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均存款、贷款均超10万,净存款为何只有320元?
作为全国的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直在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活跃度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又加快创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可以说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高光时刻”。
但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根据最近人行杭州市中心支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末,浙江省的 住户存款 和 住户贷款 总量分别为 65281.09万亿元 和 65074.70万亿元 ,如果按照全省6456.76万人来平均,则人均住户存款和贷款分别为 101105元 和 100785元 , 人均净存款只有320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江苏的相关数据。
截至2021年5月末,江苏省 住户存款和住户贷款总量 分别为 72625.82万亿元 和 59926.63万亿元 ,按照人口普查数据,江苏全省人口为8474.80万人,那么人均住户存款和贷款分别为85696元和70712元, 人均净存款达14984元 。相比浙江,江苏的人均净存款 多出14000多元 。
那么又有人说了, 人均净存款多了难道不好吗?其实未必。
对于 银行 而言,贷款投放效率低,则会导致效益增长慢、动能不足;
对于 地方 而言,金融的支持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于 消费者尤其是工薪族 来说,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是促进消费的主要工具;
对于 个体户 等市场主体来说,有消费市场才有经营业绩,才能提高营业额。
总之,不管是哪一领域, 信贷都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消费、投资、出口”是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原因了。
所以,个人认为浙江的发展模式下,人均贷款总量与人均存款相当,是完全科学合理的,说明 社会 经济总体非常活跃。
实际上,人均净存款只是我们计算出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活跃的指标,而不是分辨这一地区的居民是否富裕的指标。如果要看居民是否富裕,除了要看人均净存款之外,还要综合考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净资产等指标。
所以,其实人均贷款是完全可以超过人均存款的,比如下面两种存款少的情况:
1、居民创办企业。 个人负债方面,在银行办理了生产经营贷款,且根据企业需要资金周转速度较快,基本上不会把钱放在银行账户当存款,说明资金利用率非常高,这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成效良好。
2、居民购房住房。 个人薪资收入基本覆盖按揭贷款的还款支出,并不会存下太多存款。
大家知道,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异常活跃的省份,截至2020年6月底,浙江省在册各类市场主体773.44万户,相当于每8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这也是为什么人均贷款数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统计指标虽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也要提醒大家:理性看待,合理解读。#全国各地人均存款#
苏北地区地处广阔平原,还有港口,为什么却贫穷
苏南苏北的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确苏南地区底子好、区位强,但是发展到现在这种接近3倍的差距(苏州人均GDP是宿迁的3倍)究竟为何?
我个人认为
直接原因是地理因素(苏南更靠近上海)
根本原因是人为的政策倾斜造成的
一、宏观上的政策倾斜
1、土地指标的倾斜
这个是最大的、隐形的看不见的江苏省对苏南的政策,它隐形了几十年,不被大多数江苏人所深了解。江苏的耕地红线,让苏中、苏北来保。而苏南可以将大量的土地用于工业与商业开发。没有资格说苏北的土地不值钱,谁要是有一二百亩,那也是千万富翁。再不值钱,卖了,也比种地强,算上劳动力价格,种地,是亏钱的。但苏北人却得种地或外出打工,为什么,因为不给你用地指标、不给你上马交通、不给银行贷款指标。你就上马不了企业或商业。只有种地或外出打工。下面一个个讲,这个是环环相套。2、交通的严重倾斜
这个是第二个政策,交通不给上马,直接导致苏中苏北对外联系通道严重受阻,失去了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关键因素。国家、省配套的大量交通建设资金,极大多数投放在苏南,以铁路投资为例,国家占70%,省掏20%,而苏南只需掏10%,就可以谋得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铁路、公路、航道等,而苏北人条铁路,居然需要自已集资修建,比如新长线铁路(新长线是中国目前唯一单线,用轮船过江的铁路)。
3、税收政策的不平等
国家给予江苏的极大多数政策,均放在苏南,比如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试点区、试验区、外资企业等,这些东西,弄些名字忽悠江北人而已。实际上,就是大量的免税、减税、给予配套用地指标、配套银行贷政策等,可以5年不交税、或是半税。而苏北企业,要上缴全税。
4、金融政策的严重不平等和倾斜
这个就类似于交通投资,江苏省将贷款指标,严重倾斜苏南,苏南企业或是私人、商店等,很容易就贷到大量银行贷款,苏南存款、贷款比例,一度高达90%以上,而苏北,比如徐州存贷款比一度低到60%,那么徐州的应得贷款指标哪去了?调剂给苏南了,徐州你要那以多银行贷款指标干嘛,你只要种好地就行了。导致徐州银行贷款奇缺,民间高利放贷盛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等大量的资金,投放在苏南,甚至世界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也贷给苏南,而且给予苏南大量的特权,比如企业上市融资、政府发行债券。江苏省政府一次就可以给太湖治理资金500亿的贷款指标,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给长江治理贷款指标1500亿。这钱哪来的,省与中央配套给的资金。而国家给予江苏省大量的专项产业扶持资金,极大多数也落在苏南。
二、已经发生的政策倾斜
1、交通领域:
①苏北几十年没修一寸铁路,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好转/可笑的是,有人说苏北这种大平原地区难建高铁......殊不知,广西那种偏远地区高铁覆盖率都比江苏高了50%。
②徐连高铁事件,中央认可的350KM标准开工,上海铁路局批准后,到了省铁路办居然被卡。铁路办副主任认为会亏本,建议修250KM的规格,可惜这回连云港人民决心很大,抗议了1年多,不开工,最后闹大了只能修350KM(这居然真不是段子)
2、各类经济政策:
①江苏最早12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一个市占了5个,外商去昆山、张家港半场只要交7.5%的税收,而在高淳溧水之类办厂要交33%。
②80年代中期省支持苏南的乡镇企业,想搞一个乡镇企业模式,这个是学的温州模式。比如上面讲的徐州的银行贷款指标给大量调走,就是这个时机。当年为了打造的张家港,将全省的银行贷款指标调给张家港等市,当时张家港人均贷款接近8万。当年8万什么概念,能买一套半商品房。现在徐州、连云港等地的人均贷款,还不到10万,跟当年30年前张家港的人均8万贷款,怎么比。
③1992年,上海改革开放,江苏新一轮苏北抽血又开始了当年那位在徐州调研后说的,“徐州人就安心挖煤种地的讲话。”
④各类金融指标
1995-2000年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46.2亿,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新区基础设施、金鸡湖整治一期和苏州天然气管道工程等。
2000-2005年5年间, 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200亿元,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金鸡湖整治二期、绕城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内环高架及附属立交、环古城风光带、苏州工业园二期、三期基础设施、太仓港一期工程、公交镇镇通工程等。 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为29.5亿元,无锡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蠡湖水环境整治、太湖大道改造、火车站广场改造、金城公铁立交等一批城市道路项目。
2005-2010年5年间, 国家开发银行许诺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贷款500亿元 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许诺为120亿元
⑤省投资项目,2017年全省集中开工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1363个,计划总投资1.33万亿元,年度投资4300多亿元。各设区市已分别就开工项目出具了承诺确认函。具体情况如下:
分地区看,苏南五市项目667个,总投资7973亿元,占比60%,其中南京开工项目规模全省最大,达到2716亿元,苏州开工项目个数全省最多达到177个、年度投资额最大达到594亿元;苏中三市项目308个,总投资2145亿元,占比16%,其中,南通、泰州项目个数均为140个左右,南通开工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苏北五市项目388个,总投资3199亿元,占比24%,其中徐州项目140多个,总投资超过900亿元。
耕地红线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略过
最后感言:
在发展苏中苏北上,习惯性做足了宣传,什么产业转移,什么举全省之力发展苏中苏北,但土地指标不给你,政策不给你,银行贷款指标不给你,交通不给你上马,发展基础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口号变成了画饼充饥。苏中苏北的一些项目,年年进江苏五年规划。而后就是拖字术,年年说建设,年年力争明年建设,年年力争明年开工。年年下去,就是一二十年不见开工影子。比如宁淮铁路(中国历史上规划最久的铁路接近30年了还没开工)等等。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18.9万亿元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其中,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同时,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4.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7.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三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2、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一季度末,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2.1%。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信息:
1、住户贷款在总的贷款占比是35.51%左右。
2、居民杠杆率是居民部门的总负债与GDP的比值。62.1%意味着居民总债务占GDP比重超过6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居民杠杆率超过65%会影响金融稳定,目前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甚至有超过了。
居民负债主要是房贷。
央行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个百分点。
整体来说这个增速高于GDP增速,但低于以往房贷增速,主要原因:
1、目前居民负债率处于高位,再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2、楼市比较冷,房价回调,居民买房热情下降。
央行数据还显示: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末增速低3.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包含开发贷和按揭贷。最近一两年,受不时出现的房企流动性危机以及楼市入冬影响,房企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明显减少。
7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银保监会也表态: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可以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应该会得到改善,毕竟楼市太重要了,不仅涉及民生,还影响经济稳定大局。
农村居民人均贷款怎么看
反思乡村经济,我们发现乡村经济衰退可能源于现代经济理论的误导。现代经济理论主要应用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而农村的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福祉最大化为目标的微弱经济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构筑的经济体系内,微弱经济体受到政策的忽略,以及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排斥。”11月18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在“2020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发布的《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中称,普惠金融就是将被传统金融机构排斥的“中小微弱”包容进金融服务体系。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对于中小企业,银行通常用抵押不动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提供信贷服务;对于微弱群体,银行主要通过信用调查或者大数据分析来提供金融服务,而此类群体数量大,信用记录不完善,收入偏低,金融素养和能力也比较弱。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在“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发表主旨发言时指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户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并存,农户想要贷与银行不敢贷并存”的现实性问题。银行方面要加强风控水平,击破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等难点。毕竟“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应该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使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支持。”因此,他表示,不能强行要求银行贷款,信贷资金的本质就是有贷有还,而且要有付息,它不是财政拨款,也不是慈善。
14亿人有多少是穷人?
至少10亿人。
人均贷款规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141.75万亿,当然这个贷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境内居民的贷款没有这么高。根据2018年度度的统计年鉴,2018年末我国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7.9万亿,其中中长期消费贷29.0万亿,占比61%。
中长期贷款29万亿,主要为房贷、装修贷款等等,房贷的规模一般金额较大,不过考虑到房贷的还款时间,有的余额高,有的余额低,在结合房贷以外的其他中长期贷款,因此我们取30万元的均值,那么大概有:29万亿/30万元=96667万人。
扣除中长期贷款后,短期贷款还有18.9万亿,短期贷款包括的各类信用贷款、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等,这个的金额相对较少,我们取均值5万元,那么负债的人数约为:18.9万亿/5万=3.78亿人。
也就是说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规模来说,目前有负债的人数大概有,4.8亿人,不要觉得少,要知道银行可贷的年龄一般是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扣除老弱病残幼之后(单60岁以上的2015年就有2.22亿人),实际可以贷款的青壮年也就10个亿左右,接近有一半的人群负债。
无息贷款是怎么申请的
申请无息贷款必须要求申请人年满18周岁,而且拥有居住地场所的证明以及自有资金的证明,申请人还必须在无息贷款的银行开设结算账户,所有营业收入都必须流经此结算账户,申请人还必须证明自己的申请贷款拥有正规的去路用途,且申请人应该提供与贷款相匹配的抵押担保,满足上述所有条件便可成功无息贷款。
无息贷款流程
1、满足无息贷款的要求,准备好所有银行无息贷款所需要的材料,像银行或者各类金融机构提高资料进行无息贷款申请盘;
2、在银行或各类金融机构对资料进行核实之后,确认无误并可与贷款人签订相关的贷款协议,贷款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协议;
3、银行会一一核实贷款人的各项情况,然后对贷款人的贷款资质进行审查,一切情况核实之后,银行便会通知贷款人去往前台办理贷款手续;
4、携带个人的相关证件前往银行进行办理贷款手续,办理成功后几个工作日便会发放贷款。
关于江浙人均贷款和江浙人均收入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