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贷款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怎么开展
第一,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场景。在2018年《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的基础上,近期人民银行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新版方案综合考虑银行机构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投资业务,并为绿色股票投资、绿色理财等业务创新预留空间,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银行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同时,新版方案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和拓展评价结果新的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业绩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后续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机制。
第二,研究降低绿色贷款风险权重。科学设定绿色贷款风险权重,可释放更多信贷资源继续投入绿色项目,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业务成本、提高其回报率,为拓展绿色贷款业务提供正向激励。我国具有良好的绿色贷款统计基础,有条件在这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为控制风险,增强国内外监管接受度,可考虑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在试点范围上,可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的银行机构先行先试;在行业范围上,可先从风电、光伏等绿色属性清晰、达成国际一致共识领域的绿色贷款开始。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可逐步将政策推广至全部绿色贷款,并进一步研究降低金融机构持有的绿色债券等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
第三,为符合条件的绿色贷款提供政策支持。在财政政策方面,近年来,地方财政在支持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发行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为中央层面出台统一的贴息政策等提供了经验借鉴。下一步,在统一绿色贷款标准的基础上,建议财政为绿色贷款提供贴息支持。在货币政策方面,研究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为银行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此外,鼓励银行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提升绿色贷款管理绩效,降低绿色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开展气候和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增强绿色转型动力。
第四,强化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目前,监管部门已对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和上市公司提出了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要求,《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也对特定主体提出了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要求。人民银行组织研制的行业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试行)》已在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人民银行又出台了《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并撰写了操作手册,以试验区为突破口,结合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实践,为实现全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积累经验。
测试贷款是什么意思
压力测试就是设定一定的悲观条件,看此等情景下,企业的财务状况。贷款压力测试就是设定贷款者的市场份额减少或收入减少等条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测定其还款能力如何,以此评定风险多少。这个也是评级的一部分。
银行如何对房产贷款进行“压力测试”
一般来说,压力测试有以下步骤:确定测试对象,比如某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识别影响该组合的主要风险因子,比如房价;设计压力情景,比如房价下跌的幅度;计算压力情景下相关指标的可能变动,比如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
银行如何对房产贷款进行压力测试???
银行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
银行压力测试步骤和程序:确定风险因素,设计压力情景,选择假设条件,确定测试程序,定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压力测试确定潜在风险点和脆弱环节,将结果按照内部流程进行报告,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和其他相关改进措施,向监管当局报告等。
银行压力测试通常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内容。压力测试中,商业银行应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
(1)针对信用风险可以采取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贷款质量恶化;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同业交易对手出现支付困难;其他对银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
(2)针对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市场上资产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的变化;利率重新定价缺口突然加大;基准利率出现不利于银行的情况;收益率曲线出现不利于银行的移动以及附带期权工具的资产负债其期权集中行使可能为银行带来损失等。 (3)压力测试情景还包括以下情况:银行资金出现流动性困难;因内部或外部的重大欺诈行为以及信息科技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等。
怎样处理贷款风险
一,适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感知风险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和性质;分析风险是深入理解各种风险的成因及变化规律。商业银行业务的日益多样化以及相关风险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风险识别的难度。延误或错判都将导致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决策失效,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风险损失。制定风险清单是商业银行识别风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二、风险管理的策略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等措施。1,风险分散式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出售和其他商业银行组成因吐纳贷款的方式,是自己的授信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风险分散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主要是分散投资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但与集中承担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风险分散策略的的成本支出显然是值得的。2,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表的资产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对冲对对公业务市场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景象风险对冲。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惊醒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国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购买保险,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承包人。非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以外的其他安排将其业务中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转移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价格风险,利用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转移信用风险。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对公业务市场,以规避承担该业务/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简单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风向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向管理的主导策略。5,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又很难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对于贷款测试场景和测试贷是什么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