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婚或复婚不再追溯离异前房产,意味着什么?
这也就意味着,复婚或再婚人士只需现在家庭符合深圳购房资格就可以购买住宅,而不再追溯离异前的家庭房产套数。
具体解释如下:
离异前家庭在本市有1套商品住房,若该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且离异时未分割的,离异后需转移登记在一方名下后,无房一方可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离异后直接转让给第三人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购买一套住房,登记在符合购房条件的任一方或双方名下。
复婚或再婚人士不再追溯离异前家庭房产套数,按照现在家庭房产套数计算,只要现在家庭符合深圳购房资格就可以购买住宅。
扩展资料: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细则目前事实上存在投机漏洞。家庭办理离婚手续时,若把房产转让给夫妻一方,那么对于另一方而言,按细则,其再婚可拥有首套房资格。
1、对于一对夫妻而言,如果离异买房,此前持有房产的情况不再追溯的话,这个时候客观上部分购房者就可以享受首套的待遇,尤其是没有贷款记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形成了一定的漏洞。
2、对于一对夫妻来说,若是离异后再复婚或再婚,此前的房产持有情况也不追溯,那么只需要看新家庭的房产持有情况了”,
深圳715房产新政深度解读
1、入户满3年且社保满3年才有购房资格,非深户要5年社保;
2、夫妻离婚,购房资格倒追3年计算套数;
3、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购买普通住宅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4、转让增值税从2年免变5年才免;
5、豪宅线:总价750万以上,同时容积率在1.0(含)以下,同时套内面积120(含本数)平以上或者建筑面积144(含本数)平以上;6、新房抽签要优先无房、个税或者社保年限长的。
靴子终于落地,此刻给市场降温非常及时,不然行情如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
扩展资料:
1、深户必须持有3年社保才有购房资格,杜绝了很多人火线入户抢房,在供应短期的背景下,保障了长期在深圳生活工作人的利益。这样无论是限购新房,还是二手,买家的竞争对手都会减少。
有资格的人看到合适的可以下手,延后的需求,一旦放松,都会集中爆发,供应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时间天平还是会向业主倾斜。
3年社保也会误伤刚需,但只要杜绝其他渠道获得资格,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果其他人通过另外方式获得购房指标,利用信息差再次挤压刚需空间,是非常不利的。
2、豪宅税从750万开始征收,征税都是在增加成本。大家都会聚焦750万以下物业,竞争激烈,要付出更多代价。
750万以上的物业,由于之前限售的原因,挂牌房源本身就少,多数业主也不会自认税费便宜出售。因为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没有变,会跟去年双十一一样,税费让买家承担。但那些不受市场青睐的物业会被降价出售。
深圳楼市调控新信号出现 大行也要调整房贷利率了
“房住不炒”政策要求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加码。深圳也有大行拟调整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
5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今日下发通知,为贯彻落实“房住不炒”,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合理购房需求,深圳建行将于5月6日起调整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 45BP(相当于5.10%),二套房贷执行LPR 95BP(相当于5.60%),相比之前分别上调15BP和35BP;另外,为了体现对中低收入人群购买保障性安居型商品房的支持,此次安居型商品房贷款利率维持不变,即执行LPR 30BP(相当于4.95%)。
深圳建行调整首套房和二套房按揭利率后,市场预期其他国有大行或将陆续跟进。一般而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与招行等在同一地区房贷利率大致相同。
业内人士指出,二套房利率调整幅度高于首套房贷利率,与监管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目前的房贷政策监管方向是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
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5月6日,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全文发布。报告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快完善“4 2 2 2”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具体到房贷层面,深圳房贷利率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居于中游。据记者了解,目前,主要商业银行房贷利率中,北京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为LPR 55BP(相当于5.20%),二套房贷利率最低为LPR 105BP(相当于5.70%);上海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为LPR 0(相当于4.65%),二套房贷利率最低为LPR 60BP(相当于5.25%);广州今年以来已三次调整房贷利率,目前首套房贷利率调整为最低LPR 75BP(相当于5.40%),二套房贷最低LPR 95BP(相当于5.60%)。
对于二套房利率调整幅度高于首套房贷利率,一位大行华南分行人士表示,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目前的房贷政策监管方向是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并防范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另一大行分行人士也表示,房贷审批较以往变慢,但整体上首套房贷仍快于二手房贷。“二套房的监管更严,首付资金证明、社保证明等有手续要求,贷款经理也倾向于投放首套房贷。”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二手房近两个月平均每周网签只有1000套左右。当前市场已开始进入买卖双方的博弈阶段。
近年来,深圳连续收紧楼市政策。包括2020年“715”新政、“新八条”细则、婚姻信息查询机制等。今年以来,深圳、成都、宁波、东莞、无锡等地纷纷对二手房市场进行调控。2月,深圳住建局宣布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并首次发布深圳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
房贷额度亦趋紧
除按揭贷款利率上浮,房贷额度亦趋紧。
多位资金中介、银行客户经理反馈称,广深地区贷款额度较为紧张,排队等候时间一般至少1-2个月。一位广州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近期拍卖贷等涉房贷款均已暂停。有大行要求所有二手住房贷款在提审前必须做首期款的资金托管。外地户籍客户需提供1年公积金或社保证明,或满1年居住征信证明。首付款提供直系亲属转入账户的近半年流水。首期来源追查到底,不接受现金存入。
从数据看,根据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数据,2021年一季度,深圳市人民币贷款增加3601.07亿元,同比多增443.16亿元。其中,以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056.73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952.61亿元。
除严控二套房,深圳正在加大首套房供给。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了深圳市第二季度计划入市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项目预告,二季度深圳将有36个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项目入市,其中住宅项目28个。4月25日公布实施的《深圳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2021年深圳居住用地供应创历史新高,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总量1130公顷,为落实“房住不炒、住有宜居”精神,缓解住房供给压力,深圳今年将持续发力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计划供应总量的32.1%,较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环比均有上涨。一手房数据来看,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1%、0.2%、0.3%、0.1%。二手房方面,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环比涨幅分别为1.4%、1.4%、1.1%、0.4%。
不过,“五一”假期楼市成交不及预期。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大部分城市楼市成交热度不高。4月以来,全国范围内楼市调控政策频发。调控升级,楼市有所降温。其中,小长假前4天,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分别为71套、72套、33套和44套,北京地区前4天仅成交40套新建住宅。截至目前,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成都、西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南昌等城市已被住建部约谈督导。
深圳715政策是哪一年
2020年7月15日。“715新政”是2020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7月15日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全称是《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深圳楼市打新规则再变 利好真刚需家庭
去年,深圳的新房市场成为全国市场热议的话题,特别是一些与周边二手房存在明显价差且处于深圳市场热炒的西部片区新房,代持等乱象也成为热搜,深圳相关部门多次出手整顿新房市场,打新规则也不断变化。
3月2日,位于深圳罗湖区的缙山府和笋岗中心万象华府发布销售公示。记者发现,这一次的积分条件非常严格。销售方案显示,项目将采取新的积分规则确认入围名单,包括在深购房情况、户籍情况、社保/个税缴纳情况、子女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10年内(含)在深无住房转让记录且现名下无房可积40分;2~10年内(含2年)在深有住房转让记录且现名下无房仅可积20分;2年内在深有住房转让记录且现名下无房仅可积10分。
在市场人士看来,按照最新的积分规则,深圳“打新”规则再次发生改变,没有住房转让记录的无房“刚需”优势明显。过去社保年限高,积分入围的可能性就高,现在也不止拼社保,社保时间长但卖房打新的“漏洞”被堵上。
去年深圳“715”楼市调控新政指出,加强热点楼盘销售管理,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优先满足无房居民家庭购房需求的原则。尽管市场调控趋严,但深圳购房者对性价比较高的新房项目关注度依旧很高,甚至出现“代持”等乱象,引来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去年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学凡曾就代持炒房乱象进行回应。此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对涉嫌违规申购南山区某“ 网红盘”的多名人员进行惩戒,包括暂停相关人员使用深圳市购房意向登记系统以及合同网签系统;暂停相关人员在深圳市购买、承租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资格;已在公共住房轮候名单内的,冻结其轮候资格;暂停相关人员在深圳市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
今年年初,深圳7个新盘同时推出实属罕见。不过,“七选一”的规则加之审查趋严,让一些打新客开始有些担忧。深圳对新房项目的调控集中火力在审查购房者的资格上,除了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统一启用“购房意向登记系统”,还规定房企、房地产经纪机构可以会同有关商业银行对购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户籍、婚姻状况及家庭成员证明材料;社会保险或个税清单材料;收入证明、征信报告、购房款来源以及近一年及以上的银行流水单等购房资格信息进行严格核查。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房积分的新政是从上海学来的,说明政策越来越精细化,这代表着楼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城一策的落地。“大家要注意的是,最近半年内关于户籍落户满三年才能买房、关于二手房指导价、关于无房优先、关于积分摇号、打击经营贷等在深圳、上海等热点城市落地,这都是楼市交易规则越来越复杂的信号。复杂的背后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一定是相对的正义,相对正义的背后逻辑就是,打击通过钻漏洞就可以获得资格,通过短线快持赢得收益。”
日前,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深圳2020年度房地产管理工作数据盘点》。数据显示,为缓解深圳市住房供应紧张局面,2020年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共完成新开工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160%。此外,2021年第一季度深圳全市预计入市商品住房及商务公寓项目20个,建筑面积94.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92.5万平方米,约8900套。
个人住房贷款额度收紧? 深圳房贷未现明显变化
“三道红线”已让房企直呼彻底改变房地产的行业规则。这时,居民个人房贷也收紧呢?
市场消息指出,有大行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可能是30%左右。目前,正值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这个消息或许意味着,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可能在房贷额度方面面临紧张的情况。不过,这个消息还没有出现任何官方文件。
针对这个消息,记者采访了多位深圳大型银行的个贷经理,绝大多数个贷经理均表示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目前房贷发放依旧正常,没有明显变化。也有银行个贷经理表示,不管是预警线还是银行的自律组织,针对房贷的管控其实一直存在。
房贷规模和利率的变化,时刻牵动着刚需一族的神经。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重点36城9月平均放款周期为39天,环比延长1天,房贷平均放款周期拉长的城市数量由13个增加至18个,其中深圳在“7·15”楼市调控加码后,平均放款周期已连续3个月持续延长,9月为43天,是2019年以来月度最大值。
机构发布的今年二季度全国房地产贷款报告指出,银行对于个人按揭贷款的投放力度明显增大,虽然有助于促进楼市复苏,但客观上也使得相关金融风险增大。今年下半年,贷款投向或有“收一收”的可能,以吻合房住不炒的导向。实际上今年前7月全国至少有12个重要政策或措施出台,较好地管控了房贷风险,后续预计贷款政策会有所收紧,尤其是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
深圳楼市715政策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深圳房子715新政、深圳楼市715政策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