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收到货款60000元,尚有20000元贷款未收到,该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的确有问题。
首先,一笔会计业务的分录,借贷不相等;其次,分录不完整。
按题意理解,正确的分录应是:
借:银行存款 60000
应收账款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376.0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623.93
销售产品但尚未收到货款,这个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销售产品但尚未收到货款,作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
1、存货发出即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同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存货发出还不能确认收入,需要对方确认收货: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1、商品销售的核算
在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零售企业每日营业终了时,各营业柜组(实物负责小组)清点销货款,填制商品进销存日报表及内部缴货单,连同销货款送交企业财会部门据以入账。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商品售价与批发企业不同,零售企业销售商品的售价是含税售价,即在商品的售价里包含了增值税销项税额,则零售商品实际销售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为:
商品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销项税额=商品销售额×税率
2、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调整
零售企业在月末,一般是采用差价率计算法来计算已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即:首先计算企业商品的进销差价率,进而据以计算出本月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额,再将已售商品进销差价从“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转出,并对“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进行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销售
“销售一批产品1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这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销售一批产品1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这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1.假设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则
借:应收账款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25500。
2.含税价
借:应收账款1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8205.13
就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21794.87
小规模纳税人,按3%举例
借:应收账款1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45631.07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4368.93
2.如果不含税
借:应收账款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255002。
含税借:应收账款150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128205.13;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21794.87。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是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是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发票已开,款未收到怎么做会计分录?
1.如果商品交易已经完成,销售发票已经开了,但未收到货款做:
借:应收账款:**单位;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待收到货款做: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单位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处理分录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贷款暂未收到会计分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货款暂未收到、贷款暂未收到会计分录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