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是支出还是收入
借方和贷方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是收入或支出。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
可以分为:
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借贷方式只是企业的一种记账方法。
拓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或者说,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进行联系地记录;
第二:在记入有关账户时,有的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有的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不能全部记入借方或全部记入贷方,即有借必有贷;
第三: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即借贷必相等。
账户结构
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试算平衡
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在会计上称之为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借和贷哪个是收入哪个是支出啊?
“借”和“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r\n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也可以用恒等式来记忆:\r\n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r\n左边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r\n右边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请问会计里面的借贷记账跟收入支出是什么关系呢?
没有实质的关系。
借货收入指周转性收入。包括向关联单位收取银行存款、储金会款、借入款、收回借出款、兑售有价证券、赊购、为购房从银行贷款等。
借货支出指周转性支出。向借款银行发还借款,向关联单位借款,等,都是关联单位的资金往来,借货收入和借货支出要达到平衡。
其实借和贷只是会计学中借贷记账法中抽象的记账符号,其中借方表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的就是贷方,这样看还是太复杂,通俗来讲就是“借”就是表示收入,“贷”表示付出,支出。“贷方是钱的来源,借方是钱的使用。
扩展资料: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关于贷款记账是记收入吗和贷款的记账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