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骗资料有什么后果
伪造资料骗取贷款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构成骗取贷款罪,二是退赔骗取的资金。
伪造资料骗取贷款,会构成骗取贷款罪。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资料骗取贷款,须退赔骗取的资金。可能银行在审核时没有及时发现,贷款已经发放。一旦东窗事发,银行会立即要求解除贷款合同,退回贷款资金。如果借款人已经使用了贷款资金,也须进行赔偿。
另外,伪造资料骗取贷款,影响今后申请贷款。伪造资料骗取贷款被发现,银行会将借款人拉入黑名单。同时,将这一信息上报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记录到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借款人今后再申请贷款或申请其他授信,难于上青天。
银行贷款提供虚假资料后果
会构成骗取贷款罪。
1法律条文
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设罪名。刑法第175条规定的多种犯罪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罪名分析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客体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客观方面是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
拓展资料:
一、立法背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应当把从银行获取贷款后还不上的,都作为贷款诈骗罪处理。考虑到实践中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客观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刑法修正案(六)》将其入罪。认定骗取贷款罪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欺骗手段的认定,二是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证据,在主观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故意。同时,要注意查找充分证据,证明犯罪的实际后果非常严重,符合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二、本罪与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等相似罪名的区分: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区别点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的,只能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贷款收入证明造假后果
贷款收入证明造假后果:
办理贷款使用假的证明后果非常严重,首先如果被银行发现,贷款将无法通过审核,严重的还将承担法律风险。更严重的是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会根据数额大小被判处不等的有期徒刑。所以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拓展资料】
贷款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其业务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贷款政策是指导每一项贷款决策的总原则。理想的贷款政策可以支持银行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对银行的经营作出贡献;其次,是为了保证银行贷款的质量。正确的信贷政策能够使银行的信贷管理保持理想的水平,避免风险过大,并能够恰当地选择业务机会。
贷款方式是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按照贷款保证的不同方式,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指仅凭借贷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票据贴现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而发放的贷款,可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质押贷款。目前中国信贷资金的供应方式可分为三种,即直接贷放,间接贷放以及买,卖方贷款。
银行通过贷款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补充资金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本身的积累。在中国,还运用贷款的有偿使用原则,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并且把银行信贷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方式,也作为调节和管理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
骗取银行贷款罪如何定性,材料作假骗贷后果会怎样
银行 贷款 的准入条件是比较高的,很多有贷款需求的借款人都会因为各种不满足银行贷款要求的原因被拒之门外。为了能够得到银行贷款资金,不少人是煞费苦心。其中,提供虚假的贷款材料就是很常见的一种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然而,骗取银行贷款如果被发现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那么,贷款资料作假被发现对借款人有何影响,还有一些情节更严重的骗取银行贷款罪的借款人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
银行贷款材料作假被发现有什么影响?
在急需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贷款。没错!贷款肯定是解决资金需求的最好利器,但是想顺利从银行手中拿到贷款,你还需满足银行贷款要求,且能提供真实、可靠的贷款材料。不过,有些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真实的贷款材料,便“急中生智”想到了提供假证明,但你想过若银行贷款材料作假被发现有什么影响吗?
影响一: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若情况较轻,可能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但是该记录会影响你未来房贷、 车贷 、 信用卡 等银行信贷业务的办理。
影响二:拉入银行“黑名单”,并拒贷
若情况稍重,银行会拒绝你的贷款申请,并会拉入“黑名单”,这样你以后想再在该贷款机构办理贷款就“没门”了。
影响三:构成贷款诈骗或量刑
若你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那么将按以下标准量刑:数额较大,构成贷款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骗取银行贷款如何定罪
申请贷款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提交虚假资料?如果笔者告诉你骗取银行贷款或量刑,你还敢有此想法吗?对此也有不少提出这样的问题:骗取银行贷款如何定罪?
根据《刑法》规定,骗取贷款罪的最高法定刑为七年有期徒刑。那么,怎样认定自然人行为是否属于骗取贷款呢?根据相关规定,自然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且数额较大,并有下列情形质疑的,则认定为骗取贷款: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所以,大家申请贷款切记提供真实、可靠的贷款资料,避免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造资料进行银行贷款后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资料造假判刑多久?、造资料进行银行贷款后果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