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十二条”措施促进文旅产业复苏
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快推动文旅企业由复工复岗向复产达产转变,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发展,3月18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十二条”措施)。据了解,“十二条”措施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促进广州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业内专家指出,该项措施兼具精准性和持续性,不仅立足眼前的复工复产,同时也在建构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将更好引领广州文旅产业的新作为。
资金“输血”+文旅惠民助力产业复苏
今年的疫情让文旅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和机构有序复工复产,成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为了更进一步摸清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企业受损情况,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此前通过下发调查表,了解文旅企业需求,征询协会和企业意见,提出对策建议纳入市政府“48条”措施。而本次促进文旅行业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正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记者梳理该措施,发现其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广州文旅产业顺利复苏和健康发展。
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支持、重点文旅企业帮扶等途径,帮助文旅企业缓解疫情带来的困难。其中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统筹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经营困难、振兴消费、促进产业复苏。
二是针对不同的细分重点行业、园区和业态发展,出台有针对性的促进举措,当中包括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旅游文化特色村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集聚区)给予资金扶持,以及支持广州文交会等综合性文化旅游节展活动。
三是多举措促进行业振兴和市场繁荣发展。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的同时,也加强城市营销和宣传推广,对广州智慧旅游推广平台、文旅企业境内外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同时,还将发放“广州文旅惠民券”,采取政府补贴、平台让利、商家打折相结合的方式,激活演艺、影视、音乐、娱乐、旅游等消费。
“十二条”措施兼具精准性与持续性
文旅企业在此次疫情中直面失去营收的困难,在他们看来,本次“十二条”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后续的经营压力。广州酷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芹认为,此次的广州“十二条”措施涵盖面很广、指导性很强。在助力文旅企业缓解经营困难之余,加强城市营销和宣传、振兴文化消费市场,发放“惠民券”这些动作,对于文旅产业复苏后市场的繁荣有很大的帮助。
在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金波教授看来,精准性和持续性是该措施的两个最大亮点。他指出,其精准性主要体现在支持重点领域。一是扶持文旅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帮扶方案进行,而且采取的措施多样化,包括贷款贴息、融资优惠、税费减免、重点项目补助等。二是对文旅产业园区(集聚区)的资金扶持。充分体现了“十二条”措施明确的对象精准性和强烈的实施导向性。
“本措施的持续性,体现出与其他城市出台的应对疫情措施的不同。事实上,应对疫情和恢复生产并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未来的防疫和抗疫也不是最终目的,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才是根本。”江金波认为,“十二条”措施不仅立足眼前的复工复产,也同步建构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必将更好引领广州文旅产业新作为。
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李协居认为,当前旅行社、景区和酒店,更需要市场的恢复和客人的流动,“十二条”措施中的惠民政策对这方面很有帮助。希望下一步广州及周边的旅游可以尽快恢复,建议可通过旅游消费退税的方式,扩大惠民政策的范围,鼓励到扶贫点进行乡村旅游。
做好市场重启工作,满足消费新需求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发挥着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协同和带动作用。广之旅副总裁温前表示,此次发布的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现金流,稳定了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另一方面,更是极大地提振了旅行社行业重启和复苏的信心,让旅行社进一步清晰与坚定了市场重启的工作方向。
对于疫后旅游市场的重启,广之旅方面表示,将加大开放、共享、匹配、整合力度,与上下游供应商共建价值共享模式,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创新等举措,助力旅游市场复苏与振兴。
有调查显示,疫情过后更多人会对出行工具的卫生和安全性有更多考量。为提振游客出游信心,广之旅表示,随着旅行社经营范围的恢复,后续将对旅游用车、用餐、住宿、行程安排等“四大放心出行”进行安全保障升级,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卫生与安全。
为满足市民长期“宅家”后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广之旅还将适时推出以康养、生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围绕从化、增城、花都等广州近郊开展的如赏花摘果、健康徒步、绿道骑行、酒店休闲等户外主题线路。此外还将结合广州本地旅游先行的市场重启节奏以及应季特点,适时推出如从化吕田农耕文化、乡村民俗体验等广州市内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粤出台12条政策措施,助文旅体业渡难关稳发展
南方网讯 日前,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 扩大市场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推出12条政策举措,从指导文旅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市场以及保障文旅体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帮助全省文旅体业渡过疫情难关,提振发展信心,扩大市场消费,实现平稳发展。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早谋划“五一”等节假日区域文旅体消费
《政策措施》提出,广东将督导各地严格按照疫情分级分区精准防控要求,分类指导景区等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复产,鼓励疫情低风险地区帮助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要求积极复工复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早谋划“五一”等节假日促进区域文旅体消费举措。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广东今年将通过扎实有效的组合政策和真金白银的补助。一方面,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租金减免等减负政策,如落实企业从事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等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和预征率由3%降至1%等政策;积极搭建文旅体投融资对接平台,落实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靠前针对性开展信贷支持服务等,帮助文旅体业轻装上阵。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相关资金使用方向,统筹安排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生产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加大对场馆、园区租金的减免力度,如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文旅体民营承租企业免收2020年第一个月租金,第二、三个月减半收取;对疫情期间向园区内企业减免租金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视情况给予适当补贴等。
精准帮扶受损行业,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省文旅体业受疫情影响和冲击实际,此次出台的政策举措中精准帮扶住宿业、旅行社、景区、度假区、文化娱乐场所、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演艺、文化产品批发零售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对相关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等。如针对疫情期间全省电影业受重创的情况,提出继续安排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符合条件的影院,适当加大对电影企业、重点项目、拍摄基地的奖补力度。对文艺院团、演出场馆因疫情影响取消的演出活动给予停演补贴。对在疫情期间暂停销售的体育彩票专营店、兼营店从体彩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加大对实体书店和农村图书发行网点补贴力度。
广东今年还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和汕头亚青会场馆、清远省运会场馆、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等重大文体基建项目建设等。
推系列重大活动,复苏提振文旅体消费
《政策措施》提出,针对文旅体消费市场,广东将从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消费新业态、加大惠民力度、开展文旅体系列重大活动等方面,提前谋划复苏和提振市场,拓展文旅体消费新空间。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适当向文旅体企业倾斜。另一方面,培育壮大4K/8K影视、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在线旅游、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
广东还推出惠民大礼包,拉动消费提质升级。如加大力度实施国有景区门票收费减免,鼓励非国有景区实施门票收费减免;鼓励各地发行文旅体优惠卡、优惠券,推出文旅体消费季、消费月活动。同时,我省将开展“广东人游广东”“全域旅游在行动”两项旅游振兴重点活动,提升消费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李文轩
多方谋划振兴广西文旅经济
本报南宁讯 (记者/吴丽萍)为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全面提振文化旅游市场,21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面振兴文旅经济的若干措施》,在政策资金扶持、开展宣传促销、加大项目投资、发展夜间经济等方面给文旅企业以支持,政策执行期至今年12月31日。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于3月初拨付上一年度确定的各项奖补资金,用于文旅企业奖补和贴息;切实用好2020年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旅企业恢复生产。协调金融机构为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优惠利息贷款或短期低息(无息)贷款。3月上旬前全面落实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
疫情过后全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对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促销企业给予补助。开展“百趟专列进广西”“广西人游广西”等系列联合促销活动,通过车票、景区打折等优惠政策,吸引区(境)外游客赴桂旅游。
发挥文旅大会办会机制和引领作用,支持承办城市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有关部门产业基金、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新项目、在建项目加快复工建设,提高项目开工率。
抢抓疫情后游客对健康旅游、绿色消费需求的新机遇,抓紧开工新建一批健康旅游重大项目,启动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北海银基国际医疗康养旅游产业新城、华邦(桂林)国际旅居康养小镇、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新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年内开工。
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迅速激活市场消费潜力。鼓励中心城区文旅服务设施和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开展夜间游览、餐饮、购物等特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经营企业、经营户,适当延长已发放到期的贷款还款期限并免收罚息。持续开展旅游扶贫公益行动,办好旅游电商扶贫等活动。
南宁出台文旅新规 评上国家5A级景区奖励千万元
近日,记者从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南宁市支持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满满干货,以吸引更多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落户南宁市。如对新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
《办法》提出,加强补助补贴。通过贴息补贴、市政配套设施补助、进口补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助、林相改造补助等方式,对在南宁市现金和实物总投资额达100亿元以上(不含房地产投资)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予以补助补贴支持,充分释放优惠政策红利,进一步吸引支持更多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落户南宁市。
同时,加大对重大文化旅游品牌项目的扶持力度。对新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对新评定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对国际一线知名连锁品牌酒店新评定为五星级饭店的,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对其他新评定为五星级饭店的,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企业承办的对南宁文化和旅游业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国家级、自治区级节庆、赛事等活动,对同一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另外,积极为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引进人才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提供便捷,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引进的人才,按照上级和南宁市有关人才政策执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需要引进外籍专门人才的,各有关部门要在申请办理工作证件及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等方面提供便利。
鼓励创新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如支持企业利用债务融资工具,发展文化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创新适合文化旅游产业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担保方式,对不同类型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采用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相应的抵、质押担保方式。
此外,鼓励通过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对产业带动能力强、地区贡献大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优先争取国家专项基金、国债资金、贷款贴息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并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股权投资。
来源:南宁日报
关于重大文旅项目贷款贴息和文旅项目成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