平房,做着薪水微薄的工作,但个个都向往能够穿上名贵的西装
希望刚果人们能早日意识到,这种萨普文化的畸形和可悲
视频点这里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热衷于名牌衣服和名牌鞋子?什么心理?
第一,有些场合必须穿得人模人样;第二,为了省钱;第三,为了节约时间;第四,为了提高自己的自尊,或者说为了提高自己在他人面前的优越感。
第一,有些场合必须穿得人模人样。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去应聘工作,比如你去相亲,比如你去出席同学聚会,或者其他有档次的社交场所。这个时候穿的好一点,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且给对方留下了美好一点的印象,形成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二,为了省钱。这个就有些人要患迷糊了——明明是烧钱的东西,为什么说会省钱呢?这个还真的不一定,很多买过名牌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名牌衣服和鞋子一般质量都更好,使用的年限也更长,如果把它们的价格除上使用年限,那么它们的日均所耗的金钱可能并不比那些廉价的物品多多少。
第三,为了节省时间。名牌衣服和鞋子因为它的外观和质量有保障,如果不考虑它们的价格,大部分消费者第一眼就会喜欢上它们,从而节省了他们挑选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讲,时间就是金钱,节省了时间其实也就是节省了金钱。
第四,为了提高自己的自尊。一般的人在 社会 上总是会根据别人的眼光来评判自己,别人赞许的眼光很容易提高他们的自我优越感,或者说是自尊。或者由于铺天盖地的广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然而然的产生这样的观念:穿名牌的衣服和鞋子就是某种身份的象征,某种成功的标志,这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年轻派 就要潮 年轻人热衷名牌衣服与鞋子,我觉得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首先,名牌的衣服和鞋子的款式设计,都会与潮流想合拍,所以,年轻人喜欢的名牌衣服与鞋子,是追求潮流的心理需求,年轻人总是喜欢走在潮流的浪尖上的,有潮流才够酷。其次,这和年轻人的从众心理有关。周围的人都是一身名牌,如果自己穿的不上档次,土里土气,当然会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身边的小环境可能也会导致年轻人不顾自己的条件去追求名牌服饰。第三,现在的公共媒体环境也是造成年轻人热衷名牌衣服与鞋子的原因。无论是电视广告、网络视频,还是许多宣传海报,都少不了商家寻找的明星代言的名牌,明星经过商业包装与炒作当然会圈来一代又一代粉丝,年轻人为了模仿气质,那当然会去追求名牌了。第四,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年轻人追求名牌的因素之一。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年轻人的生活水平了,解决了温饱问题就自豪的不得了,现代年轻人生活好了,有这个经济条件了,追求穿的好点,也无可厚非,穿出个性,穿出品味,穿出自信,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不是说要去一味地提倡追求名牌,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才叫理性消费。
个人觉得,名牌的衣服和普通衣服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虽然很多普通的衣服物美价廉,但是比起来在款式、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更多的人还是喜欢购买名牌衣服,虽然名牌衣服的价格比较高,但是在当今 社会 上,很多年轻人的经济比较宽裕,所以更愿意购买名牌的衣服,因为在他们看来名牌衣服的质量更有保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人会倾向于选择品牌儿的名牌衣服,因为名牌的衣服代表的是质量。这些做品牌的厂家为了能够维持品牌的声誉,肯定不会以次充好来砸自己的招牌,因此在质量上就严格把关,所以人们对名牌衣服的质量是比较放心的。虽然普通的衣服价格比较低,但是它的质量无法保障。其次就是名牌的衣服比较看上去比较 时尚 拉风。为了保证衣服的款式新颖,厂家会聘请专业的有水平的设计师来设计衣服,保证新出的款式看上去非常的 时尚 。这在普通衣服中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有很多的普通衣服是仿照名牌衣服来制作的,可以说是仿冒品。因此对于人们而言当然是选择品牌的衣服,因为这样穿出去会比较有面子。
最后就是品牌儿的衣服在注重款式外还会注重穿上身的舒适度。所以人们为了追求质感,以及穿上去更加的舒服,因此会选择大品牌的衣服。而且品牌衣服很有影响力,所以穿上去后被人们看到感觉特别的有面子,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的虚荣心。
不少人对奢侈品好像比较反感,贬义的多。其实,价格高昂的品牌产品可以统称为奢侈品,其中不少 历史 悠久,广为传颂,中国的茅台酒也属于广义的奢侈品的范酬。名牌的服装、饰品、皮包等, 质量款式深得人心,喜爱者众。也并不奇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力所能及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年轻人购买使用奢侈品无可非议啊。清菜萝卜各有所爱。不喜欢的可以不买,排斥、指责则也大可不必。
非洲“萨普”:住在贫民窟却贷款买名牌,宁愿饿肚子也要买衣服
这个非洲男人穷得饭都吃不起了,但他却穿着精致,造型独特,俨然一副上流 社会 的贵公子模样,虽然没钱吃饭,但他这一身可都是高档货,而且全是正品,一双鞋就价值好几万,他宁愿倾家荡产,也要花钱去买名牌。
他叫马克西姆,是这片社区里最靓的崽,人送外号“萨普之神”。只要他一登场,那必定是万众瞩目,人群焦点,去个菜市场那都是粉丝见面会,这大哥更是激动地摇旗呐喊:马克西姆,YYDS!
马克西姆从小就受到哥哥的影响,七岁起就成为一名萨普人,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萨普,必须拥有很多衣服。不同的场合需要搭配不同的衣服,烘托气氛,彰显格调。而且萨普人瞧不上假货,要买就买正品,如果穿假货,就会被其他萨普人耻笑。
咱看看马克西姆很宝贝的这双鞋,法国的威士顿,高奢品。为了买这双鞋,他不惜花掉两年的积蓄,这笔钱足够他买下一大块土地进行生产了。但他并不在乎有没有土地或者资产,他更在意穿得够不够高调,有没有尊严。
马克西姆的妻子对此虽然感到不开心,但也没啥办法制止。打从第一天认识马克西姆开始,她就知道这样的事少不了。那时马克西姆是个服装店老板,他高调的穿搭招来了很多姑娘的爱慕。妻子去他店里买衣服,两人一见钟情,然后就走到了一起。约会的时候,马克西姆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打扮自己,因此总是会迟到。有时甚至因为打扮而错过时间,让妻子先行一步。
收拾好自己再出门,这是作为一个萨普人最基本的准则。而在刚果,这样的萨普人还有很多很多。
刚果地区独特的“绅士”文化,哪怕住在破房子里,甚至去贷款,也要买高档货来打扮自己。
一般来说,萨普人是绝对不会穿假货的,一旦被人看出来,丢脸是一回事,被人排挤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百分之百支持正品,哪怕价格昂贵,他们宁愿攒钱或者去贷款,也要将心仪的衣服或鞋子买到手。
你看这个小哥,家里挂的全都是阿玛尼、圣罗兰的西装。
这个身材高挑,仿佛国际名模一般。他的西装是意大利制造,鞋是威士顿最新款,家里还有一大堆。他表示自己买衣服没有上限,只要喜欢看上了就会下单。
还有这个名叫赛维翰的萨普人,他可是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萨普流氓”,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来他家看看就知道了,满墙挂的全是贵得要命的西装。
哎?等等,我看到了什么?这不是春哥(李宇春)吗!?想不到春哥都火到刚果去了。
地上一排的高档皮鞋,还有搭配的帽子,就连口袋巾都是满满一大袋子。
而这些全都是塞维翰贷款买来的,毕竟以他那点公务员的工资,攒个两三年估计都不够买一身装备的。赛维翰一共贷了4次款,第一次贷了八百万刚郎,第二次贷了六百万,第三次贷了七百五十万...他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贷贷贷、买买买。
哪怕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也的确感到愧对家人,但每当他穿了一身好看的衣服出门后,大家的夸赞和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就会让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一刻,他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看到这儿你或许会觉得,这不就是一群爱慕虚荣的人嘛,都生活得那么艰辛了还只想着打扮,但其实萨普文化的真正内涵并没有这么肤浅。
一堆生活在贫民窟里的绅士,他们费尽心机地打扮自己,只是为了挽留自己做人的尊严。
萨普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殖民时期,那时法国人来到刚果,看到衣不蔽体的刚果人很是震惊,就开始用文明“感化”他们。被雇佣的仆人对主人的服饰也很向往,穿着体面在他们心里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二战后,刚果士兵从战场上回来时也带回很多高档巴黎货,渐渐地喜欢打扮的人开始扎堆聚在一起,萨普协会就此诞生了。
萨普协会的全称是“气氛组和优雅人士协会”,顾名思义就是一群有着相同的爱好,穿着打扮很有格调的人。每到周末,他们就会聚在一起互相欣赏对方的穿衣风格,交流一下搭配技巧,或者就是单纯的炫耀自己新买的高档货。
刚果地区的萨普文化十分盛行,曾经还举办过全国性的比赛。马克西姆就是第一届萨普比赛的冠军,但那次比赛却让他差点倾家荡产。他光是准备,就花了家底。而赢得冠军后,政府承诺的奖金却一直没发。除了一个冠军头衔,他什么也没得到。
好在马克西姆还算有头脑,他成立了“萨普濒危”组织,试图去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为了热爱的萨普事业奉献一生却毫无回报的人,同时他也想纠正人们对萨普存在的错误。在他看来,萨普并不是有钱人的特权,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萨普,只要你拥有对美的理解和服装搭配的设计,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萨普。
其他萨普还停留在显摆自己的第一层时,马克西姆就已经在想提升萨普的文化素养了。他成立了学校,将萨普变成一门服装设计、色彩搭配的学问,让更多人去传承和发扬萨普文化。它并不是爱慕虚荣,而是人们哪怕身处逆境,也要维持自己做人的尊严,优雅而从容地面对一切困难的人生态度。
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为满足虚荣心,吃不饱也要贷款20万买名牌
在极其贫穷落后的非洲,刚果有这样一位红衣小哥,他身穿艳丽西装,脚踩定制皮鞋,从头到脚都是奢侈品,浑身散发着上流 社会 的气息,与周围破坏的环境格格不入,而这一身行头是他花了2万元买的,并且是贷款,这些钱够他在当地买下一整块的地,为什么连饭都吃不饱的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价钱买奢侈品呢?在这个地区有着一个神奇的组织萨普协会,一群黑人们穿着最体面的西装,佩戴各种奢侈品配饰,行走在贫民窟的街头。这些型头可都是正品,置办一套需要几千美元。而这些 时尚 的小哥们并非富人,他们可能是小商贩,矿工,出租车司机等等,他们倾尽多年的家产,只为给自己购买一套体面的衣裳,身穿阿玛尼的他们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果作战部队在回国前去了一趟法国,来到巴黎街头他们瞬间被法国人绅士的样貌吸引了,于是在离开前购买了大量的服饰装扮。回国后,这些法国士兵组建了一个团体,简称“La sapa”。他们在参加协会活动时都会穿上这些从法国购买的优雅服装,红衣小哥就是萨普的成员之一他也是这里的冠军,谈起穿衣打扮,他透露着强大的自信。他的妻子是服装店的老板娘,红衣小哥经常光顾她的店,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络了起来。老板娘告诉我们当初也有很多人追求红衣小哥,她也是其中一个,红衣小哥喜欢上她不是因为她比那些女孩漂亮,而是因为她当时是一名卖衣服的小贩。
红衣哥拿起地上的皮鞋,自豪地介绍起来,称它是来自法国的韦斯顿,是他用存了两年的积蓄换来的。同样的价格,在当地可以买到一块土地,但为了他的身份,他必须买下这双鞋,这关乎到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他为了着装可以不顾一切。妻子也忍不住在一旁吐槽,小哥每次出门都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打扮自己,偶尔甚至需要两个小时。小哥和朋友每次出门的时候总会轻易成为当地年轻人的焦点,他向大家展示他的皮鞋,一双真正的鳄鱼皮定制的皮鞋。如果你很好奇为什么他们的皮鞋这么干净,除了他们经常保养之外,他们出行的时候还会有人把地上的脏东西挪开,为他们开路。
另一位萨普展示了他的车里面放着好几套衣服,他说,他有时候一天会换好几套衣服,用来应对不同的场合。萨普不会有人穿假货,因为一旦有人穿假货很快就会被人认出来,然后这个人就会被踢出组织。一位身穿白色西装的小哥也是萨普成员,他展示着自己的凯卓西装,并介绍自己的西装有乔治阿玛尼,伊夫圣罗兰。小哥说,他一般不会对不了解的人提及自己衣服和鞋子的价格,因为这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有时候拍一套衣服能够在当地买几栋房子,但是如果他看上任何衣服和鞋子,他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每到周末,身处各地的萨普都会聚在一起,他们穿着自己最得意的衣服举办服装交流会,这时候的萨普会拿出压箱底的好货来到这里。如果不看环境,还以为这里是哪一个舞台的现场。现场一些资格比较老的萨普们则在这里当上了服装鉴赏师,他们的绝技就是能够一眼看出你衣服的品牌以及是否是假货。
黑帽大哥是这里很有经验的老萨普,作为一名鉴赏师,他拥有着比一般萨普更多的名牌服装,这里就像一个仓库一样,因为西装实在是太多了,见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邪魅一笑,然后将旁边塑料袋中的东西全倒了出来,这里面全是搭配服装的配饰,他说好的配饰往往就是一套西装的点睛之笔。他跟大多数萨普一样,并不是什么有钱人,所有的衣服都是他存了很久的钱才买到的,但是这么多的衣服光靠存钱肯定不够,他还会向银行贷款买衣服,他一次会贷好几千块钱,因为他是当地的公务员,所以银行也很乐意把钱借给他。他又说道,如果你花了3800美元就为了买一双还不错的皮鞋,而你的家人却还为了生存的拼命劳作,当他们知道了这些,他们会高兴吗?当我你以为他要对自己过分的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他又继续说道,面对这种情况我是不会告诉他们我鞋子的价格的,因为我不想让他们难过。当他身穿名贵西装走在刚果的大街上时,周围贫穷的村民都会得到头来羡慕崇拜的目光,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这里最富有的人,他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奇葩说里面一个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这些小哥即便不富裕,但是他们想追求精致的生活,他们错了吗?或许对于屏幕前的我们而言,他们的做法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但是他们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这样值得吗?我想这个没有对与错,只有你想不想做,因为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此时的大叔可能正穿着自己最满意的西装走在街上,享受着周围投来羡慕的目光,红衣小哥可能正踏着优雅的猫步走在刚果某条脏乱的泥路上。即便环境如此糟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更优雅的绅士,因为他们的舞台在他们自己的心中。
对于贷款买名牌鞋心里是什么和贷款买产品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