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如何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
银行 和金融机构是如何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个人 贷款 是一项零售 贷款业务 ,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 借款 人发放的贷款,虽然个人贷款用法灵活、方便了民众,可其中的风险也是一直存在的,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如何防范个人借贷风险这不仅是贷款人要考虑的问题,同样也是银行等金融借贷机构要想办法规避的,随着金融市场的活跃发展,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事件也在不断增加,从银行等借贷机构的角度考虑,应该符合防范风险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如何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
首先,在贷款人的资质筛选上,要严格把控,毕竟客户准入是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第一关。从贷款人的资质上而言,有5类用户群体是需要银行重点关注的。
1、社会高危群体,从事洗浴、歌厅等行业信誉不良的群体。
2、“月月光”年轻人,不知道赚钱,乱花钱。
3、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生意人”,没有稳定场所做生意,也是让人会很不安的,也会加大借贷风险。
4、花钱没有节制的企业主,个人贷款多用于消费,有些企业主生意不大,却讲究派头,用于贷款的钱去消费自己无法承担的消费品,也是比较危险的,银行要注意。
其次,放贷前做好调查工作。贷前调查是贷款决策的基础,做好以下几点:
1、在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时,除了审核抵押物外,也多跟贷款人接触的人群了解其品行、是否存在过入不敷出的情况等。
2、判断借贷的钱用来做什么?最好采用面谈的方式了解,从贷款人生意心得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判断其贷款人是否真正想将贷款钱用于做生意。
3、系统监控资金流向,通过绑定贷款人账号的方式,衔接3个系统,一是收入绑定还款系统,方便放款和还款;二是结算账户绑定代发系统,定向支付;三是 理财 账户绑定财富系统,个人贷款的资金是不能用于 投资理财 的,绑定账户后,银行方便了解贷款人资金去向。
4、分析贷款人负债情况,从3方着实查实,一是家庭负债;二是担保关系;三是贷款人从事企业是否存在过度融资情况。
还有,贷时审查,贷时审查是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关键。银行要确保贷款个人与证件保持一致,核实身份,确保法律文件无瑕疵;也核实抵押品是否与房管登记备案情况相符,确保抵押物的真实可靠性;同时重点关注资金需求量大的用户,关注资金流向,是否合法使用。
最后,是贷后管理,个人借贷风险的发生很大程度是来源于贷后管理的缺失,很多银行在放款后就不再追踪贷款人情况,进而导致 贷款风险 加剧。银行从以下3方面着手进行贷后管理:
1、了解贷款人财务状况,通过定期回访,现场回访的方式及时获得贷款人近期的资金变动,是否出现困境,出现贷款逾期是什么缘故等情况,多方面了解,以便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2、贷款人资产查封、减少这是风险征兆,银行要重点落实情况,弄清贷款人资产变化的原因,是想要作假转移资产、逃离债务还是真的遇到困境。
3、及早制定方案应对个人借贷风险,不同客户群体采用不同方式进行 催收 ,若是关注类用户,加强回访,边“调”边“催”;若是次级类用户,通过法律手段先一步诉讼,掌握主动权,边“打”边“谈”;若是可疑、损失类用户,最大限度清收已核销资产,边“核”边”收”。
以上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如何防范个人借贷风险的”的相关介绍。我就审核贷款人资质、贷前调查、贷时审核、贷后管理如何做4点给放贷机构提供参考建议。总之,对银行来说,风险防控是指银行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一般包括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四个步骤。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1、个人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2、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订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3、贷款人应按区域、品种、客户群等维度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4、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5、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个人贷款的期限和利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贷款人应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支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控制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
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对个人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分析
蚂蚁花呗怎么用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是指引起并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不确定的随机变化的一系列因素, 个人消费信贷 业务风险往往与损失联系在一起,商业银行若发生消费信贷业务,则必然会存在损失的风险,即信用风险。个人消费信贷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密切相关,信用风险越高,贷款定价就应越高,银行可能获取的收益也越高。
信用风险由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构成,信用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损失和收益。由此可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与损失、收益并不是直接对等的。对银行来说,只有当信用风险真正发生,借款人发生违约行为,才会给相应的贷款商业银行带来损失。如果能够及时对信用风险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信用风险则可能被及时有效的规避,银行因此不会承受利益损失。正因为如此,更加有必要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管理,
使风险尽可能不转化为损失而转化为银行的利润。
(1)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信用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必然存在的,有信贷活动就有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资金运动具有跨期性和多层渗透性,这意味着信用风险会伴随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因此,信贷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个人消费信贷 业务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随机现象,风险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个特性决定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3)风险因素的相关性
风险因素与多个因素相关,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不仅与借款人自身相关,还与借款人相关交易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密切相连等各个因素有关。这个特性决定了个人消费信用风险管理的广泛性,决定了对信用风险的分析应充分考虑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行为主体及其决策和行为。
4)收益分布的可偏性
蚂蚁花呗怎么用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具有收益分布的可偏性,这是因为借款人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贷款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会造成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偏离。市场风险概率分布通常可假定为正态分布,若想要安全地收回个人消费信贷,取得商业银行应该收取的本金利息,但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发生,不仅收益损失,连本金都会失去。这种收益和损失不对称特征使得信用风险概率分布向左侧倾斜,并出现肥尾现象。
5 )风险管理的可控性
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防范杜绝,但可以选择一定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即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具有管理可控性。
6)风险积累的加速性和传染性
个人消费信贷 业务风险具有风险积累的加速性和传染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一旦积聚和爆发,将产生骨牌效应,加速对银行的冲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关联效应引发风险。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经济社会中的个体密切联系形成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支付系统崩溃,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二,参与者的从众行为可能会放大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交易个体难以对未来不确定性做合理预期,往往通过观察周围主行为获取信息;在从众心里的影响下,许多个体的信息将大致相同并相互强化,最后采取相似的行动。从众效应的实质是不确定信息的多倍放大,是个体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行为。三,杠杆效应诱发危机。商业银行往往以一定量资本推动数倍甚至数十倍资产扩张,财务杠杆率高,如果风险发生,成为现实,那么将会进一步诱发危机的产生[[38]。最后,不断的反馈调节可能会使危机加大。银行发生危机会使大量关联个体失去获取贷款的机会,从而引发以经营性消费为目的的个体资金链断裂以致倒闭、破产,这种反馈效应进一步加深了危机。
蚂蚁花呗怎么用 商业银行通过系统的、成体系的、规范的方式方法对个人消费信贷信用禁用风险识别、评价、控制、处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风险成本获取既定的收益或以一定的风险成本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风险与利益中寻得最佳利益的平衡点,既要避免丧失好的信贷盈利机会又要能有效控制风险。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做出风险识别判断与规避管理,从而减少银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工作方式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总结近期来发生的问题,更广泛地借鉴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个人贷款风险管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个人贷款风险管理理论、个人贷款风险管理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