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诈骗八大案例,你get到了吗
又是一年端午节来到,小伙伴们打算怎么度过佳节呢?是打算回家与家人共度还是与三两好友相约度佳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只要我们能开心就好。但是开心的时光,还是需要时刻谨防不法分子,谨防电信诈骗。
平时工作忙,很多人忽略了父母,想一想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陪父母说话了......他们也需要关怀关爱,就像你小时候一样。众所周知因为缺乏关爱,许多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正好趁着端午佳节来临,和家里的老人说说电信诈骗的案例。
安徽移动亳州分公司带你了解老年人防诈骗八大案例。
一、养生排毒骗局。
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后变黑的原理,来忽悠老人洗脚时排出毒素,同时劝老人购买所谓的排毒口服液,说喝完后就能将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上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该养生所就一直用这种方法打着洗脚排毒的幌子,诈骗了数+位老人近百万元。
提醒: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关注,于是有许多骗子,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
二、电话红头文件骗局。
78岁的张爷爷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元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元的房子只卖了 160万元,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
提醒:对于电话骗局太常见了,而近期骗子频频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三、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 个月内用数万元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涉及到这方面需提高警惕。
四、假钱换真钱。
山区某县,有四名男子驾驶名牌汽车,以上级领导过生日没整钱的名义,专找农村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在多地作案,共骗得钱财数十万元。这四人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提醒:不少老人还未懂得如何识别钞票,再加上较为轻信陌生人,换钱这事儿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五、中奖骗局。
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 200 万元巨奖。高兴之余,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的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 16万元。
提醒:刮奖已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六、免费赠送骗局。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吸引数名老人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if !supportLists]七、[endif]熟人骗局。
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说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了很多年的首饰会有一些氧化沉积。)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借她的这个戒指拿回去刮下“老金”来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方知上当。
提醒: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遍方能避免。
八、祛病消灾骗局。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天内1吝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调了包。
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针对电信诈骗,安徽移动亳州分公司一直以各种形式开展防诈骗活动,对用户进行详细讲解诈骗知识,同时发放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进一步提升客户(尤其老年客户)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让用户轻松应对电信诈骗。
老人被贷款150万,老年人被骗以后该怎么做?
老人被贷款150万,老年人被骗以后应该怎么做呢?看到这样的事件时候我觉得非常的震惊和痛心,震惊的是现在的诈骗技术越来越高超了;痛心的是一个老年人在老年的阶段还要接受到这样的打击,一时间肯定是受不了的。老年人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其实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大部分老年人其实是不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的,这也就成为了很多犯罪分子盯上的目标,对于老年人浅薄的知识面,很多犯罪分子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诱老年人上钩。
其实这也就是给我们现代年轻人一个启示,在现在的社会当中,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信息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当中,不应当让我们的老年人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
老年人被贷款诈骗150万,这是一个数额非常大的数字,老年人在现在的社会当中也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因为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被不法分子窃取个人身份证信息,并且利用老年人的个人身份证进行巨额的贷款,这种后果其实是非常不堪设想的。
那么老年人别骗以后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第一个就是我们不能够慌张,作为年轻人应该稳定老年人的情绪;第二个就是一定要及时寻求警方的帮助,让警方帮助我们破案,并且帮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第三个就是要及时冻结我们相关的银行卡号,防止我们的财产受到二次的诈骗。这种事情其实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在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善于去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6件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该如何避免?
让老人多了解这些案例,吸取教训,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提升个人防骗意识,这样能避免类似的诈骗案件发生。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6件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可以让家中的老人多了解,多接触,从这些诈骗案例中吸取教训,了解骗子的诈骗套路与手段,知道他们的严重后果,这样就会让老人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在遭遇骗局的时候,能很快识别对方的诈骗套路,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让老人通过对这些诈骗案例的学习和了解,提升自己个人的防骗意识,再接到陌生电话或者遇到非法集资项目以及养老项目的时候,都能提高警惕,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会盲目给别人打款,更不会让自己上当受骗,这样就能避免类似的诈骗案件发生。作为老人的子女,也要对家中老人多些关心和理解,平时与老人多交流,把一些诈骗案例和诈骗手段与老人分享。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例,以养老服务和养老项目以及出售养老产品,还有非法集资高额回报,养老保险等多种不同的手段。老年人只有了解他们的诈骗手段,了解骗子的话术,掌握他们的诈骗套路,才能在遭遇诈骗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避免自己上当受骗。老人一定要有防骗意识,不要盲目相信他人,更不要被别人的话术和蝇头小利所吸引,这样也能避免类似的诈骗案件发生。
想要避免类似案件,不但让老人多了解这些案例,吸取教训学习经验,还要对老人多些关心并帮老人做好理财,帮他们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发现老人有异常消费时,要及时关注,并进行劝阻,发现老人与疑似诈骗分子接触的时候,要及时阻止,不要让老人越陷越深,如果子女放任不管,只会让老人遭遇更严重的诈骗。
关于老年贷款诈骗案例分享和骗老年人贷款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