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里面“等额本息还款”是什么意思?
1、等额本息还款,也称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
2、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等额本息还款适用于收入处于稳定状态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投入过大,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如公务员、教师,老板等收入和工作机会相对稳定的群体。
3、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4、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
什么是等额本息?这种房贷还款方式你了解吗
买房可以说是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大事。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买房要向银行贷款,而银行还款主要有两种方式: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
买房可以说是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大事。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买房要向银行贷款,而银行还款主要有两种方式: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由于经济收入的限制,不少购房者会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我为大家讲述什么是等额本息?
1、等额本息的含义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它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2、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利息=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贷款额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举例:借款100万,20年还清,年利率4.9%,月利率0.4083%,每月还款6544.44元。
个月利息为4083.33元,个月归还了本金6544.44-4083.33=2461.11元;
第二个月计息的基础是上个月的本金余额,即100万-2461.11=997538.89元;
第二个月应还的利息是997538.89*0.4083%=4073.28元,第二个月归还的本金为6544.44-4073.28=2471.16元。
以此类推,20年共还款1570665.72元,利息570665.72元。
3、等额本息的优劣势
等额本息还款法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等额本息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但该还款方式每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贷款人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贷款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优势:
每月还款额相等,便于购房者计算和安排每期的资金支出。因为平均分摊了还款金额,所以还款压力也平均分摊,特别适合前期收入较低,经济压力大,每月还款负担较重的人士。
劣势:
在每期还款金额中,前期利息占比较大,后期本金还款占比逐渐增大。总体计算下来,利息总支出是所有还款方式中的。
4、等额本息容易产生的误区
许多人由于不了解银行的利息计算原理,误以为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度一样,外加日后工资收入会增加,选择等额本息法还款轻松,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对于贷款来说也一样,银行的贷款多用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利息,贷款的金额越大,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也就越多。
银行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资金额×利率×占用时间。
因此,利息的多少,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决定因素只能是资金的实际占用时间和占用金额的大小,而不是采用哪种还款方式。这是铁定不变的道理!
相信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当然除了等额本息外,还有等额本金的计算方法,那么,我将会以后的文章中为大家介绍。
银行贷款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
银行贷款默认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如果贷款人不申请修改还款方式,那么此次贷款将使用等额本息的方式偿还。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相比,相同的贷款时间内,等额本息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因此银行肯定更愿意大家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并没有好坏之分,具体选择哪种还款方法要看贷款人的需求。想减轻前期还款压力的,可以选择等额本息。年龄偏大,以后收入降低的人群则可以选择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银行给贷款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等额本息银行给贷款吗、等额本息银行给贷款吗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