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创投周世平也“进去”了?P2P警醒何在?
他早该进去了,欠了那么多钱返还的时候比挤牙膏还要慢,都是出借人的血汗钱。
P2P从在国内降生开始就是一个典型的畸形产物。
有哪两类人会对这类平台趋之若鹜呢,一、在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借到钱的人;二、几乎没啥风险意识,对理财产品认知淡薄的人。前者只要能借到钱,多高利息无所谓,因为p2p借钱一开始是不会进征信系统的,甚至弄个假身份证都能借到钱,这对于那些想骗钱的人来说,这真是太香了,凭“本事”骗来的钱为什么要还,而后者属于给点甜头让你成功两次就会下重注的人,加上平台虚假宣传,以极低的逾期率甚至无逾期为卖点,再加上一些国资股东入股,所谓的银行监管,保险投保,找几个明星明人做广告站台,潘多拉魔盒就彻底打开了。
试想,以银行如此严格的风控,近年来不良贷款率都普遍在1%以上,这还不包括没暴露出来或者续贷,化解之后的不良率,实际必定更高,而这些p2p平台的借款客户几乎都是从银行借不到钱的人,属于已经被各家银行排除在外的低质量客户或者说高风险客户,平台动辄对外宣传自己低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稍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金融行业的借贷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本质却是不变的,你有什么样的客户就决定了你的借贷风险。
p2p发展早期,行业规模这一分母的极速野蛮增长,掩盖了不良贷款这一分子的暴露,此外,在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平台为了保持规模增速,任何一家都不敢对外自爆逾期风险事件,道理很简单,国人除了炒股买基金,其余理财或类理财产品必须保本保息,这种观念几乎可以说是根深蒂固,p2p平台你敢有逾期爆出来,我就敢挤兑赎回给你看。于是乎,各家平台迫于压力必然要走拆东墙补西墙的路,有啥问题都不能有逾期啊,否则曝光出来在网上传播发酵,投资人集体挤兑赎回,就完蛋了。但这显然与p2p平台发展到初衷背道而驰了,本身作为借贷撮合平台方,现在却成了为投资人保本保息的兜底方。这就跟庞氏骗局一样,开始入局的韭菜多,整个系统还能转起来,当入局的韭菜不够了,叠加经济下行,小企业小老板成批倒下的时候,暴雷就不可避免,而且几乎会成为不可挽回的倒掉的多米诺骨牌。
p2p这几年应该来说,足够给普罗大众上一堂深刻的投资教育课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当有人给你承诺比银行更高还绝对安全的理财产品时,请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坑就在前方。
关键是,受害人那么多的本金能追回多少,何时追回?周世平,周海燕,项旭等是否能受到真正严厉的追究?什么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监视居住,取保候审都算是,周世平不要太潇洒了吧,全国人民拭目以待!
还有个姓项的呢,清盘2年了,没还几个钱,周名下应该是有三个p2p平台
今天股票跌停板
突发!10年老牌网贷平台宣布清盘!累计出借4520亿,待偿高达184亿
“虽然是清盘,但不是说再见”。3月23日,在红岭创投上线运营满十年之际,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当日早间,他公布了平台清盘的初步方案,宣布红岭创投将在2021年12月底清盘平台的线上债权资产,未到期部分债权由红岭控股全额收购;旗下投资宝平台全面转型线下私募;亿钱贷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这也意味着,这家老牌P2p平台正式步入清盘倒计时,也意味着网贷行业正式结束野蛮生长,走向逐渐成熟的阶段。
事实上,早在2017年7月,周世平就公开表达过想要清盘的想法,当时震惊业内,要知道,彼时的网贷行业虽然问题重重,但没有一家公司如此做,而那时距离网贷行业大规模“爆雷”还有一年的时间。不过,监管部门当时考虑到行业稳定原因,电话提醒其改为合规备案。
2年前,周世平直言,网贷不是我们擅长的,也不是我们看好的,这块业务最终会被清理出去,只是时间而已。近两年来,网贷行业遭遇大规模洗牌,行业朝着越来越 健康 的方向发展,而在周世平看来,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同时征求监管层意见之后,现在清盘,时间正好。
分三年逐步清盘
3月23日,周世平在红岭社区上发布一篇《虽然是清盘,但不是说再见!》的帖子,公布了清盘的初步方案。
根据方案,红岭创投2021年12月底清盘平台线上债权资产,未到期部分债权由红岭控股全额收购;投资宝平台全面转型线下私募,原有线上标的分批置换并对应优质资产,线上平台2021年12月底之前清理完毕;亿钱贷平台资产合规并已银行存管,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对于早已被其宣判“死刑”的大单模式,周世平表示,平台原大单资产属于不合规资产,通过拍卖并购重组等手段进行变现,目前处置时机已经成熟,预计3年内可以分批收回。此外,根据最新的互金监管政策,净值标清理已经接近尾声,平台存量资产规模和投资者人数都将要求降低。
方案对存量规模的清理分三步走:2019年平台线上存量规模降低50亿元,2020年平台线上存量规模降低80亿元,2021年12月底平台线上存量规模清理完毕。
与此同时,3月底红岭创投将成立资产清收委员会,由资产处置专家顾问,专业合作机构,监管代表,投资者代表,股东代表,董监高代表等组成,为平台资产清收提供保障,并将不定期召开现场交流会,另外将建立平台清盘信息专栏,对清盘进展进行及时信息披露并报监管层进行备案。
周世平表示,红岭控股及其本人将以所有可变现资产为清盘方案提供担保,保障投资者安全上岸。
早在2017年,周世平曾在红岭创投论坛发布《红岭创投什么时候清盘合适》和《老周说说网贷业务的三年清盘计划》相关帖子,其当时就表示:“网贷不是我们擅长的,这块早晚会被清理,只是时间而已。”当时没有清盘的原因,其表示,一是因为还有前几年积累下来的不良资产需要处理,二是新的转型还在过渡中,过渡期大概三年。
最新待偿达184亿元
(不含净值)
官网显示,红岭创投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截止到3月23日,平台累计融资总人数为13.06万人,累计出借总人数为48.63万人,累计出借金额4520亿元,最新待偿金额为184亿元(不含净值)。而就在昨日,还成功出借7252万元。
从出借金额地域分布来看,江苏、湖北、山东、浙江和广东五地排在前五位。其中周世平的家乡江苏省累计出借金额达493.99亿元,累计借款金额达470.19亿元,均位列第一。
压宝亿钱贷
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清盘计划中,周世平对亿钱贷的规划很是清晰——平台资产合规并已银行存管,继续保留并争取备案。
亿钱贷官网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平台累计成交金额为15.37亿元,累计交易天数为1621天,累计注册人数为51.77万人。公司由新网银行进行资金存管,具有A股上市公司控股背景。
这家上市公司就是深南股份。公开资料显示,亿钱贷是红岭创投与上市公司深南金科股份共同持股的P2P平台,周世平也是上市公司深南股份的董事长。
3月22日,深南股份发布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深南股份营收1.82亿,净利润亏损4906.78万,同比减少739.58%;而在此前的业绩快报中,对于净利润的下降,公司表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去年收购了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亿钱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入较大,业绩未能在报告期内体现。
财报信息显示,深南股份以收购方式对深圳市亿钱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816万,持股比例51%,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亿钱贷期末总资产2590.53万,净资产492.24万元,营业收入332.96,营业利润亏损1590.37万元,净利润亏损1117.39万元。此外,受互联网金融行业“824监管新规”的影响,亿钱贷仅通过ICP备案,暂未取得ICP许可证。
目前深南股份关联P2P平台除亿钱贷外还有红岭创投。2018年11月,深南股份还曾公告与红岭创投对亿钱贷同比例增资。其中,以自有资金9180 万元与红岭创投对亿钱贷进行同比例增资,增资完成后,亿钱贷的注册资本将由2000 万元增至2亿元,深南股份持有其51%的股权,红岭创投持有其49%的股权。
备案困难
2018年,网贷行业遭遇重创,但也就是这一年,网贷行业发展迎来希望,网贷合规108条细则、合规检查通知、打击恶意逃废债等文件的发布,给予行业非常明确的整改方向和发展路径。
随着P2P合规检查的不断深入,“合规备案”将是行业历经阵痛之后“幸存”平台2019年的重头大事,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网贷行业必将是备案验收的关键一年,也是网贷行业进入全面合规时代的起点。
2018年,红岭创投积极寻求备案,但这可能恰恰成为其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2018年1月27日,周世平在存管与备案进展说明会上提到,红岭创投备案的唯一的障碍,就是原有的大额存量资产,被定义不合规的资产,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存量资产处置。
还有一个影响其继续走下去的原因之一就是净值标的问题。
2012年,红岭创投就开始推出净值标业务。官网公布的运营报告显示,红岭创投2017年净值标成交金额超千亿,占比92.35%。2018年上半年,净值标成交超540亿,净值标占比94.53%。
2018年9月,深圳市整治办在会议上对红岭创投的净值标杠杆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并限期2018年底之前要完成净值标的清理。随后,红岭创投对净值标的规则进行了多次整改和调整。
当年9月17日,红岭创投在官网发布《关于平台全面清理净值标业务的公告(试运行版本)》,称将分期分批逐步停发净值标。
2019年3月21日,红岭创投发布公告,宣布自2019年4月1日起全面停发净值标,同时对债权转让费用进行调整,其中债权持有30天(含)以内,转让服务费率为转让本金的2%,债权持有超过30天,转让服务费率为转让本金的0.5%。
此次清盘贴中,周世平表示,各平台目前已经投资的存量资产安全性没有任何影响,根据到期日期自由进行理财规划;36个月的置换标将从6月30日开始停发,考虑到投资人数的限制,资产总额5万元以下的投资者,7月1号以后只能取限不能投标。总资产5万以上的投资者将保留投标权限直至2021年12月31日。
“
Chinafundnews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好看” 行不行!!!
P2P网贷平台被立案调查,该平台涉嫌了哪些违规行为?
这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同时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存在严重的诈骗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P2P本身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但当P2P技术到了国内之后,我们会发现P2P技术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人们并没有利用 P2P技术做好事,反而在做着非法集资和放高利贷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每当我们听到互联网贷款时,很多人都会把互联网贷款和高利贷划等号。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几点做具体解答。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项关于P2P公司被查处的新闻,关于红岭系资本的P2P运作问题,目前这家公司已经被正式立案调查,相关涉案人已经被正式刑事拘留。与此同时,红岭系资本的系列行为令大家震惊。
二、这个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行为。
我在网上搜了相关数据,目前这家公司的涉案金额已经高达4,500亿元,涉案的交易笔数已经达到了1,234万笔,出借人更是超过了274万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金额基本上都是用于互联网放贷,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网贷产品,这个数据足以说明网贷产品害了多少人。与此同时,这家公司依然有156亿元左右的投资人款项没有正常兑付,涉嫌金融诈骗。
三、这个数据触目惊心。
我们一直说网贷害了很多人,但我们一直不知道网贷的具体真实数据。这只是一家公司的数据,4,500亿意味着有百万级别的用户成为了受害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国内的资本并没有正常使用 P2P技术,反而在滥用P2P技术,同时也在做高利贷的行为,这些涉案人必须得到严惩。
央行: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之前平台借的款是不是不用还?
P2P是诈骗集团,联盟轮流讹诈,全靠诈骗,威胁手段,逼死手段。裸照,裸贷,迫使贷款人写借条。砍头息,利滚利,每月翻倍,每月重新写借条。有的一星期本金利息就翻一倍。现在要什么还?实际借多少?要还多少?所以,诈骗集团的债,"让诈骗集团自已还"?
央行,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那么之前平台借的款是不是不用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借的钱,该还就要还,毕竟政府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做得一直比较到位,除了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其余的正常借贷关系会一直受到法律的监管和保护,因此在即便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这并不妨碍债务人还款,这里简单聊聊曾经如日中天风靡一时的P2P以及我的P2P投资经历
P2P的兴起和衰落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这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
P2P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的一种,曾经一度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头一把交椅,投资人一提起互联网金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P2P
国内P2P的兴起其实比较早,最早的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于2006年,那时候相关的企业很少,就这么不温不火发展了4年,直到2010年,才开始有更多人发现这个商机并进入这个领域
转眼2011年,新成立的网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呈批量上线
到了2012年,网贷行业进入爆发期,发展得如火如荼,平台数量已达到2000余家,其中比较活跃的有几百家。据相关部门统计,仅2012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元人民币!
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更是蓬勃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成立的网贷公司,而我也是在2013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接触网贷行业
此时的网贷公司还处于跑马圈地,野蛮生长时期,大多平台打着刚性兑付的旗号发行产品
而到了2015年, 首个银行P2P资金托管平台成立,标志着P2P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更进一步,彼时大量的P2P平台开始跟银行合作
2015年的大牛市跟P2P公司的推波助澜也脱不了干系,那时候很多P2P平台推出来配资功能,助力杠杆牛市,加速大盘上涨,当牛市结束,也加速了下跌过程,可谓是助涨助跌!
然而监管政策尚未落地,伴随着平台高速增长的同时,平台跑路事件也风波频出,截至2015年9月底,累计问题平台就达到了1031家,占P2P平台总量(3448家)的30%。
很快2016年8月,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这项《征求意见稿》对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提出了一定的资质要求,同时也加强了网贷行业一系列的监管。
同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可以看出,从2016年开始,政府开启了一波又一波的强监管模式
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P2P开始频现爆雷潮,此后陆续出现多轮P2P失联案件,一波又一波的割韭菜事件频出,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后行业监管持续加强,备案制的出台加速了这一过程,到2020年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 财经 年会上表示,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2020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4月15日发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切实维护金融安全》指出,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等领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已转入常态化监管。
至此,从2006年开始,2011年快速增长再到后期的如火如荼,最后到现在的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短短15年,走完了一个行业的兴衰
我的P2P投资经历
我是从2014年开始接触p2p,辗转投资了几十个平台,直到2020年最后一笔5000块钱本金的赎回,彻底终结我的p2p的投资
赶上那会p2p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年化利息都在15%以上,稍微保守一些的也有10%以上的年化收益,我当时就想找几个安全一点的平台投资
有个网站叫网贷之jia,那时候我经常登录网贷之jia查看各家p2p公司的排名,从里边选择头部平台进行投资。
记得投资的第一家平台是红岭,被当时的领导周总刚性兑付投资者资金圈粉,因而成为了我投资p2p的第一家平台
此后开始了很多平台的投资,基本都是选取半年以内的标的,每笔投资一两千,基本不会超过五千,直到后期熟悉后才开始进行单笔五千到一万的投资
后来随着东北特钢事件的爆出,顿感国企债券尚且无法正常兑付,网络贷款的安全性又能高到哪里去呢,于是又精简了平台,只投资网贷之家排名前20的公司
到了2018年,国家管控p2p平台更加严格,要求在规定时间备案,备案制的出台,加速了行业出清,相当多的平台出事,或跑路,或关张,不一而足
因此从那时候开始,凡是到期的P2P标的基本没有再续投,逐渐回笼p2p资金,剩下的最后一个平台叫和信,这家公司总部就在北京,且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当时不担心这家平台的资金赎回
偏偏就是这家平台出事了,2019年开始,本金兑付困难,最终通过商城购物的形式使用了最后一笔五千元本金,算是另类的赎回
P2P网贷机构停业贷款还用还吗?
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也就意味着平台消失了,可出借人的钱却没有要回来,借款人也不知道该将钱还去哪里,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平台垮了,借的钱就不用还了
答案是,平台垮了,借的钱该还还得还。
在去年的清退潮后,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平台将出借人的本息全部兑付,另有少数平台还不错,将出借人的本金实现兑付,但是绝大多数平台没有资金来兑付出借人,好在大部分平台都提出了退出方案。
P2P网贷机构的业务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义务。由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网贷平台上直接借贷形成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同样应依法履行还本付息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出借人有权继续主张债权,也就是说,债权人向借款人追索这部分债务时,借款人应该予以偿还,尤其是本金部分。
如果出借人、借款人、P2P网贷机构之间出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解决不了的,出借人可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击逃废债是互金领域风险出清的重要举措。在上个月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曾多次强调加大打击逃废债的力度,全 社会 共同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
相关政策已明确表示,不论是在营还是已经停止经营的网贷平台,将全部纳入征信系统,尤其是良性退出的平台其借贷关系仍然存在,借钱仍然是要还的!
结语
谈笑间,匆匆15年已过,网贷行业完成了从逐渐兴起到衰落退出的整个过程,这个行业虽然昙花一现,但是无数投资者受到损失甚至是重创,给广大的投资者上了风险教育这一课,投资者当引以为戒!
另外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但借的钱,该还就要还,老赖们同样不要心存侥幸!
难道借的高利贷还要换吗?
是断头息,高利贷?
还是一定要还的,只不过该怎么还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逻辑进行推理,最终得到结论。那么,p2p平台只是一个载体,说白了就是一个中间商,他们只是经营这个“卖钱生意”的人,吉祥物而已,资金并非自有。都是信托、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等相应的金主爸爸在背后为其站台,再往后推就不用我说了吧?我相信,你能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真正的债权人不是p2p平台,而是背后的金主爸爸,难道平台垮了钱就不要了吗?债务人就可以不还了吗?天真、幼稚,你有没有发现,近期政策要求各银行和金融平台必须公示年化利率,而且最高不得超过15.4%。尽管p2p平台不在了,但是资产已经打包转移,债权人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债务人可以拒绝砍头息和超过年化15.4%以上的部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还清款自会找到你,现在大数据时代,征信里面也可能体现你的债务。以后房贷车贷等等都会受影响!
平台爆雷之后,如果拒不还款,那你就要做好以下准备:
1、被有关部门催收,还会受到严厉惩戒;
2、被警方依法冻结名下信用卡、银行卡账户;
3、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行为;
4、情节严重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团贷网一案中,警方通告里也多次提到了逾期不还的种种后果。
该还的还是要还,不能因为贪这个便宜而让自己不安心,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想多了,还是要还的,若是还不起就先拖着,慢慢来!有可能为了销烂账,会让你只还本金。
钱和利息都要还的
就算那些机构全部停业,也是要还款的,因为大部分网贷平台是会上征信的,如果不还,就会影响征信,对后续想要买房买车都会有影响。
对于红岭p2p网贷和深圳红岭p2p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