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查处陕西河南质押贷款案发生什么事情了?
从银监会获悉:陕西、河南银监局近日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罚104名责任人。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35名外部涉案人员。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陕西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
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案暴露出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一是贷款“三查”形同虚设。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二是押品管理严重失效。三是业务开展盲目激进。
必须要严厉惩罚!
假黄金骗贷案涉事银行被罚多少万元?
一起横跨豫陕两省涉及19家银行190亿元贷款的假黄金骗贷大案被银监会曝光。昨天,银监会披露,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罚104名责任人。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结合案件情况,陕西、河南银监局迅速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35名外部涉案人员。案发后,陕西、河南银监局积极指导督促相关机构多措并举化解风险,并启动了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据媒体此前报道,2016年5月初,潼关信合因一笔约2000万元的黄金质押贷款逾期而联系借款人张某,但张某一直未接电话。随后,潼关信合工作人员将张某堵在办公室,他借打电话机会逃脱,从此杳无音信。因为催款无果,潼关信合决定处置质押黄金,结果在处置过程中发现黄金掺假。一起横跨豫陕两省的假黄金骗贷案浮出水面。
随着陕西金融机构随后的自身盘查以及公安机关的侦查,潼关信合发现更多的质押用的是假黄金,随后西安市长安信合也发现了质押用假黄金。
据悉,这些被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假黄金,钨的含量占62%左右,黄金约占38%。金砖外表是标准金,里面则裹包着钨块。不法分子选择钨来造假,主要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钨的密度为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因此,这种以钨块为“核心”的假金砖,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此外,钨与黄金之间熔点差距很大。黄金的熔点是1064 ,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不法分子从银行收回假金砖后,只要温度达到黄金熔点,很容易将两者分离。
据报道,制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材料选购、加工、运输,以及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且核心团队成员均已离异。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最初几年,他们凭借“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黄金质押贷款投资的方式赚取上亿元,再次入场后,因金价持续走低难以抽身,只能用假黄金持续从多家银行质押骗贷,用于还清利息,最后难以为继,彻底崩盘。
据悉,陕西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其中对陕西省联社及潼关县联社等11家县级农信社联社罚款3600万元,对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1000万元,对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400万元。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8人1年至终身高管任职资格,对87人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相关机构按照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对262名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此外,陕西银监局对内部监管履职不力人员进行了执纪问责。
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工商银行对省、市、县三级分支机构48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百亿假黄金案被曝光,假黄金案件为何屡屡发生?
今年上市企业造假案件让吃瓜群众应接不暇,先是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股价大跌,然后被强制退市,今天曝出国内最大的黄金首饰制造商,武汉的金凰珠宝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不过这次的假黄金案件的涉案金额让人瞠目结舌。
据媒体报道金凰珠宝用假黄金质押融资,质押的假黄金有80吨,价值百亿,而用假黄金质押融资,也让民生信托、东莞信托、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多家信托机构被牵连,目前还有160亿未到期的融资余额。
其实假黄金案件这并非首次发生,2016年在河南灵宝市故县镇的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就以假黄金质押骗贷,涉案总金额超过百亿元。 为何监管严格的黄金市场屡屡会出现黄金造假案?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利益驱使下,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相比债券和低息货币,黄金是千百年来被市场公认的硬通货,债券和低息货币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冲击,但是黄金的自身价值稳定不变,黄金的储存量更是反映一个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项硬指标,所以很多有钱人也热衷于储备黄金。
正是因为黄金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不法分子也铤而走险,利用制造的假黄金质押融资,进一步达到自己假黄金变真钱的非法目的。
第二、造假技术以假乱真,致使检测手段无法检测
不法分子为了以假乱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曾经就有不法分子选用钨和黄金制成金砖,由于金属钨的密度与黄金极其接近,钨的密度为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
据悉掺假的金砖普通仪器无法检测,但并非没有办法检测,金属钨和黄金的熔点不同,黄金的熔点是1064℃,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所以掺假的金砖可以通过加热的办法检测,只要温度达到黄金熔点,很容易将两者分离。
然而有些银行和信托公司检测黄金的技术手段落后,以假乱真的假黄金无法第一时间检测出。
第三、监管机构监管不力
除了上述不法分子造假技术高明、检测方法落后于制假术之 外,不排除存在监管漏洞,更甚者存在非法的利益链条。
武汉金凰珠宝这家公司之前就存在债务问题,这次的假黄金质押贷款,价值百亿,多家信托机构还有160亿融资余额,如此大金额的融资行为,为何就没有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呢?
对于黄金抵押融资方面,不管是银行还是信托机构,都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对于质押物检测环节,必须对黄金先目测,后仪器分析、再水吊检测,并建立有检测记录。
武汉金凰珠宝80吨假黄金成功融资百亿现金,多家信托公司深陷其中,这背后的原因和真相不得不令人深思,相信真相迟早会露出水面。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凡是投资都会有风险存在,还请广大投资者慎重投资。
武汉金凤凰假黄金案中人保到底要不要赔偿?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公司在获得资金方面也是有多种选择。当然在资金发放的过程中,不管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对于资金的安全保障也会有严格的规定。
但是大额质押融资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像在武汉金凤凰假黄金案中,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在发现被质押的黄金是假的以后,对于具体的赔偿问题上,就出现了巨大的争议。对于这件事结合网上的信息,我个人认为人保公司需要承担8.2亿元的赔偿。
一、武汉金凰“假黄金案”最新进展
在一审中长安信托公司胜诉,判定人保武汉分公司、人保共同赔偿长安信托8.21亿元等。对于一审判决人保公司提前了上诉,在二审中陕西高院裁定驳回人保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上诉。具体内容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中有详细描述。
当然,在法律程序上这只是“假黄金案”的二审裁定。关于案件的实体审理还没有完成,二审判决也没有完成。武汉金凰“假黄金案”在法律程序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人保公司存在过失
对于这样的事,人保公司内部不存在问题是不可能的。毕竟,涉及巨大金额的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内部肯定有相应的风险控制部门对此进行审核。而“假黄金案”的出现,跟人保公司有直接的联系。
同时在保险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如果黄金的质量不符合保单的约定,由人保公司作为保险人需要对受益人即长安信托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对于黄金出现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人保公司与长安信托的理解不同。
三、人保公司需要为自己的保险负责
对于这件事,在我看来,人保公司需要对于受益人即长安信托承担赔偿责任。关于假黄金的问题,是人保公司和武汉金凤凰之间的财产纠纷。如果这样事,保险公司不同承担责任,那么对于保险公司的公信力也会出现一定的影响。
当然,最后人保公司需要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还是需要法院的最终判决。同样的,我们相信法院会有公正的判决。
各位,对于武汉金凤凰假黄金案中人保到底要不要赔偿的问题,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长安联社黄金质押贷款案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长安金融贷款公司电话、长安联社黄金质押贷款案件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