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套路?
针对大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良校园贷的诈骗套路:
1、培训贷:
(1)求职时遇到薪酬优厚的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时,还需交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
(2)学生无力缴纳,公司人员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贷款;
(3)学生办理贷款后,公司承诺的高薪没拿到,还因办理“培训贷”欠下贷款。
2、回租贷:
(1)学生把手机租赁给贷款平台,绑定指定的苹果ID;
(2)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3)发放“砍头款”,学生获得的贷款中已扣除相应“服务费”、评估费;
(4)因手机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还款金额),如没按时还款,就通过 读取手机通讯录、手机定位等威胁借款人。
3、裸条贷:
(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
(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
4、美容贷:
(1)主要瞄准爱美却缺钱的学生群体;
(2)当学生无力支付手术费时,咨询师推荐信用贷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续费和利息”怂恿学生贷款;
(3)由于美容机构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关系,且贷款发放过程比较随意,其间暗藏金融风险。
5、刷单贷:
(1)不法分子称网贷平台职工“刷单冲业绩”,支付小额佣金作为报酬;
(2)诱导学生用身份信息申请网络贷款,将放款转账至指定账号;
(3)骗子偿还前几期月供取得信任后,继续诱导学生贷款;
(4)最后,骗子拿放款的钱跑路,未还款项需学生自己偿还。
6、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要求学生上交会费、发展下线以及进行逐级提成,具备传销的特点。
来源: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等。
金融贷款,有哪些套路呢?
金融贷款的套路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经营者明显不同于公司业务的信贷人员。
一、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
金融贷款的套路中存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判断抵押物是否被市场接受,流程设计不当等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日益凸显。银行信贷业务人员接受亲属或客户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金钱等,因此,我们是否应该聘请一个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并加强外部监督。到目前为止,突出收入的特点是违规,从而在处理信贷业务时给予优惠,造成人人不公,贷款差异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常见的金融贷款套路。
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经营者明显不同于公司业务的信贷人员。
金融贷款里存在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经营者明显不同于公司业务的信贷人员。因此,在贷款合同里需要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的作用要求各商业银行提高对非法经营等责任人处罚的透明度,并加强对担保人的风险审查,以确保骗贷等套路丛生。
三、加强过程管理。
首先,要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必须内外兼修。要时刻关注各级信贷员的行为,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散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为流程管理和制度管理,塑造诚信的企业文化,从而抢占市场份额。其次,加强对抵押物的监管,设定信贷企业的担保额度,将互助担保人视为借款人群体,因为他们获得的微观信息量最大。最后,检查梳理现有流程,以不同形式越权管理、检查管理不良信用等方式控制下级风险,着手建设个人住房信贷数据库。防止在履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人民日报揭秘网贷诈骗6大套路,这几大套路都是什么?
最近人民日报揭秘了,网贷诈骗了6大套路,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这几大套路都是什么?
第1种:很多不法分子会通过搭建一个虚拟的贷款平台,而且用“秒审核”,“低利息”“高额度”“容易通过”等宣传诱导消费者下载手机软件并申请贷款,而当受害人通过手机软件完成信息填写,并且额度审批流程以后,那么不法分子就会用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存在逾期记录,信誉存在问题等一些理由,制造麻烦,然后告知受害人“账户被冻结没有办法进行打款”,从而要求受害人交纳“保证金”或者“解冻费”。
第2种:不法分子会通过精准的掌握受害人的信息,然后用受害人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理由从而抓住受害人的口径心理以后,然后让受害人完成“注销账户”和“余额清零”最后两步,但是当受害人选择注销账户以后不法分子又会用后台无法操作等理由指导受害人,然后通过网络贷款账户转账到指定账户,然后消失。
第三种:不法分子还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虚假广告,然后吸引受害人关注申请贷款,然后再用银行流水项目内容太少或者评分不够为理由,从而要求受害人先往自己的银行卡存款做流水,然后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但是受害人按照不法分子的引导操作以后,将验证码等一些信息告诉不法分子,那么不法分子会通过第三方平台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快速转走。
第4种:这种是利用了受害人想兼职赚钱的心理,然后骗受害人,从事一些刷单网贷的业务,这种方法只需要用受害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贷款,但是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让别人来偿还,而且会支付给受害人一定的提成,然后诱导受害人在网贷平台上申请贷款来当贷款,cp成功以后不法分子就会交这笔钱占为己有。
第5种:很多不法分子会通过在网络上散布一些虚假贷款的信息,然后吸引受害人注册平台,并且心情愉快,然后再以平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受害人在一线社交软件上进行沟通,然后了解到受害人的贷款需求以后,再用一些理由对受害人的支付能力进行测试,然后受害人会根据不法分子提供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从而把资金骗走。
网贷诈骗有哪些坑人手段?
8月12日,为了揭露网贷诈骗的新形式新套路,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以来的网贷诈骗舆情信息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注销校园贷”骗局、山寨平台骗局、“网贷刷单”骗局、“刷银行流水”骗局、“消除不良记录”骗局、二维码诈骗这六大手段,成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遇到最集中的网贷诈骗事件。
1、“注销校园贷”骗局盯上年轻人
“注销校园贷”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
今年7月1日,刘女士来到中国银行石家庄中山支行办理业务,刘女士表示有人冒用了她的资料,在网上开了账户做了借贷,为了销毁贷款记录需要在平台上进行借贷并向借贷平台工作人员进行转账。在经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后,刘女士意识到受骗进行报警。
2、山寨平台骗局,制造麻烦冻结账户
山寨平台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二位。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贷款平台,以“秒审核”、“易通过”、“低息高额度”等宣传诱导消费者下载APP并申请贷款,当受害人在APP内完成信息填写、额度审批等流程后,不法分子以银行卡号填写错、信誉存在问题、存在逾期记录、申请过于频繁等理由制造麻烦,告知受害人账户被冻结,无法打款,要求受害人缴纳“解冻费”、“保证金”等。
3、“网贷刷单”骗局,利用兼职赚钱心理
在今年上半年的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中,“网贷刷单”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三位。这种骗局的特点是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有兼职赚钱的心理,谎称找受害人从事“网贷刷单”业务,只需用受害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贷款,由此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对方偿还,并支付受害人一定的提成,诱导受害人在网贷平台注册并申请贷款。
当贷款申请下来后,不法分子将贷款据为己有,并立即失联。受害人不仅挣不到钱,还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4、“刷银行流水”骗局,以争取更多贷款额度为诱饵
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吸引受害人关注并提交贷款申请,然后以“银行流水”项目内容太少、评分不够为由,要求受害人先往自己的银行卡存款做流水,以争取到更多的贷款额度。
当受害人按照对方的引导操作,将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后,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平台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迅速转走。此外,还有不法分子以帮助“美化流水”为由引导受害人缴费,要求受害人向“官方账户”转钱等方式实施诈骗。
5、“消除不良记录”骗局,声称收费可帮消征信不良记录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抓住受害人存在征信问题又急需贷款心理,以缴纳费用可以帮助其消除征信不良记录的名义进行诈骗。当受害人打款后,不法分子以正在审核等理由进行拖延,随后失联。事实上,我国个人的征信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一旦出现污点,需在贷款还清后保持5年的良好征信记录,才能够将此前的信用污点消除,任何人都无权修改。
6、二维码诈骗,特制二维码窃取重要信息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散播虚假贷款平台信息,吸引受害人注册平台并申请贷款,后以网贷平台工作人员身份与受害人在QQ等媒介上进行沟通,当不法分子了解受害人的贷款需求后,以申请贷款资质不够等原因,要求对其进行支付能力的测试,受害人根据不法分子要求扫取了其发来的二维码后,账户资金被划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失联。
舆情数据显示,不法分子通过特制的二维码,将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时间,就可以窃取受害人的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别上当!网贷诈骗认清这六种坑人手段
网络贷款常见的套路有哪些?要如何避免呢?
网贷诈骗手法大揭密,以贷款之名,行诈骗手续费之实。诈骗团伙能够屡屡得逞的首要原因,就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他们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全国各地的公民信息,并通过筛选找到急需资金而征信又比较差、不太了解银行贷款业务和网络知识的人。在找准目标后,诈骗团队精心设计了整个流程的话术。诈骗分子让受害人下载假的贷款APP,用常规的贷款申请操作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后,再以交手续费、本金利息、解冻费、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为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
12月15日,市民李先生报警称:其在网上浏览网页时看见一“无抵押、无担保、放款快”的贷款广告后,小李便添加了广告上预留的微信号,经联系,对方让其下载贷款平台,申请额度后一直无法提现。与对方联系,对方称其卡号填写有误导致账号被冻结,需交保证金和解冻费才可提现,小李便根据对方的提示转账10万元,后觉被骗,遂报警。
12月16日,市民武先生报警称:其收到一短信,称可以在APP上贷款,其点击链接下载了该平台。注册登录后,与平台客服联系,对方称其银行流水低无法申请额度,需刷流水才可贷款。之后,对方以刷流水为由,骗其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18000元。
12月17日,市民梁先生报警称:其在上看见一贷款信息,添加对方微信联系,对方让其下载APP,注册登录后,对方以验证个人信息和还款能力为由,骗其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后,其卡上的66000元被转走,遂报警。
公安提示,1、贷款并不需要交保证金、做银行流水账,一旦遇上了,一定是诈骗!2、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任何贷款在没放款之前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3、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提供给陌生人,这是保护你钱袋子的最后一道防线。4、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不明链接。5、骗子的诈骗手法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只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骗术终究会被识破。
对于九种贷款套路骗局揭秘图片和九种贷款套路骗局揭秘图片大全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