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不良贷款转为股权有什么坏处
会对银行业的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一是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银行的贷款资金源于存款,存贷款的期限管理是银行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课题。贷款变股权后,会对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因为股权没有期限。当然,在央行支持下,银行正常兑付存款资金是没有问题的,但现金流的匮乏很容易推高银行间市场利率上一个台阶,使货币宽松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债权损失风险。债转股的标的企业以过剩行业为主,中长期前景并不看好。虽然上世纪90年代,承接债转股和坏账剥离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事后都盈利了,那是因为加入WTO之后,中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出口高增长和经济腾飞阶段,所谓的包袱很容易变为优质资产。现阶段,中国转型升级的方向是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很难再成为主角,对应的股权也缺乏足够的升值空间。
三是影响银行业的转型升级。银行业目前也是困难重重,面临不良高发、融资脱媒、息差下降、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内外问题,债转股表面上延缓了不良高发态势,但治标不治本。相反,重组和处置这些股权将占用大量精力,可能会影响到银行自身的转型升级。
如何看待商业银行将不良贷款置换成股权这一现象
简单的来说,债权在收益或清算的时候是由于股权的,但债权对公司的相关事项无表决权
既然是不良贷款,债权的清偿周期可想而知,债权置换成为股权后,作为股东,对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就有了表决权,作为股东的债权人,就可以参与到公司中去。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转为股权是啥意思
这就相当于借钱给别人做生意,生意赔了,别人说不算借钱,你属于参股。问题是这是一个明确赔了的生意。从理论上,借贷关系变成了投资关系。
银行贷款可以转让公司的股权吗
公司贷款期间股权可以转让。公司依法设立的,股东依法享有股东权利,可以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转让给股东或者第三人。但是向第三人转让股权的,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行内贷款置换为股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用途为置换他行贷款、本行内贷款置换为股权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