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人还房贷
1.5亿
推荐语:在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房价不断飙升的同时,也使得很多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拿出存款买房囤货,他们就是人口中令人厌恶的“炒房客”。
不过客观地来说,房地产行业如此火爆,即便是没有炒房客,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也还是一样的。
但最终来看,高房价之下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在过去高房价的背景之下,很多人不得不贷款买房,但没有足够的钱买怎么办?只能够首付房贷来凑。
除开一二线城市不说,按照现在普遍的三四线城市,购买一套房子下来最少得上百万,因此,房贷无疑是当下普通人最大的债务了。
笔者有一位朋友今年就在二线城市买了总价为2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60万,然后贷款140万,月供为7000多元,关键还贷了长达30年,他今年30岁,要还完也已经60岁了。
所以说,买房最大的压力并不是来自首付,而是每个月的贷款月供,因为长达二三十年的月供时间里,有太多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现实中也没有多少人在职场生涯中能够一帆风顺。我们发现,职场人士一般在过了35岁,找工作都会有点困难,甚至会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中国人房贷压力到底有多大?
据央行官方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总额为38.3万亿元。按照《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43.4%的城镇用户背负住房贷款,按照目前城镇居民大约2.43亿户来计算的话,那么国人承担房贷人口约有1.05亿户。
既然知道了房贷总额,又知道房贷家庭数,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计算出每个家庭平均欠下的贷款了呢?
事实上,这其中有一个数据通常被大家所忽略,因为38.3万亿贷款仅仅是本金,而房贷家庭每个月需要偿还的,则是本金+利息。
按照业内人士介绍,以个人住户房贷总额38.3万亿元本金、再结合公积金贷款以及商业贷款利率综合计算,得出最终我国个人房贷需要偿还的总额为66.8万亿左右。
这么多的钱平均给1亿家庭下来,那么每户家庭需要偿还超过60万元的房贷,这个数据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接近事实的。
那么,一个家庭平均60万的贷款,到底有多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如果拿这个收入来偿还房贷,那么平均一个人就需要花费17年时间,如果是2个人一起偿还房贷,则需要将近9年。
而且要注意的地方是,上述只是光赚钱、不吃不喝的算法,如果加上一个家庭生活支出,那么“房奴”们的实际生活是比较苦的,因为大部分的工资都要用于还房贷,生活品质必然会下降很多。
所以我们发现,当下很多国人已经没有了存钱的习惯,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在背着房贷生活,哪有多少闲钱可以放在银行吃利息呢?
除此之外,高额的房贷,也使得很多家庭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们,他们不敢生病,也最怕家人生病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因为经济上实在是负担不起。
2021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2月底,全国住房贷款余额为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从贷款类型来看,商业性住房贷款余额达到4.7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公积金住房贷款余额达到7.43万亿元,同比增长6.3%。
央行: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 较9月多增1013亿
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10月个人 住房贷款 统计数据。
据新媒体了解,2021年10月末, 个人住房贷款 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另据此前报道,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6.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当月净回笼现金781亿元。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1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9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6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83亿元。
存款方面,10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36.42万亿元,同比增长9.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29.9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10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649亿元,同比多增1.16万亿元。10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10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94.08万亿元,日均成交5.5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5%,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4.4%。
金科·源江筑
在售
参考价格: 参考均价 13000 元/㎡
楼盘 地址: 滨江新市区同济路以北、江海路以东
楼盘电话: 400-819-0093 转 964
招商银行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招商银行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2年底,住房贷款余额将达到1.2万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约10%,招行将继续加大对住房贷款的支持力度。
招行将继续实施“财富管理+房贷”和“家庭金融+房贷”的模式,继续推出多种住房贷款产品,灵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拓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客户贷款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招行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出更多政策性住房贷款产品,支持住房改造和住房租赁,拓展住房贷款渠道,支持住房消费,促进住房投资,改善住房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水平。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
住房户均贷款余额18.9万亿元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其中,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同时,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4.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7.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三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2、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一季度末,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2.1%。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信息:
1、住户贷款在总的贷款占比是35.51%左右。
2、居民杠杆率是居民部门的总负债与GDP的比值。62.1%意味着居民总债务占GDP比重超过6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居民杠杆率超过65%会影响金融稳定,目前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甚至有超过了。
居民负债主要是房贷。
央行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个百分点。
整体来说这个增速高于GDP增速,但低于以往房贷增速,主要原因:
1、目前居民负债率处于高位,再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2、楼市比较冷,房价回调,居民买房热情下降。
央行数据还显示: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末增速低3.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包含开发贷和按揭贷。最近一两年,受不时出现的房企流动性危机以及楼市入冬影响,房企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明显减少。
7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银保监会也表态: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可以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应该会得到改善,毕竟楼市太重要了,不仅涉及民生,还影响经济稳定大局。
建行、邮储、招行等多家银行个人房贷占比超标 调结构在路上
建行、邮储、招行等多家银行个人房贷占比超标,调结构在路上
零售业务一向被认为是银行业增长的压舱石、效益提升的助推器,但并不是占比越高越好。目前,不少上市银行因涉房贷款占比过高,面临着调结构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 2020年上市银行年报发现,建设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 房地产 贷款占比或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了监管要求的上限。
“个人住房贷款在不少银行中占比较高,为符合监管要求,部分银行需要调结构。但个人按揭贷款资产较为优质,若转向对公业务或信用卡业务,可能会对未来的资产状况有影响。对大型银行影响不大,但是对中小银行而言,若不具备对细分市场的专注,调结构后,会出现资产质量走差的可能。”某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建行、兴业、招行、邮储等超 “红线”
去年 12月3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新规”)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分为5档,其中,第一档为中资大型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二档为中资中型银行,包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对应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32.5%;27.5%、20%。
根据已披露年报,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超过了上限。建设银行数据显示,去年末,个人贷款和垫款 7.23万亿元,较上年增加7565.17亿元,增幅11.6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5.83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257.64亿元,增幅9.91%,占比为34.73%。
另外,邮储银行 2020年末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10.06亿元,增长13.00%,占比为34%,超过32.5%占比上限。
兴业银行年报数据显示, 2020年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3516.75亿元,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余额1.05万亿元。计算下来,兴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为26.6%,房地产贷款占比为35%,均超过20%、27.5%的“红线”。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去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1.27万亿元,占比25.35%,也已超过20%的上限规定。
今年上半年,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部分银行时发现,在办理个人 住房按揭贷款 时,一些国有大行分支行并不需要银行详细流水和亲属担保,从亲朋好友转账过来的资金也会被银行认可。而之前银行的房贷申请要求较为严格,月收入必须在月按揭贷款的 2.2倍以上,并且只认可工资卡的收入。
有分析人士认为,去年以来,零售贷款业务和对公业务受疫情冲击明显,多个零售品种贷款不良率在上升,但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较低,是优质资产,银行于是加大房贷投放。
招商银行数据显示, 2020年末,其零售贷款总体不良率为0.82%,小微贷款不良率为0.63%,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1.66%,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47%,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仅有0.3%。
截至去年末,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仅为 0.19%,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1.4%,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98%和0.99%。另外,建设银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在2020年末余额为8.36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138.85亿元,不良率达到了2.56%。
一位国有大行华北地区个贷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他所在的区域今年上半年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较去年会有减少,但幅度不会太大。当前,监管和总行比较关注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零售业务调结构
近年来,随着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增长,逐渐形成了房地产贷款存量占比较高的特点。受新规限制,一些银行开始面临调结构的难题。
“新规将限制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监管认为楼市过热迹象明显可能削弱银行体系稳定性。”穆迪高级副总裁香镇伟曾表示。
“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房地产的风险,先后出台各项相关制度,包括‘三道红线’,以及去年底出台的关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包括金融服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建设银行而言,过渡期较为充裕,新规对贷款规模增长的影响比较小,存量超标的部分会逐渐消化。”3月29日,建设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吕家进称,建设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从严的名单制管理,专注于为 一二线城市 的优质客户提供支持,开展项目合规审查,严格把关贷款的投向和项目用途。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一般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的需求。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妥地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的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的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贷款在各项贷款的占比。招商银行首席风险官朱江涛称,会沿着两个方向的策略进行调整:一方面,在大类资产组合配置上,适当加大投资类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等非信贷类资产配置力度,提升非信贷类资产占比;另一方面,持续优化信贷类资产内部结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动普惠小微、优质制造业,以及消费金融、新动能与新经济、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发展,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随着‘踩线’银行调整结构,短期内可能面临相关不良贷款上升的问题。银行将贷款结构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向其他业务倾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效率。尽管如此,由于相关贷款业务调整的规模较小及节奏较慢,对受影响银行资本实力、资产风险及盈利能力的可能影响也较小。”穆迪称。
另有分析人士称,不同银行距离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的空间差异,将会造成银行之间的信贷结构调整。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超限的银行将会选择在制造业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相关业务发力,探索其他优质信贷投放领域,同时适度调整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占比。房贷占比距离上限空间充足的银行也可把握机会发展房地产贷款业务,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平衡。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超万亿和个人住房货款占比上限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