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金谷农商银行董事长刘建强为何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8年8月11日,经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指定,巴彦淖尔市纪委监委对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扩展资料:
2017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内蒙古总商会第十二届副会长。
2017年7月,提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总商会兼职副会长。
原任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内蒙古光彩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政协委员。内蒙古总商会第十二届副会长。
据悉,2015年,刘建强还被评选为呼和浩特市“年度经济人物”获奖人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建强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对策?
当然是因为特殊体制问题。
农村信用社最早归属人民银行,之后委托农业银行代管,九十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归属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管理。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农村信用社本是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本地企业,居民,政府参股。这样的体制之下,想要发展就是空话。甚至管理都很难,大量不良贷款甚至呆坏账至今还在制约发展。
说不好听的,当时农村信用社主任把公章装在包里,走到哪就贷到哪。
这是问题一,制度无法落实,监管缺位。
此外,由于资本薄弱,历年呆账甚至八十年代的死账都还挂着,无法用利润冲减核销导致呆坏账始终拖累发展。
新世纪开始,信用社合并为县联合社,初步具备抗风险能力,2010年后基本成立地市农村商业银行,到此,因涉及人员与纳税问题,省级农商银行无法推进。目前,重点城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比较加速,但原始资本与呆账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农商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多数是领导层的责任,领导不担当责任,逃避问题,管理体制不合规,上层监督机制缺失,对大额不良贷款不能严格追责,让无能无德之人继续担任领导,造成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产生
信贷员形成的不良一笔才几万元,高层放一笔形成不良就上百万,上千万,甚至几千万,顶多少信贷员!追责只追放几万的信贷员,又扣工资绩效的,高层给造成的损失,让职工用减工资来补偿,什么管理方法,咋不追责,相反高层工资太高了!高层给信贷员下不良清收任务,几千几千的收顶用吗!美其名日考核,大额却收不上来,完全高管的问题,都会推责,保官位,让员工顶罪名,买单。
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立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而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的时间更早,建国初期就成立了,他开始只是农民入股的资金互助组织,逐步发展成农村信用合作社。后接受农业银行领导并和农业银行合署办公,1995年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家,在县级成立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来领导各乡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但由于新成立的县联社领导经验不足,加上个别高管个人能力和素质不高,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即使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并没有认真执行,致使各信用社各自为政,特别是一些乡镇信用社的主任和信贷人员有章不循,发放了大量的人情贷款,冒名贷款,跨区贷款,厽户贷款,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迅速恶化,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有的信用社己经到了破产的边缘。痛失了10几年的发展机遇期,后成立了省联社来领导各县市农联社,并逐步改制成立农商行,并实行了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三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各项业务才逐步走上正轨,和其他银行相比,各项业务发展显现了后来之上之势。但由于 历史 包袱较重,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制约着农商行的发展。清收不良贷款,己经是农商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农商行都成立资产保全部,抽调精干力量,专门保全和催收不良贷款,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收到更好的效果,必须多措并举。首先要加大对清收不良贷款的奖励力度,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功人员进行重奖,形成全员清收不良贷款的氛围。第二加大诉讼力度,做到能诉尽诉,不留死角。不能让欠贷户有任何幻想,促使他们尽快还贷。第三动员 社会 力量参与清收,并且加大宣传为度,使人人懂得:守信光荣,失信可耻。重塑农村的信用体系。总之,农商行在支持和服务"三农"的同时,一定要严控金融风险,这样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强。
不良贷款的产生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农商行贷款利率高,授信额度小,好多优质的客户都不选择来农商行贷款,所以才会贷款质量差。
农商银行也就是信用社:也是一个没有人疼,但多人扒皮的银行,放的都是农民的小额贷款,历经70年发展,形成的不良无法化转,国有银行有资产公司化转,不管怎样改也到无法生存之地,不良消化不了,贷款投放受限,有钱不能放,必死
造成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有多种原因吧,也许是发达乡镇的企业不良贷款多,有些发达乡镇办企业的人多贷款规模也就大了,凡事发达乡镇多年过后,有的可能就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一家支行贷款规模十二个亿,这其中有的企业是真的需要借银行资金周转是诚信企业,而还有的少数企业贷款大户是团队包装,先征用土地然后宏伟规画,出钱捞政治资本成为企业家,最后导致各家银行有贷款,欠银行十万贷款户尊敬银行,贷款户贷一百万按时给贷款利息,贷款上千万也许此人架子大了,贷款上亿特别是各家银行贷款上亿,就是银行的老祖宗了,当初出面帮贷款打招呼的牵线部门领导人,还有发放贷款签字决策者都巳经华丽转身,而贷款大户已经走下坡路,现任支行行长想去收贷款利息太难了,有时企业老板多寻找不到他们的人。
有的地方总行领导不愿去做恶人去出面协调做工作,如果地方总行领导出面与政府协调把不良贷款盘活起来基层支行行长压力就好少一点,凡事企业贷款规模在各家银行超过上亿的这些老板有的少数人可以左右一切了,如果上门追要贷款利息,可以让基层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吃不完兜着走。因贷款不是现任支行行长发放的,一些曾经发放贷款的人从中还想做好人,而总行有些领导也不敢得罪贷款大户,但如果月底报表完成不了收贷款利息任务还要扣职工与基层负责任的绩效考核工资。
像有些农商银行贷款利息清收不回来,有的企业他们在多是在各家银行的贷款大户现如今都是银行的老祖宗,有些农商银行这有让监事长刘某出面清收不良贷款,他才知道在一线工作的员工有多不容易与无奈,才能理解一个为清收不良贷款想月底多收贷款利息而耽误看病倒下的凄凉的人生。也就不会对待一位丈夫为了月底多清收不良贷款而耽误了看病在病倒早一天还在工作,他一五一六年可多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工作逛出了名历年多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是全行的学习标兵,进农商银行三十三年啊!
当我走进监事长办公室他为什么要那么冷漠,看到他的人心多发寒颤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人走茶凉也太快了吧?你对得起员工家属吗?你这样做也寒了其他人的心,为农商银行卖命的工作为了清收不良贷款甚至搭上一条命,在有些领导眼里无所谓有好做人情重新提拨一位中层领导。今后谁还愿意为农商银行卖命去清收不良贷款?现在吃金融饭压力大!
人生幽默了我,我这辈子还能得遗产还是自己深爱的丈夫的遗产,这也许是世上最可悲的遗产,签字的时候眼泪滴在文件上手颤抖的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况且现在我巳变为拥有农商银行的自然股权人,你这么冷漠也对不起你自己的身份啊!
农商银行光荣传统就是热心肠去优质服务去拓展业务做工作,农商银行老员工都爱岗敬业优质服务取得了好的业绩,对外热情对待自己员工是否也应该礼貌接待?我知道自己没用丈夫去天堂有些手续过了二年才去办理,因我不能走进农商银行总行的大门,看到他们穿的制服就会想起丈夫,感谢农商银行总行有些员工一边帮我办理有关手续一边抹泪,有的还为我泡茶递纸巾谢谢这些我丈夫曾经的同事!她们多很友善为我办有关手续,在此谢谢了[祈祷]
产生不良的原因是因为高息贷款,无法进行还债。应减少或降低利息成本,诚信在先才有预防风险的措施
挪用其他储户资金补窟窿。
武汉农商行因向老赖放贷等21宗罪被罚千万 净利润连续2年下滑
日前,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公布一则批复,同意武汉农商行注册资本由约47.41亿元增资至约48.6亿元,增资约1.19亿,增幅2.5%。
近年来,武汉农商行增资动作频频。早在2014年,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之后,几乎每隔一年,武汉农商行的注册资本便会变更一次,六年不到时间,该行已增资约7次,每次增资幅度在2.25%-4%之间。
频繁增资补血的背后,事实上是武汉农商行业绩的不尽人意,其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连续两年为负。另外,该行近期还暴露出严重的内控治理问题,因此,其一下收到监管开出的近千万元罚单。
因向“老赖”放贷等21宗罪 被罚近千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批复同意武汉农商行变更注册资本的当天,湖北银保监局也对该行开出了合计金额高达937.86万元的大额罚单,剑指该行“21宗罪”。
据处罚信息显示,武汉农商行存在的违法违规事实包括:
1、未按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关联交易情况报告;
2、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3、重大关联交易未按要求进行审批;
4、超授信额度且违规审批发放贷款;
5、贷前调查不尽职致使贷款形成损失核销;
6、内部问责不及时;
7、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
8、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9、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回流借款人;
10、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用于购买本行理财产品;
11、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以贷收息;
12、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抵押物长期悬空;
13、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向失信被执行人发放贷款;
14、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债务融资;
15、未严格执行受托支付;
16、违规发放贷款用于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
17、办理承兑汇票业务中对贸易背景审查不严形成垫款;
18、未按企业划型标准将多家企业划分为小微型企业,虚增小微企业贷款;
19、同业存放款项违规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
20、违规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
21、经营债券不审慎。
可以看出,在上述“21宗罪”中,与发放贷款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多达13条。其中,大部分都涉及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前调查不尽职等违规行为,比如较为罕见的是该行还存在向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发放贷款的情形。
湖北银保监局表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武汉农商行罚款771.4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66.43万元,合计罚没金额937.86万元。
除此之外,湖北银保监局还对于涉及上述21宗违法违规行为的14位责任人,给予警告的处罚决定。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房地产贷款为第一大贷款
除了信贷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之外,近年来武汉农商行的业绩情况也不容乐观。
今年7月底,在年报季过后3个月,武汉农商行2019年年报终于姗姗来迟。从迟来的年报可以看出,该行去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未完成2018年年报中定下的预期目标。
年报显示,2019年,武汉农商行营业收入74.84亿,同比下滑4.43%;净利润17.04亿(2018年年报中预期2019年实现净利润26亿),同比下滑近三成。该行解释称,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原因为利息净收入下降、资产减值损失上升。
数据显示,该行去年的利息净收入为39.64亿,同比减少12.84%;资产减值损失27.10亿元,同比增长20.82%。
事实上,从历年业绩情况来看,武汉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也均不理想。
2015年时,该行营业收入的增速便为负数,净利润增速也仅为1.13%。此后两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虽均有增长,但增长幅度均不大。2017年开始,武汉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便开始下行,净利润也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该行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连续连年为负。2018年、2019年,该行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370.66亿、-66.62亿。
祸不单行,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武汉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
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武汉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5%、1.79%、1.93%、2.29%、3.62%,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2.85%,但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商业银行1.86%的平均水平。
资产质量下行的背后,或许与该行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贷款比重较大有关。
据其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武汉农商行总资产2856.13亿元,同比增长13.04%;贷款总额1468.31亿元,同比增长12.80%。其中,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已取代2018年年报中的批发及零售业贷款,成为武汉农商行的第一大贷款。
数据显示,2019年,该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96.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28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13.03%;排在第三的建筑业贷款余额为190.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5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12.59%。
房地产贷款和建筑业贷款合计占比达25.62%,超过武汉农商行总贷款的四分之一。
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相关产业贷款资金的监管力度日益趋严,而且房地产行业易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由此带来的信贷质量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农商行是国务院、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副省级省会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09年9月9日。截至目前,该行拥有200余网点,遍布武汉城乡各地,其先后在湖北省内设立了咸宁分行、宜昌分行、黄冈分行,还在江苏、广东、云南、海南、湖北、广西等六省设立47家村镇银行。
金谷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建议、金谷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案例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