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有哪些?
一、党中央、国务院
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号)
3、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不实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的通知》(税委会〔2020〕6号)
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20〕100号)
2、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0〕110号)
3、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企业债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0〕111号)
4、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
5、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发改运行〔2020〕184号)
扩展资料:
据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人民银行主动履责,密切跟踪研判疫情影响,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1月31日,央行下发《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事项的通知》,专门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专项再贷款政策,要求用好专项再贷款。
2月7日,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向各分支行部署专项再贷款工作。
2月7日,人民银行又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审计署五部委下发《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通知》,就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提出了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武汉市软件行业协会-应对疫情中央及部委支持性政策汇总
2022年对疫情贷款延期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因封城、隔离、没收入不能按时还贷款的,能够申请延期还款。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治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体隔离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与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经济来源的人群能够申请延长还款期限。并且,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通过银行认定后,逾期还款可不纳入失信记录。
2020年2月1日午14时,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其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进行适当放宽,适时调节信用卡、房屋按揭等个人借贷还款计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而且,银行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征信逾期记录上报,对因感染新型肺炎需要进行住院诊治或医学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居家隔离或集体隔离观察人员与加入防疫工作人员、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没有准时偿还贷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逾期偿还贷款可以不计入个人信用失信记录上报,已经上报的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在疫情封城期间,不能及时偿还贷款可以和金融机构协商处理,申请贷款分期支付或者延长还款期限。并且在逾期的期间是允许请求金融机构将逾期的行为不纳入在征信不良记录。
申请延期偿还贷款的办法为:
1、可以先通过电话去了解贷款机构有没有相应的政策,如果有相关规定的,工作人员会核对情况后进行登记,再对申请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查证,接着把申请是否成功的结果告诉申请人。
2、申请延期还款需要申请人提供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还款的相关资料,例如:职业证明、身份信息证明、病情证明、交通支付凭证等,倘若未能递交,一般是会不予通过的。
3、贷款机构核查后,如果符合条件的,则会批准延期还款的申请。
2020年央行先后推出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
题主是否想询问“2020年央行先后推出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是否到期就退出”?是的。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据记者梳理,“退”的方面,如2020年央行先后推出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以及面向中小银行的1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1.8万亿额度自然到期后就退出。
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新冠疫情突袭中国对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而作为宏观调控之一的积极财政政策必将成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在疫情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会受此影响,后续又将如何发展?
SARS期间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2003年SARS期间中央出台了哪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南南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减支,也就是压减非疫情相关支出,其中主要为压减政府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性公用经费的支出。
第二:增支即加大对防控非典疫情的相关财政支出。据统计,2003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136亿元用于非典的防治工作,同时还额外增加10亿元用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三:减税降费:针对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的行业实施暂时性、结构性的减税降费,还对列入“SARS灾难行业”的,例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实施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优惠措施。
第四:财政贴息。对部分受影响严重的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
总结来说,非典期间政府多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对企业恢复生产、走出临时性经营困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之后随着非典疫情的散去,2003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速均迅速恢复到10%。因此,不难看出作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新冠疫情期间已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
而这次的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看政府已经出台了哪些积极财政政策来对抗此次疫情呢?
01
首先,加大疫情防控财政支出。据财政部公开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达到252.9亿元。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政安排的252.9亿元,已经超过2003年非典防治基金的12倍。(注:2003年中央财政设立非典防治基金为20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公开数据
02
其次,继续实施减税降费。2019年,我国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远超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更是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增值税减税等政策。例如,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免征民航企业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等。
03
另外还有财政贴息政策。2月2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资金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这种财政贴息大大解决了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确保企业在较快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04
最后,为防疫提供资金保障,发行战“疫”专题债。2月6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成功发行135亿元和30亿元的“战疫专题债券”;2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上海清算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2年期战疫情、助脱贫双主题的金融债券50亿元。至此,仅三家政策性银行便合计发行215亿元的抗击疫情专题债券。
当然,针对此次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国家采取的财政政策远不止南南说得这么多。正如2月1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撰写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一文中所说:
“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严谨细致推出并落实好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对此,我们也始终坚信,在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狙击战。
为度过此次疫情的难关,政府采取了哪些财政政策?
缓解疫情对企业经营形成的冲击,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一是积极落实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政策。对 2020 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按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中央省财政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经发改、工信等部门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可凭借 2020 年 1 月 1 日后疫情防控期间内生效的贷款合同,向所在地财政部门申请贴息支持。
同时要求,各县(区)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本地区贴息资金申请表,请市级相关企业及各县(区)财政部门务于 2020 年 5 月 1 日前将贴息资金申请及相关资料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汇总后统一向省财政厅申请。
二是优化融资担保服务,适当降低担保准入门槛。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期间参与我市疫情防控的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合理降低准入门槛,降低融资担保费至 1%以下,简化反担保措施;对受疫情严重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可降低或取消反担保要求;对存量中小微企业中涉及疫情防控的医药医疗类、民生保障类等企业,积极协调合作银行共同采取贷款期限展期、无还本续贷,保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科研攻关等行业的项目,开辟绿色金融服务通道,简化手续,特事特办,采取多样化融资担保模式。
三是加强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服务。各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承办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提供倒贷续贷的应急周转保障服务。
四是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帮扶政策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承保机构要为创业担保贷款客户提供延期、展期服务,帮助其渡过难关:一是帮助疫情期间感染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客户办理贷款展期和贴息手续;二是对于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的创业担保贷款客户,适度增加短期担保额度支持;三是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
五是开启 24 小时业务在线服务。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企业业务咨询,鼓励客户采取线上方式处理担保、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等业务,开启 24 小时线上沟通和快速审批通道服务,对项目前期咨询、资料递交、受理、审批等工作,采用电话、快递、网络、线上资料扫描传递、视频会议等方式办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人群密切接触,合理安排,保证各项业务运营不中断。
六是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市、县(区)财政部门和地方金融机构、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承办机构要建立风险信息日常采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避免引发单个重大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市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中央防疫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央行抗疫再贷款政策、中央防疫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