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息,每期还的利息是本金一个月的利息吗
不是。贷款本息就是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贷款还款的方式有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等额本金是每月还本金相同,利息越来越少,适合贷款初期资金宽裕的借款人;等额本息是每月还贷款和利息总额相同,这种还款方式适合贷款初期资金紧张的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还款方式。
贷款利息是什么?
办理贷款,人们最认可的渠道无非是银行,因为在银行申请贷款不仅利息低,还不用担心遇到“高利贷”、“套路贷”等风险。当然了,银行贷款利息低不代表“零利息”,借款人还是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给银行作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报酬。贷款利息关系到借款人的贷款成本、还款压力等,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贷款前对利息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重要了。那银行贷款利息怎么算呢?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算?
银行贷款的贷款利息计算公式大同小异,主要由贷款利率、贷款本金以及贷款期限三部分组成并以此计算:
贷款利息=贷款本金*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这个计算公式在贷款中是通用的,不过借款人在进行计算时需注意两个方面:
1、贷款利率需要和时间相对应,例如我们按月进行计算,就需要将贷款利率换算为月利率,按日进行计算就需要按照日利率进行计算。
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30
年利率=日利率*360=月利率*12
2、要看具体的还款方式,现在银行贷款常见的还款方式有4种:一次性还本付息、先息后本、等额本金以及等额本息。不同的还款方式因为最终的剩余还款本金不同,最终的利息也存在差异,我们在计算利息时虽然都是按照“贷款利息=贷款本金*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的公式进行计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贷款本金需要按照剩余还款本金计算,一般在贷款时银行也会给每个用户计算清楚最终的贷款利息。
关于银行贷款利息,我们除了要掌握计算公式外,还要知道这些知识:
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不同的,银行的贷款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上进行上下浮动,至于浮动多少则由银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浮动比例都在30%以内。
我们在银行申请贷款时,具体贷款利率还会直接受到借款人资质及抵押物状况影响。银行会对每个借款人进行贷款审核,贷款资质越好的用户一般上浮比例也就越低,自然最终的贷款利息就越低。同样,办理抵押贷款时,抵押物越值钱、市场竞争力越大,贷款利息也会越低。
所以,如果想获得较低的贷款利息,借款人可以提高自己的贷款资质并提供优质抵押物,好的贷款资质主要有以下特征:信用良好、还款能力强、负债低等,借款人可以在保持好信用、保持充足银行流水和低负债的同时,与申请贷款的银行增加业务往来。
关于银行贷款利息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其实只要借款人资质情况良好并能提供优质抵押物,办理低利息的银行贷款产品并不难。不过,每家银行的政策和实际情况不同,执行的利率也有所差异,借款人可多对比再做决定。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算
1、单利法单利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到了约定的收息日,只按贷款本金计收利息,上期未收到的利息不作为本期计息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均采用单利法计收贷款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贷款本金×贷款日利率×贷款天数
2、复利法复利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到了约定的收息日,如果上期的利息没有收到,要将上期利息计入本金作为新的计息基数,在此基础上计收利息。复利就是俗称的“利滚利”。计算公式为:本利和=贷款本金×(1+利率)*n次方利息=本金×[(1+利率)*n次方一1]
3、贴现法贴现法指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由借款人一次还本付息的方法。商业银行为客户的商业汇票办理贴现业务时,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利息=贷款本金(或票面金额)×贷款天数×贴现日利率
4、本利分期偿还法本利分期偿还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定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数额较大、期限较长的贷款项目,如房屋按揭贷款。商业银行在采用本利分期偿还法时,还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贷款利息怎么算?
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是贷款利息=本金X时间x利率。
贷款利息,是指贷款人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
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决定贷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什么是本金 ,利息,利率
1、本金(Principal)即贷款、存款或投资在计算利息之前的原始金额。
本金在财务管理中称为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为现在的价值。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
2、利息是指货币持有者 (债权人) 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 (债务人) 手中获得的报酬。
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3、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
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扩展资料:
本金、利息、利率的换算举例:
零存整取是我们普通居民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计算为例。
零存整取的余额是逐日递增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计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单利年金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后的本利和,SN又可称为单利年金终值。上式中,NA是所储蓄的本金的总额,1/2 N(N十1)AR 是所获得的利息的总数额。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额每次都相同,因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存期可化为常数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么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样,如果存期为2年,则常数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为3年,则常数为D=666。
这样算来,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为1年,存入月利率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执行的现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则期满年利息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储户逾期支取,那么,到期时的余额在过期天数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来计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这就是定额计息法。
所谓定额计息法,就是用积数法计算出每元的利息化为定额息,再以每元的定额息乘以到期结存余额,就得到利息额。
每元定额息 =1/2 (N+1)NAR÷NA
=1/2(N十1)R
如果,现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为1.42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元的定额息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额为:1000×12=12000(元)
则利息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税22.23元,你实可得利息88.92元.(注:2008年10月9日以后产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率
贷款本息什么意思
贷款本息是指通过银行贷款或公积金贷款过程中,贷款人取得的金额和贷款人偿还的金额的总金额。
“贷款”通常就是指贷款或公积金贷款;“本”指本金,即贷款人取得的金额;“息”指利息,即贷款人偿付的金额。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拓展资料:
利息计算常识: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③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贷款本息”就是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总金额。
贷款本息的“贷款”通常指银行贷款或公积金贷款;“本”指本金,即贷款人取得的金额;“息”指利息,即贷款人偿付的金额。
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关于贷款利息是本金么和贷款是利息和本金一起还吗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