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8家银行均因贷款管理问题遭银保监局重罚
12月24日,江苏银保监局发布了20张关于银行的罚单,涉及到江苏8家银行。他们均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罚,其中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流向股市、房市,违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银行业贷款资金管理问题的管控,但还有一些银行存在侥幸心理,不予以重视,并以身犯险,终遭处罚。
江苏8家银行均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罚
8家银行分别是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常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其中被罚款最多的是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被罚款150万元;其次是招商银行盐城支行,被罚款85万元。
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因以贷转存、虚增存贷款规模;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行为,遭银保监局罚款150万元,3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其中2名被罚款10万元,1名被罚款8万元。
招商银行盐城支行因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入楼市,授信资金用途管理不到位问题,遭银保监局开具3张罚单,罚款85万元,2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其中1名被罚款5万元。
华夏银行镇江支行因贷后检查监督不到位导致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被挪用,遭银保监局罚款80万元。
常熟银行因部分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遭银保监局罚款75万元,4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均被罚款5万元。
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因贷款"三查"及贷后管理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遭银保监局罚款70万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镇江市分行因未有效监督贷款使用情况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作购房首付款,向购买主体结构未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遭银保监局罚款55万元。
渤海银行盐城分行因营业部负责人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实际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责,贷款资金用途审查不严格,遭银保监局罚款55万元,2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并均被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盐城分行因个人信用贷款资金流入股市遭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1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
相关政策规范银行资金管理行为
国家监管局严格规定银行贷款资金需要用于合法途径,不得进行炒房、炒股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2020年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就贷款管理问题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国家监管部门为起到对银行业的警示作用,针对此次8家银行因贷款管理不当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较以往加大了对银行的处罚力度。
在我国监管部门从严治理银行业贷款管理的环境下,各个银行都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银行业良性发展。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违者有什么处罚?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违规者将被银行提前收回。
财联社记者今日从北、上、深三地的多家银行了解到,各地自春节之后,一直在严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问题。受访银行相关人士均表示,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被挪用至“两市”,将被银行提前收回。
业内人士称,此举对于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两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两市”健康平稳发展。业内律师称,若信贷资金被挪用,银行可提前收回;而若致使银行受到损失的,可涉嫌骗贷罪,甚至贷款诈骗罪。
扩展资料:
多家银行因为贷款问题被罚
例如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因突击发放短期贷款冲时点被罚款30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大连红旗支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贷款资金回流用于偿还贷款被罚20万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托克托县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未对抵押物及抵押登记证明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被罚50万元。
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贷款资金流入客户经理他行账户被罚50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紫阳县支行被罚原因则较为特殊,其由于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搭售保险,被监管处以15万元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映象新闻-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违规者将被银行提前收回
银行贷款入股市被查出会怎样?
银行贷款入股市不会怎么样,不是违法贷款就没影响。
银行放款后的资金本来就是属于个人自己理财处置,因为贷款并不是无息贷款,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是需要支付贷款利息。所以只要你能定时定期偿还贷款即可,如果不能偿还贷款,银行有权起诉至法院,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权。
通常情况下,银行要求借款人具有二代身份证、稳定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对借款人的收入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一般会要求借款人月均收入不低于4000元。
在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后,银行审核通过就可以申请到月收入的5-8倍的贷款,即: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平安银行新一贷贷款。
扩展资料:
贷款方式
1、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技巧: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要讲究信誉。 要写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突出项目特点。 选择合适的贷款时机。 取得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支持。
2、创业贷款
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银行认可有效担保后而发放的一种专项贷款。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偿还能力,最高可获得单笔50万元的贷款支持。
3、抵押贷款
对于需要创业的人来说,可以灵活地将个人消费贷款用于创业。抵押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的70%,贷款最高限额为30万元。如果创业需要购置沿街商业房,可以拟购房子作抵押,向银行申请商用房贷款,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拟购商业用房评估价值的6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贷款
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 监管出手遏制消费贷“异化”
“消费贷款资金严禁进入楼市、股市等违规领域。”北京白领王丽丽(化名)近日在支取自己的个人消费贷款时,发现手机银行APP上弹出这么一句“警告”,这让本打算给老家表姐凑上几万元购房首付款的她,心里咯噔一下。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各银行在零售金融领域“攻城略地”,其中尤以消费贷、信用贷和信用卡等业务为主。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一些银行的贷款业务“异化”,出现资金流入楼市、股市等违规现象,引起银监部门警觉。浙江、北京等地及时出台相关监管文件,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防范风险。
严查资金流向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支持消费信贷发展,这与当前扩大内需、支持消费升级大环境相匹配。“银保监会也支持金融机构挖掘这一市场。但是,相关业务发展必须符合规律,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政策进行。”
在肖远企看来,近期一些信用卡透支、违约的情况较多,实际上反映出银行对信用卡透支和信用卡消费风控不严格,银行应对此加强风控。
浙江银保监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控,重申了禁止性领域:一是严禁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二是严禁流入股市、债市、金市、期市等交易市场;三是严禁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信托计划以及其它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四是严禁用于民间借贷、P2P网络借贷以及其它禁止性领域等。
北京银保监局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必要时要求客户提供发票等购物凭证,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另外,此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其中检查内容和要点包括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等。
消费贷乱象
实际上,对银行消费贷资金用途,信用卡使用等,监管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消费贷、信用贷业务出现不少乱象。
不过,上海购房者张强(化名)此前在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就差点因为消费贷资金去向不明被银行拒贷。
“监管部门对消费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等敏感领域,一查一个准,因为后台的数据都是联网的。比如,你从A银行申请消费贷并支取,再转账给身边的亲戚B,B再转账给朋友C。无论这笔资金有多少人经手,对这个‘资金闭环’,监管后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最后资金用于购房等,哪怕不是你自己购房,而是借给他人购房,此类行为都属于违规,相关银行都会被从重处罚。”一家国有大行浙江地区支行负责人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因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银监部门对一些银行频开“罚单”。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对可疑交易应立即查清,加大处罚力度,对所有放贷机构都一视同仁。
警惕业务风险
专家认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风险,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动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坚决堵住各种漏洞。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消费贷资产质量恶化迹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认为,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于信用卡消费贷带动,这可能与银行为“抢客户”降低门槛相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浙江银保监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为其提供资金放贷。肖飒表示:“这才是有关部门最担心的问题。如果银行将核心业务外包,就等于架空了监管体系。”
肖飒建议,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放贷机构,都要对消费贷款严格审查,不轻易放贷,金额也不宜过大。做到只对“白名单”用户进行放贷,对“黑名单”或征信有问题的用户,绝不放贷。联网制度亟待建立,对同时申请多家放贷机构用户要做到预警处理。
信贷资金违规进股市楼市 山东两银行领罚单!
(原标题:信贷资金违规进股市楼市 两银行领罚单)
4月4日,青岛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显示,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信贷资金被挪用、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90万元。这一处罚实施的时间为3月8日。
与此同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也因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被罚30万元,罚单的签发日期是2019年3月7日。
据了解,监管部门从现场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到最终开出罚单,一般要耗时两三个月。因此这两家收到罚单的违规行为很可能是今年年初所为。业内人士表示,违规行为背后的,应该是今年以来股市的走牛和楼市的回暖。
自2019年以来,A股行情迎来一波猛涨,上证指数从2440点探底回升,目前已突破3200点,两市单日总成交量也屡破万亿元,不少机构还预测A股还有很大上涨空间。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各路资金跑步入场,不排除其中也有违规流入的银行信贷资金。此外,今年多个城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出适度调整,楼市似乎开始显现回暖迹象,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现象有所抬头。
事实上,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不论楼市是热火朝天还是冰冻三尺,监管部门的要求始终都没有变,那就是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炒房炒股。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去年有超30家银行因贷款违规“涉房”,收到各地银监局开出的50余张罚单,罚金累计近千万。
进入2019年,继续有银行因此受罚。今年2月,各级银保监机构共披露160张银行业罚单,合计罚没3580万元。从违规案由来看,共有84张罚单剑指信贷业务违规,占当月披露总罚单数的一半,其中包括金融机构贷款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贷后监管不严等。3月份,各级银保监机构披露了226张银行业罚单,其中有120张与信贷业务违规相关。
个人信用贷款流入股市被查到有什么后果?
银行将收回贷款。因为根据监管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不得非法流入股市,此外,该用户名下的其他贷款或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将被取消,剩余部分的分期本金和分期手续费需要立即结算,也可能被银行列入黑名单,如果你将来想发放信用贷款,银行可能不会批准。
消息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资金有要求,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银监会禁止的生产经营和投资领域,如果借款人将托收卡与证券账户连接,则可以找到该托收卡,炒股的风险非常大,如果你粗心,就会有损失,这笔贷款无法偿还,希望你不要做这种事。
拓展资料:发行股票对公司的好处
(1) 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容易吸收投资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融资来源。
(2) 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不同规模的投资者手中,这种股权分散可以有效避免公司被少数股东控制的风险,并给予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
(3) 证券交易所在证券市场的公告以及上市公司的定期会计报表和账簿起到了广告效应,有效地扩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声誉。
(4) 主权下放和上市公司资本大众化的直接影响是大大增加了股东数量,这些大股东及其亲友自然会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客户。
(5) 我们可以赢得更多的股东。上市公司普遍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更多的股票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这有利于公共关系的改善和所有者的多元化,也加强了公司的广告宣传。
(6) 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确定。
(7) 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公开发行证券,还可以向原股东发行新股,这样,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是非常充足的。
(8) 为了鼓励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资本积累的形成,一般对上市公司给予减税和优惠待遇。
银监检查罚款贷款流入股市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银监检查罚款贷款流入股市违法吗、银监检查罚款贷款流入股市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