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房贷收紧对买房有什么影响
1、房地产泡沫太大
我国的房价是非常高的,因此楼市也确实富了不少人,且对我国的GDP的影响也非常大,别看现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但楼市对于大部分的城市而言起到一个经济支柱,从而也大大的打击了实体业的发展,因此国家为了社会和经济良好且持续的发张,央行现在是要求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这也就意味着开发商想要开发房子的话,压力会越来越大。
2、房贷利率开始回落
存在部分地区银行出新高位回落的情况,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开始回落,幅度在5个百分点,虽然房贷利率不代表市场,但是对于刚需族来说,抓住这个时机买房还是很可以的,可能后续利率还会进一步的下调。
扩展资料:
国家政策已经明确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特别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因此银行也响应国家政策,以提高首付、提高利率、提高二套房贷款标准、减少贷款投放等手段来抑制房价上浮。
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效,减少了很多炒房的行为,但是也“误伤”了一部分刚需购房者,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息。其次,银行不断收紧房地产融资,部分银行暂停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
银行停止对房子的贷款,这将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自从2017年提出“住房不炒”的政策后,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是日趋严厉,其实大家都知道,打蛇打七寸,那房地产行业的七寸就是融资,只要在融资上把控住,大概率是可以改变目前房地产行业绑架经济发展的乱象的。
这不,金融监管机构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一份通知,这份通知名称叫做《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这是一份普通的文件,但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可能会使一份意义深远的文件。
在这份文件中,首次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划出了2条红线,一条是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一条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前者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商,限制银行资金过度流向开发商,而后者和购房者个人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从宏观角度控制住了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需求。
早在去年年底,金融权威专家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一文中指出,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能房地产行业占有的融资超过了社会融资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了房地产与金融业是何其紧密相连。
这次监管部门设置的房贷红线,是否会对当前房价有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看
从过去10年的房价走势来看,房价大涨的周期之内,基本上都伴随着房贷大增。反之,房价低迷的时候,房贷增速也会明显放缓。这次的文件是大大地减少了房贷的总量,从近十年的数据分析来看,也可能会带来房价的低迷、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房地产商的融资总额减少,那分配到每一家开发商头上的金额一定会减少,说不定很多小规模、资产质量不优的开发商可能会面临融资无门,不得不降低房子的销售价格,回笼资金,归还银行贷款。还有的开发商不得不忍痛割肉,转让一些项目筹集资金来还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会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走向破产。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一长,房价开始下跌,就会更加坚定一些人持币待购的观望心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低迷状况,这种现象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慢慢开始出现,未来这种状态可能会是一种常态,但要是房企割肉低于成本出售也是不可能的,那就会陷入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
在不取消双限的政策下,开发商的日子会是越来越不好过,特别是前期规模巨大,融资金额巨大的民营房企,可能会面临生存的问题。
二、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购房者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刚需,一种是第二套房,也称之为改善房。刚需房也是无房户,这个在政策上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包括购房贷款,并没有一刀切给堵死,这也和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相吻合。
那这个政策主要限制的是第二套房的购房贷款,如果没有这个贷款的话,那就需要全额付款,这一下子拿出一大把钱来,将会大大减少购房的人数,房地产业的去化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房子的供需关系将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从经济学上来看的话,供给不变,星球减少的话,价格是必然下降的。
所以,只要银行停止对房子的贷款,房价的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银行暂停或收紧房贷,原因是为什么?对楼市和购房者有何影响?
最近朋友圈的一些房屋中介,不断发出银行贷款额度紧张,贷款审批严格,利率上调,甚至部分银行已经暂不接件的消息。
主要原因?
是为了落实房住不炒定位,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手颁布了一条关于房贷的重磅政策,即《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并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直接实行。这是对于房地产行业金融监管的一记重锤,为房贷设置了“两道红线”。
第一道红线是房地产贷款占比,指一家银行的全部房地产类贷款(包括个人房贷款、企业房贷)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大型银行不得超过40%,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7.5%,小型银行不得超过22.5%,县域农合机构不得超过17.2%,村镇银行不得超过12.5%。
第二道红线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指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一家银行全部贷款的比重。大型银行不得超过32.5%,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0%,小型银行不得超过17.5%,县域农合机构不得超过12.5%,村镇银行不得超过7.5%。
“两道红线”其实是旨在收紧消费者购房的银根,一方面对金融机构加上了一个“紧箍咒”,使得银行的贷款不能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部门,以防房地产市场出现动荡,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抑制了居民加杠杆的浪潮,当前中国居民的负债率上升过快,若不有效引导,很有可能影响金融稳定。
影响几何?
一、影响短期成交,但部分有价值的城市小阳春仍在,银行停贷收紧额度,不管买新房还是交易二手房,交易流程被拉长,难度会更大,短期肯定会影响成交量,尤其是热门城市深圳、广州、上海成交量会明显下滑。但楼市小阳春还在,因为需求还在。
二、一线城市房价短期在难猛涨,但也不会大跌,房贷新规的背后是监管层明确热钱不能流入房地产市场,目的是主基调的四个字,“房住不炒”。我们看到,暂停房贷是从热门城市开始的,都是此轮房价上涨比较猛的城市,房贷新规猛刹车,是为了控制房价,但对短期房价上涨幅度的控制,并不代表放价的下跌。停贷,收紧房贷的本身,目的是不让放价上涨太猛,要控制的是成交量,房价能不能跌还要看供需关系,在热点城市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房价仍很难下跌,针对有价值的城市,还是要赶紧买,赶紧贷,不然可能会真的贷不到。
三、手里现金充足的购房者,市场捡漏机会增多,少部分急用钱的卖房者,耗不起交易流程被拉长的时间,为了早点拿到钱,想全款销售,必然会大幅度低于市场价出手。
四、刚需再度被误伤,每次调控和新政的出台,刚需都会被误伤,尤其是买二手房的改善型购房者,银行收紧房贷,等的时间过长,可能房价又会上涨,买二手房拼的是购房速度和银行的选择。同时,对于征信不好,流水不够的刚需购房者,就更不友好了。
最后总结下,这次房贷集中管理是在资金供给端的收紧,是给居民端去杠杆,中国楼市的 健康 发展已刻不容缓。
对于银行收缩贷款房价这么样和2021年银行贷款收缩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