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法人企业中能在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企业最后多少家
大约368家企业
广东金融业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海平表示,2021年,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058亿元,是2012年的3倍,比2017年增长50%,占GDP的比重达到9%,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9.8%,金融业已经成为广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过去十年,广东金融业实现了三个“1万亿”——国内首个实现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年度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突破1万亿元、“险资入粤”投资金额突破1万亿元。广东信贷规模更是已20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2021年末贷款余额22.2万亿元,占全国的1/9。
论总量,广东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大省,“双区”建设号角的吹响,为广东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金融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广东金融强省建设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揭牌,粤港澳大湾区再添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常清认为:“在广州设立广期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对大湾区总体规划的布局。”
各类金融及类金融业态云集广东,是对广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区”建设的坚定“看多”。
2019年6月,国内首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开业。开业仪式上,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圳设立理财子公司,是建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十年来,建信理财、华农保险、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落户”广东;内地首家港资消费金融公司、首家港资控股基金管理公司、首家全牌照港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选择在广东“扎根”。
如今的南粤大地,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完善,“金融强省”正从理想照进现实。过去十年,广东金融机构总资产增加18.7万亿元,法人金融机构增加105家,其中银行保险业增加40家,证券基金期货业增加65家。
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广东已然成为全球金融机构投资的新高地。近年来,广东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广东引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险资入粤”投资便是一个生动注脚。正如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所言:“广东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保险资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发布时,保险资金在粤投资规模尚不足1万亿元,到今年6月底,“险资入粤”投资已达1.76万亿元。望采纳,谢谢
广东:压降房地产贷款 重点投向制造业
新华社广州10月14日电(记者孟盈如)记者日前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广东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截至9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区(不含深圳)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首套房占比超过90%,住房租赁市场贷款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针对实体经济,广东对重点制造业领域信贷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截至9月末,广东辖区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同比增长17.1%。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小企业办大事,金融助力不可少。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各项贷款余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9.8万户,同比增长11.5%。
广东继续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广东辖内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超过30%,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62%。
2020年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比6.17%,终于开始上升了
本文是2020年经济回顾的最后一篇,讲述的是2020年银行经营风格的整体转变。这种转变不光是商业银行层面,包括央行层面,都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定会深刻的影响202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
我这里首先给出的,是银行贷款投向数据,注意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2020年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比,终于开始上升了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2019年为 5.80% ,到2020年提升到 6.17% 。这是近10年来,首次制造业贷款占比提升。要知道我大中国一直到2018年贸易战才被美国人打醒,终于开始意识到制造业才是王道,靠金融投机和地产开发,是没法在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立足的。然而想要当即改弦更张,促使资金从金融和地产领域流向制造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2019年的制造业贷款占比继续萎缩,这就是金融运行上的惯性。
对这种惯性,我大中国的顶层当然是忍无可忍,尤其是在2020年初新冠管制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嗷嗷待哺,再不动用强力手段,把资金推向实业领域,去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制造企业,那我大中国经济真的就撑不下去了。于是,2020年3月,中信银行孙行长,就被推向了前台,成为了反面典型。
注意上面被标红的那段话,“ 严重违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 ”,各位,不把钱贷给制造业,甚至都可以构成足以让中纪委介入的刑事犯罪,这种动作当场就震惊了全国所有的金融从业人士。整个金融圈都开始转向,从看不起制造业老板,到求着制造业老板贷款,贷少一点还不乐意,哭着喊着甚至倒过来给这些老板送礼,就希望能多贷一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贷款占比,终于出现了极为难得的上升趋势。在贷款余额的绝对值上,制造业贷款余额从2019年的9.2万亿上升到11.0万亿,绝对值增加 1.8万亿 ,增幅 19.6% ,创下了史上最高增幅,此前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年增幅只在3-7%之间,实在是没脸见人。这1.8万亿的制造业贷款增量,占总贷款增量19.8万亿的比值,达到了 9.1% ,更是令人震惊的占比,几乎每10块钱的贷款,就有一块钱给了制造业,而2019年这个比值只有可怜的 3.6% 而已。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就是2020年,银行真正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占比,从2019年的 23.26% ,提升到了2020年的 23.93%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绝对值增加了 5.8万亿 ,远远超过此前3-4万亿的年增量。
各位,你们必须清晰的意识到一件事:银行不愿意借钱给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是有原因的。根据各大银行的年报数据,从2010-2019年,制造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坏账率,普遍都在 5-7% 之间,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坏账率了。而房地产类型的贷款(包括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则普遍低于 1% 。即便是风险程度较高的三农贷款,坏账率也只有 2% 左右。银行的规矩是,坏账需要追踪放贷审批链条上所有人的责任,而且是终身责任。相比较而言,当然没人愿意去放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贷款。时间进入2020年,全球大封闭,不给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输血就会死。欧美的玩法是政府直接给经营困难的企业和生活无着的个人发现金补贴,我大中国不执行这种现金补贴政策,采取了间接的方式:以最大的政策压力,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业的贷款。这其实就是 由银行代替政府,承担了补贴实业的责任 。
这种补贴的结果,当然就是银行业的坏账率在2020年显著上升,而利润显著下降。现在各大银行的全年年报数据还没出,不过前三季度的季报数据已经很清晰了。举例,2020前三季度,工商银行的利润同比下降 9.15 %,农行下降了 8.49% ,中行下降 8.69% ,建行下降 8.66% ,毫无疑问,这就是承担了补贴实业责任之后的结果。
考虑到银行这一波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是基于强大的政策压力之下的结果,审批和风控把关必然偏松,可以想见坏账率必然超过传统的5-7%的区间,我们就假定10%吧,这已经算是相对保守的估算。5.8万亿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余额 10%= 5800亿 。这意味着银行业将会在2021年,面临扑面而来的5800亿的新增坏账风险。这还没算不属于小微企业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带来的新增坏账风险。合起来估算的话,怎么也超过 六千亿 了。
关键是,银行对实业的补贴,并没有在2020年结束。新冠疫苗估计要到2021年7、8月份才能普及使用,这意味着银行业在2021年大部分时间里,依然要代替政府承担补贴责任。也就是说,银行业的坏账风险还要进一步放大。当然了,对此我个人其实是喜闻乐见的。银行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了,现在也该到了银行反哺实业的阶段了。哪怕是银行业整体陷入零利润的境地,也是应该的,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我唯一的提议是:对于这两年放出去的实业贷款,只要审批链上的同志们没有涉及个人利益,那么就不要追究个人的坏账责任了。这也算是对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承担了实业补贴责任的一点小小的政治保护吧。
农发行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签约金额超400亿元,这数据说明了什么?
农发行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签约金额超400亿元,这数据说明了什么首先是说明了农发行正在提升自身对于市场的扶持力度,其次就是央行正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者就是经济市场的投资需求在扩大,另外就是制造业朝着一个稳步增长的方向在发展,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农发行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签约金额超400亿元,这数据说明了什么。
一、说明了农发行正在提升自身对于市场的扶持力度
首先就是说明了农发行正在提升自身对于市场的扶持力度 ,对于农发行而言之所以要提升自身对于市场的扶持力度主要就是经济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才可以更好的完善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央行正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其次就是央行正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央行而言之所以会准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就是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投资方向,并且很多人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
三、经济市场的投资需求在扩大
再者就是经济市场的投资需求在扩大 ,对于经济市场的投资需求而言之所以会不断的扩大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整体的发展效率,并且经济市场整体的发展质量正在朝着一个高质量的方向前进。
四、制造业朝着一个稳步增长的方向在发展
另外就是制造业朝着一个稳步增长的方向在发展 ,对于制造业而言之所以应该稳步提升整体的发展质量,并且正在加强多渠道的转型主要就是为了迎合市场的多方面需求。
制造业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自身的转型意识才可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国家开发银行: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1100亿元,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八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1万亿元,这组数据能够说明很多情况。据了解,在今年一月份到八月份国家开发银行给制造业贷款发放3300亿元,而八月末该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去年增长了15.8%,这也说明我国制造业在不断发展,并且速度十分快,制造业也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助力制造业发展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大推动作用。
1.这一数据说明了我国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能够得到稳定发展,并且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让人满意
我国的制造业处于新格局之下,特别是一些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更应该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我国制造业更应该带领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也是我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制造业更应该带动就业,基础产业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主力。
2.这一数据说明我国新兴制造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新格局之下,我国的新兴制造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特别是一些新能源领域人工智能领域,都能有很多令人满意的成果。特别是对于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制造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制造业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要利用新兴制造产业的力量,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容松懈。
3.这一数据同样说明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都要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不断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制造业的重点领域要大力支持,薄弱环节一定要努力克服,增加我国制造业研发的投入资金,加大研发强度,巩固提升产业链。
广州制造业贷款数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0年广东制造业、广州制造业贷款数据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