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国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上升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在信贷投放方面,要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为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配足融资,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从规模余额数据看,中长期贷款占比有较大提高。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7月底,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境内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37.25万元,占金融机构本外币境内贷款余额的65.87%,比2011年底的42.3%提高23.57个百分点。从新增规模数据看,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较高。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1-7月,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境内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加8.15万亿元,占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加额的57.77%。从不同领域看,中长期贷款同比都保持较高增速。以工业为例,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领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2%,其中轻、重工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7.4%、20.2%,制造业领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2022年3月底,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领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可见,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投放中长期贷款较多,在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中长期贷款向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领域投放较多。
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看,金融机构需要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整体来看,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经济恢复的基础需要稳固。在需求总体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稳定需求、稳定经济恢复基础。
就长远发展来看,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大规模投资,尤其需要中长期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第四次全球制造业大迁移的机会,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我国贷款总额增长率
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此外,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广义货币增长12.1%,狭义货币增长6.4%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847亿元。
贷款规模增长率
增速百分之10.3。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截止2023年3月6日,贷款规模增长率增速百分之10.3。
信贷规模又称贷款规模,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时期货币政策目标而事先确定的控制银行贷款的指标。
关于银行存贷款增长率和银行存贷款增长率计算公式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