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区别
生源地 贷款 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机构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直接向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直接向本校的学生资助部门申请。
2、贷款发放机构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机构多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各地分支机构,也有地方银行的参与。而国家助学贷款则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招投标中标的银行中选择一家银行发放。
3、还款人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要用本人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信息办理手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是联合借款人,由双方共同还款。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在高校申请。申请时是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所以还款人是本人。
4、是否经由学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银行直接面向学生,属于信用贷款,不需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需学校每年在网上进行学年鉴定,并由学校出具未在学校贷款的证明才能回乡申请下一学年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否需要学校配合出具相关证明根据该金融机构当年政策确定。
国家助学贷款由学校负责联络合作银行前往高校进行政策宣讲,学校一般会组织银行、贷款签约学生双方集中办理贷款申请手续。
5、贷款年限
国家开发银行办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一学年一贷,部分金融机构办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可一贷多个学年。国家助学贷款一般可一贷多个学年,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选择一贷四年或一贷三年等。
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区别
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区别如下:
1.生源地助学贷款是由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负责开展的;高校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和教育部门联合高校开展的。
2.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话,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的;而要办理高校助学贷款的话,则是向学校的学生资助中心提出申请。
其实二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二者在学生在校期间都是由国家贴息的,所以都属于国家助学贷款。简单来说,在户籍所在地申请的助学贷款就是生源地助学贷款,而在就读高校办理的就是高校助学贷款。
客户若要办理生源地贷款,那在新学期开始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出贷款申请即可。所在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会进行资格审查,再上交给银行负责最终审批和发放贷款。
而若要办理高校助学贷款,那就在新学年开学后,通过学校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就行。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整理好资料,就会提交给经办银行进行审批。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规定如下:
1.申请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③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④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⑤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2. 办理程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
3. 贷款金额:
借款人每学年申请的贷款金额有定额。
4. 贷款利息: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
5. 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其中,在校生按剩余学习年限加10年确定。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学生在校及毕业后两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的区别
高效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是助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两种主要的资助形式,也是目前各个高校都会选择采用的两种方式。 那高校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有哪些区别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办理的程序不一样,高校贷款是学生入校之后申请办理,生源地贷款则是在学生入校前办理。 高校贷款全称就是国家助学贷款,那么在高校里面进行贷款的程序就是学生在入学以后,提交相关的申请资料,由学校的学生资助部门初步审核学生的有关信息,然后再批量提交到省一级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在省一级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之后,再提交到国家助学贷款的承办银行去进行审批,一般来说这一个贷款是在学生入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办理完成。 而生源地贷款则完全不一样,生源地贷款是学生在办理入学手续以前,在家乡来进行办理的一项国家助学贷款。 他一般是凭借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申请,一般是县一级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来审核。 经过县一级的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无误以后,就提交到相关的承办银行来发放贷款,一般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理手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因为他办理的手续不是很复杂,办理资料要求也不是很多,仅仅就是贷款学生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录取通知书,还有高校生源地贷款的申请表等相关的手续就可以办理完成。 办理完成之后,生源地贷款还需要学校签署回执,等学生开学之后学生拿着生源地贷款的一个通知去填写,确认学生确实是读书了,然后学生再将这个回执单寄回县一级学生资助中心,这个款就可以放下来了。 一般办理的时限比较短,大概也就前前后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全面办理完成,所以相对而言,生源地贷款办理的程序比较简单。 二是贷款的额度不一样,高校贷款额度相对比较高,而生源地贷款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贷款的额度总体上来讲要比高校贷款低。 这是由于高校助学贷款是全国通用的一个标准,不管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大家的贷款额度都是差不多。 但是生源地贷款不一样,由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有的地方可能每一年可能少一点,有的地方经济发达可能多一些,各地的贷款额度不太一样。 所以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都不同,还有就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而不同,有的专业可能收费比较高,那贷款的额度相应也会增加,而有的民办学校他的学费收费平均都是3万元以上,那有可能只有高校贷款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而生源地贷款可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因此贷款额度的区别,也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所在。 三是还款的时限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高校贷款要求毕业后两年还清,生源地贷款要求还清的时间比高校贷款长。 因此,还款时限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两者有很大区别,也就是免息期不一样。 虽然大家都是在校内读书的时候利息免费,但是到了最后还款的时候,却还是有一点不一样,这也是他们的差别所在。
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有什么区别
申请材料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材料有贫困证明、两个高校见证老师的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身份证复印件(老生还需要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生源地助学贷款材料有贫困证明、录取通知书、学校交费通知单、交费卡,以及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还要提供担保人或有效资产抵押、信用户评定等证明。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有什么区别
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区别是申请机构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是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承办,同时鼓励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具体承办银行由各地财政、教育、银监部门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确定。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一样吗
国家助学 贷款 和生源地贷款不一样,生源地贷款不是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通常直接向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贷款申请,而国家助学贷款一般在学校提出。
区别一:申请机构不同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以直接向学校的学生资助部门申请,而生源地贷款,则一般是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贷款申请,一般是在教育局申请,也有一些地区是去银行申请。
区别二:贷款发放机构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一般是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选定固定的银行发放,而生源地贷款的放款方则多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各地分行,不少地区还有地方银行的参与,放款机构更多。
区别三:发放形式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一次完成,贷款金额分期发放,学生在申请时可以跟银行借多个学年的贷款,每年都可以拿到钱,不需要每年都申请,而生源地贷款需要每年申请,按照年度申请,通过审批后再发放。
区别四:还款人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人为学生本人,目前在毕业后有五年的还本宽限期,这期间只需要还贷款的利息,还款压力比较小,生源地贷款的还款人为学生与家长,是一起承担还本付款责任的。
区别五:申请条件不同
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更高,民办高校和职业学校申请有一定难度,生源地贷款申请条件相对宽松,办理也更方便。
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有冲突吗?、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