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助你分析客户借款用途
相信很多信贷人员在开展业务时,都会询问客户的借款用途,并加以记录,我们知道了客户要结婚、装修、买车、周转等等,但是这些用途合理吗?是真的吗?记录很重要,我们借出的钱,将会到哪里更重要。
从大量逾期的客户案例来看,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合理性对客户能否正常还款有重要影响。客户有真实、合理的借款用途,他正常还款的可能性就提高一分。所以贷前分析客户的借款用途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小额信用贷款,了解客户的借款用途并加以判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排除风险客户。
从借款用途入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客户非真实用款人
贷款用途虚假或不合理
贷款用途风险很高
客户有不良嗜好或投资
存在这些问题的客户,就属于高风险客户。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发现客户风险。
1. 你借钱要干啥事儿:了解客户的借款金额和详细的使用计划。
如某客户借款10万元用于家庭消费,装修房子用于孩子结婚。我们可以了解其计划如何装修,购买哪些家具家电,结婚日期(可以礼貌表示祝贺)等。如客户能详细具体的回答其装修计划,则说明其已有过深入的思考,借款用途的真实性非常强。如客户对于如何装修房子含糊其辞,或者你发现其家人对装修房子漠不关心,借款用途虚假的可能性很强,需要我们进一步核实和判断。
2. 你为啥要干这事儿:判断客户的借款使用计划的合理性,真实性。
某客户做快消品生意,手上已有几十万的存货,可以满足其半年甚至一年的经营,但客户还需要借钱进货,这样的借款用途就非常可疑,需要我们核实是否真实。
又或者某客户做服装生意,现在代理的品牌销售非常困难,客户想代理一个新的服装品牌,但对于这个品牌不太了解,也不确定是否能迎合市场需求。这样的借款用途就非常的危险,合理性较差。
3. 你为啥缺钱:了解客户借款的深层原因。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很多信贷员都会问到,并仔细核查,但却容易忽略第三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缺钱。客户缺钱才来借钱,我们借钱给客户就必须搞清楚他为啥缺钱。大部分客户是因为经营资金被占用,现金流不足等情况而缺钱,这些是合理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发现客户现金流充足,但还表示缺钱,需要借款,那客户很可能存在不良嗜好,或者不合理、不合法的投资。这种客户的风险就极高。
你借钱要干啥,你为啥要干这事儿,你为啥缺钱。三个问题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分析客户的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
最后要提醒各位的是,对于还款良好的老客户,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同样要用这三个问题去分析其借款用途。以前还款良好,并不代表以后也会良好,以前借款用途真实,这次并不一定真实。
总之,借款用途真实的客户,风险相对很低;风险高的客户,借款用途肯定有问题。
微信公众帐号:每日一Bing
如何评估小微企业贷款动机的合理性?(结合贷款用途进行分析)
小微企业信贷实务中,抵押物的不足使得信贷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价产生强依赖需求。经营信息的不规范、不健全,使得信贷人员不得不依据更多的交叉验证与逻辑推理,重构企业经营数据,来满足经营状况的评价需求。因此,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评审的逻辑如何展开,按照何种线索、次序展开成为了尽调的核心问题。
无足值抵押业务欺诈防范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中,风控人员最不能容忍的是信贷欺诈。最为常见的两类信贷欺诈是:隐瞒负债和粉饰经营。尽职调查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先识别是否存在信贷欺诈。通常,很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是没有足值抵押物的,信贷欺诈导致信贷敞口直接变成风险损失。因此,对于信用贷款业务,风控的首要职责就是排除信贷欺诈的可能性,埔樾公司对这块比较专业。
1、基于隐性负债查验的信贷欺诈防范
通常我们根据权益检验结论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性负债。历史利润累积相比企业当前净资产总额明显不足,说明企业还有未公开的负债项目。尽调人员应顺着权益检验未通过的疑点,寻找证据验证隐性负债的存在。
历史上的大额投资失败(主业/非主业)、长期的亏损经营(增加负债维持经营)、以生意做幌子的恶意欺诈等均是形成隐性负债的主要原因。大额投资失败多发生在经营历史较长、企业家年龄较大(二代接班不顺畅)且能力较弱、主业经营艰难维持、企业家缺乏专注精神(倾向多元投资)的企业中。而长期经营亏损是导致企业隐性负债的慢性病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微薄、经营管理不精细就容易陷入亏损局面。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较小的传统行业中。
总之,对隐性负债的查验是识别防范信贷欺诈第一道防线最有力的工具。怀疑的基础之上寻求逻辑与实证的验证,层层深入,直至证实或者证伪。必要时可以通过严格的全部账户及其流水查验。如果查验结果能够充分解释之前的怀疑,才可以判断客户没有信贷欺诈行为。
2、基于粉饰经营验证的信贷欺诈防范
粉饰经营数据会导致权益检验过程中测算的资产累积与实证的资产累积不匹配,通常权益检验通不过。由于美化经营数据是大多数企业家借款时的侥幸心理作祟,也是应对商业银行的常规套路。
(1)虚增收入、利润的情况,可以通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内部常规流程之间关联关系加以证伪。如果客户采用全流程系统造假,可以通过近年实际利润去向加以逆向证伪。逻辑验证的主线是:更多的收入应该有更多的利润;更多的利润应该会有更多的资产累积和相对更少的负债。即便是随着收入规模扩大、负债规模扩大,也可以清晰计算利润滚动投入的情况;
(2)虚增合同、应收、库存的情况,可以通过合同管理、应收账管理、库存管理的常规流程加以证实或证伪。同时也可以通过渠道与客户之间的匹配性、历史交易与合作记录,以及库存合理性等逻辑判断加以证伪。逻辑验证的主线是:流动资产应该保持流动性,任何不能正常流动的资产都需要合理的解释。任何商务合作都有正常的商务动机、彼此受益的基础,都有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性的。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合同和订单本身也附带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3)虚增对外投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情况,现实发生并非高频,一般也是尽调人员不予采纳的资产与现金流依据。虚构债权融资通常出现在企业倒贷、续贷的场景中,具体可以业务常识加以证实或证伪;小微企业对外投资较少,除非有确凿证据加以证实,否则不计算在其资产项下;有鉴于现实中的可贷可投模式逐渐增加,应按照常规股权融资逻辑加以证实或证伪,顺着股权融资进程,本着阶段性验证的思路逐渐验证。即便可以证实,也应关注因投资方对经营和成长方式的苛刻要求而增加的经营风险。
从信用贷款的角度讲,对资产累积的验证还有诸多要点需要单独强调。首先资产直接验证过程中,应坚持审慎性原则进行评估;其次,关于净资产的表现形式也会影响信贷安全的保障性效果
如何解析授信合理性
1.贷款用途合理、合法,这里指申请的用途与申请品种能匹配,你申请流贷去盖楼肯定是不行滴;拿来贷款去炒股票肯定也是不行滴 等等;
2.还款来源分析 借这么多钱能不能换的上呢?看收入、利润、现金流,以及其他第二还款来源,担保人呀 抵质押物啊 什么的
3.资金额度测算,看销售收入啊 一年才卖200块钱 现在说要进500块的货 肯定是不合理嘛
4.综合收益考量 这个利率定的多少啊 有没有存款啊 银行忙半天混个白玩就没意思了。。‘差不多了吧 我写了这么多专业内容 嘻嘻~
贷款用途合理性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用途合理性分析内容、贷款用途合理性分析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