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助你分析客户借款用途
相信很多信贷人员在开展业务时,都会询问客户的借款用途,并加以记录,我们知道了客户要结婚、装修、买车、周转等等,但是这些用途合理吗?是真的吗?记录很重要,我们借出的钱,将会到哪里更重要。
从大量逾期的客户案例来看,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合理性对客户能否正常还款有重要影响。客户有真实、合理的借款用途,他正常还款的可能性就提高一分。所以贷前分析客户的借款用途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小额信用贷款,了解客户的借款用途并加以判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排除风险客户。
从借款用途入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客户非真实用款人
贷款用途虚假或不合理
贷款用途风险很高
客户有不良嗜好或投资
存在这些问题的客户,就属于高风险客户。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发现客户风险。
1. 你借钱要干啥事儿:了解客户的借款金额和详细的使用计划。
如某客户借款10万元用于家庭消费,装修房子用于孩子结婚。我们可以了解其计划如何装修,购买哪些家具家电,结婚日期(可以礼貌表示祝贺)等。如客户能详细具体的回答其装修计划,则说明其已有过深入的思考,借款用途的真实性非常强。如客户对于如何装修房子含糊其辞,或者你发现其家人对装修房子漠不关心,借款用途虚假的可能性很强,需要我们进一步核实和判断。
2. 你为啥要干这事儿:判断客户的借款使用计划的合理性,真实性。
某客户做快消品生意,手上已有几十万的存货,可以满足其半年甚至一年的经营,但客户还需要借钱进货,这样的借款用途就非常可疑,需要我们核实是否真实。
又或者某客户做服装生意,现在代理的品牌销售非常困难,客户想代理一个新的服装品牌,但对于这个品牌不太了解,也不确定是否能迎合市场需求。这样的借款用途就非常的危险,合理性较差。
3. 你为啥缺钱:了解客户借款的深层原因。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很多信贷员都会问到,并仔细核查,但却容易忽略第三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缺钱。客户缺钱才来借钱,我们借钱给客户就必须搞清楚他为啥缺钱。大部分客户是因为经营资金被占用,现金流不足等情况而缺钱,这些是合理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发现客户现金流充足,但还表示缺钱,需要借款,那客户很可能存在不良嗜好,或者不合理、不合法的投资。这种客户的风险就极高。
你借钱要干啥,你为啥要干这事儿,你为啥缺钱。三个问题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分析客户的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
最后要提醒各位的是,对于还款良好的老客户,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同样要用这三个问题去分析其借款用途。以前还款良好,并不代表以后也会良好,以前借款用途真实,这次并不一定真实。
总之,借款用途真实的客户,风险相对很低;风险高的客户,借款用途肯定有问题。
微信公众帐号:每日一Bing
如何评估小微企业贷款动机的合理性?(结合贷款用途进行分析)
小微企业信贷实务中,抵押物的不足使得信贷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价产生强依赖需求。经营信息的不规范、不健全,使得信贷人员不得不依据更多的交叉验证与逻辑推理,重构企业经营数据,来满足经营状况的评价需求。因此,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评审的逻辑如何展开,按照何种线索、次序展开成为了尽调的核心问题。
无足值抵押业务欺诈防范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中,风控人员最不能容忍的是信贷欺诈。最为常见的两类信贷欺诈是:隐瞒负债和粉饰经营。尽职调查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先识别是否存在信贷欺诈。通常,很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是没有足值抵押物的,信贷欺诈导致信贷敞口直接变成风险损失。因此,对于信用贷款业务,风控的首要职责就是排除信贷欺诈的可能性,埔樾公司对这块比较专业。
1、基于隐性负债查验的信贷欺诈防范
通常我们根据权益检验结论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性负债。历史利润累积相比企业当前净资产总额明显不足,说明企业还有未公开的负债项目。尽调人员应顺着权益检验未通过的疑点,寻找证据验证隐性负债的存在。
历史上的大额投资失败(主业/非主业)、长期的亏损经营(增加负债维持经营)、以生意做幌子的恶意欺诈等均是形成隐性负债的主要原因。大额投资失败多发生在经营历史较长、企业家年龄较大(二代接班不顺畅)且能力较弱、主业经营艰难维持、企业家缺乏专注精神(倾向多元投资)的企业中。而长期经营亏损是导致企业隐性负债的慢性病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微薄、经营管理不精细就容易陷入亏损局面。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较小的传统行业中。
总之,对隐性负债的查验是识别防范信贷欺诈第一道防线最有力的工具。怀疑的基础之上寻求逻辑与实证的验证,层层深入,直至证实或者证伪。必要时可以通过严格的全部账户及其流水查验。如果查验结果能够充分解释之前的怀疑,才可以判断客户没有信贷欺诈行为。
2、基于粉饰经营验证的信贷欺诈防范
粉饰经营数据会导致权益检验过程中测算的资产累积与实证的资产累积不匹配,通常权益检验通不过。由于美化经营数据是大多数企业家借款时的侥幸心理作祟,也是应对商业银行的常规套路。
(1)虚增收入、利润的情况,可以通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内部常规流程之间关联关系加以证伪。如果客户采用全流程系统造假,可以通过近年实际利润去向加以逆向证伪。逻辑验证的主线是:更多的收入应该有更多的利润;更多的利润应该会有更多的资产累积和相对更少的负债。即便是随着收入规模扩大、负债规模扩大,也可以清晰计算利润滚动投入的情况;
(2)虚增合同、应收、库存的情况,可以通过合同管理、应收账管理、库存管理的常规流程加以证实或证伪。同时也可以通过渠道与客户之间的匹配性、历史交易与合作记录,以及库存合理性等逻辑判断加以证伪。逻辑验证的主线是:流动资产应该保持流动性,任何不能正常流动的资产都需要合理的解释。任何商务合作都有正常的商务动机、彼此受益的基础,都有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性的。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合同和订单本身也附带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3)虚增对外投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情况,现实发生并非高频,一般也是尽调人员不予采纳的资产与现金流依据。虚构债权融资通常出现在企业倒贷、续贷的场景中,具体可以业务常识加以证实或证伪;小微企业对外投资较少,除非有确凿证据加以证实,否则不计算在其资产项下;有鉴于现实中的可贷可投模式逐渐增加,应按照常规股权融资逻辑加以证实或证伪,顺着股权融资进程,本着阶段性验证的思路逐渐验证。即便可以证实,也应关注因投资方对经营和成长方式的苛刻要求而增加的经营风险。
从信用贷款的角度讲,对资产累积的验证还有诸多要点需要单独强调。首先资产直接验证过程中,应坚持审慎性原则进行评估;其次,关于净资产的表现形式也会影响信贷安全的保障性效果
从五个角度做好贷前审查
贷前调查指的是贷款发放前银行对贷款申请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对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和可发放额度做出初步的判断,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贷款人申请的资信状况、经营情况、申请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贷款担保情况等等,贷前调查是贷款的重要依据,借款人的借款背景是什么,偿债能力怎么样,到底能不能贷,贷前调查做的越好,贷款决策也就越靠谱,否则就很有可能导致坏账风险的发生。
一、从审批的角度看
很多小微企业在申请授信的过程中往往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会有些夸大自己真实的经营状态,有些缺乏经验的客户经理往被企业老板忽悠,认为这个企业真的不错,然后尽调报告上通篇都是这个企业怎么怎么好,利润怎么怎么高。
审批员在审批尽调报告的时候最看重的不是他字面上究竟有多好,而是他为什么好,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什么,他的利润来源在哪,有什么途径可以进行交叉验证。
真正的调查依据是企业是否拥有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也就是企业最终是否能还你借出去的钱,是尽调报告中的要点。
举例,对于制造业应当了解他的生产车间、仓库、原材料成本,生长线、生产工艺,是否有自己的厂房设备,厂房设备是否自有,工人的数量以及用工成本,确认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库存状况,有流水线的,看看流水机器开了几条,如果企业存在生产线闲置的情况,一定要调查清楚具体原因,是不是企业接不到订单导致订单不充足,是不是企业错估市场需求,或者是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找到该企业的排版时间,作为经营生产的交叉验证。
二、贷款用途的三个方面看
借款原因指的是借款人为什么会出现资金短缺需要借款,而借款用途指的是借款的具体去向,他反映借款用于哪一方面的需要,贷款用途和贷款需求密切相关,而贷款需求与贷款目的紧密相连,贷款目的最终会反映到贷款用途上面去。
第一,根据实地调查预先估计借款项目和资金缺口的情况,分析资金缺口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扩大销售还是应收账款的增加,预付账款的增加,符不符合行业经营规律,有无违反法律等等。
第二,对借款人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对申请用途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一个判断,必要时可以去现场调查进行核实,确保资金流向安全地带,同时高度关注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业务,防止通过虚假业务骗贷。
第三,在正式借款之前一定要明确履行好告知义务,告诉借款人,这笔贷款只能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则资金周转等等,不能用做股票类的投机活动或者做其他无关的用途,为了彻底打消疑虑,将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客户的交易对象,而非企业账户。
三、从实地考察的角度看
实地考察是贷前调查一个重要的重要考察依据,你如果不到借款企业真实的经营场所中去,你就永远不知道你的借款的对象是一家空壳公司还是一个真实的经营实体,如果只是一个挂牌的空壳公司,就会导致银行后面很有可能面临着催收借款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去哪里找借款人。
而且企业的办公场所最好是在办公楼或者拥有自身厂房,对于那些将办公位置安置在居民楼或者住宅中办公的公司,银行可以推断他们是否现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财力租赁正式的办公空间,或者很有可能就是皮包公司。
在对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考察企业是否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机器设备是否在正常运转(一些企业常常以检修为名欺骗信贷员,因此,凡是停产的,无论何种原因,都要进行调查核实)。
企业的设备数量,机器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运作方式是什么,企业生产人员数量有多少,生产一线员工是否经过系统的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精气神如何,厂子内部以及周边环境怎么样,企业水电设备运转如何(设备满负荷,员工三班倒,说明个体经营正常)。
是否存在库存积压(存货数量必须与报表数量相符),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是否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是否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贷前调查一定要全方面了解,想到的就去了解,存疑的去了解,如果存在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听过账务进一步核查。
在对客户进行实地考察的时候可以去客户的经营场所附近的小卖部或者便利店买点东西顺便去询问一下这个厂子的经营状况。以聊天或者唠嗑的方式跟小卖部老板聊聊天,一定能得到很多意外惊喜。
四、从行业角度看
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可以去网上了解一下一个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和赢利点。在进行贷前调查之时,要注意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当前走势,行业特点,经营状况,竞争程度,发展趋势,行业寿命,是否属于当地主流行业,该企业的盈利状况以及经营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并衡量其化解风险的能力,从事能源、食品、药品、有毒化学品、农药、印刷等特殊行业的,需要提供有权机关颁发的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
五、从主体资格角度
尽调的过程中,还要对主体资格进行审查,比如借款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借款人注册资本认缴资本多少,注册资本有没有分期,会影响到企业运作吗,借款人的营业执照资格证书是否有效,通过信用报告以及各种途径了解借款人在人行的信用怎么样,对外担保情况,负债状况以及负债率等等都是要了解清楚的。
本次新增贷款额度及用语的合理性
本次新增贷款额度及用语的合理性如下:关于房地产贷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厦门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为 430.46 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下同)的 25.0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 292.41 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的 17.03%。
厦门银行公司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偏高,目前仍处于压降过程。对此,证监会要求厦门银行补充说明房地产贷款金额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主要的房地产客户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
厦门银行表示,该行坚持合规有序地发展房地产领域相关业务,房地产贷款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截至 2022 年 9 月末,房地产贷款中 67.93%为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满足福建省、重庆市居民合理的自住购房需求,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带动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导致房地产贷款金额占比相对较高,具有合理性。
放款后,遇到银行调查贷款用途怎么办?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遏制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银行监管重点。近日,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相关新闻接连不断,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相继开启了专项排查。
根据相关规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书面向借款人提示违规将信贷资金用于购房的法律风险和相关影响,在和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时应同时签订资金用途承诺函,明确一旦发现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将立刻收回贷款,压降授信额度,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从这个趋势来看,未来贷款用途的调查与追踪势必将更为严谨细致地贯穿于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
贷款用途调查究竟为何如此重要呢?
首先,确认贷款用途的合法性
贷款用途是贷前调查环节重点核实的问题之一,信采专员可通过了解用户的经营情况、负债情况、涉诉情况等,推断其借款的用意。
如果借款人恶意虚构贷款用途,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如果借款被用于非法活动,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将不予成立。
其次,用途决定贷款产品属性
不同的贷款产品对应不同的场景需求,在借款人符合该产品设定要求下,方可申贷。
例如,房屋按揭贷款指定是用于支付房屋剩余房款,大部分的信用卡指定用途是为了消费使用等。
根据不同的贷款用途,可以侧面分析出借款人的消费习惯、经济实力与资产情况。
第三,放款后贷款实际用途或对市场走向产生影响
贷款资金集中大量流入某个市场时,极可能导致市场畸形发展。目前来看,第三条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此前,房产价格不断上涨,滋生“炒房”,在银行房贷政策收紧之后,不少人将目光投向经营贷,以经营贷借款,最终用于投入买房行为。
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房价水涨船高。
此外,贷款实际用途追踪,有利监测不法行为,及时止损,制止违法分子得逞。
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遇到银行调查贷款用途时,应该怎么办呢?
据了解,银行调查的方法大致分为形式调查和实质性调查。
形式调查:
借款人在贷款发放后一个月之内提供贷款使用的相关证据,包括购货发票(生产经营贷款)、装修住房支付的人工物料等支出发票(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等。
实质性调查:
要看逻辑关系,或商业习惯。比如,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了一笔用于流动资金的生产经营贷款,贷款发放后一个月之内,银行信贷人员会去借款人经营场所现场调查资金使用情况,看看借款人购买了哪些原材料,或者是支付了水电气费、房租、工人工资等。
这些资金的支付一定要与借款申请或借款合同一致,不然的话,就是挪用贷款。挪用贷款,按合同约定,银行是可以提前宣布终止合同并收回贷款的,同时还有权收取违约金。
因此,在遇到银行调查贷款用途时,只需要提供对应的、符合申贷时提交的贷款用途的支出流水、发票等证据即可。
如何解析授信合理性
1.贷款用途合理、合法,这里指申请的用途与申请品种能匹配,你申请流贷去盖楼肯定是不行滴;拿来贷款去炒股票肯定也是不行滴 等等;
2.还款来源分析 借这么多钱能不能换的上呢?看收入、利润、现金流,以及其他第二还款来源,担保人呀 抵质押物啊 什么的
3.资金额度测算,看销售收入啊 一年才卖200块钱 现在说要进500块的货 肯定是不合理嘛
4.综合收益考量 这个利率定的多少啊 有没有存款啊 银行忙半天混个白玩就没意思了。。‘差不多了吧 我写了这么多专业内容 嘻嘻~
关于贷款用途合理性分析和贷款用途分析怎么分析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