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介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为质押物,由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由银行根据评估价值按照一定质押率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能够为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外部资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制度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开发,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听说2015年已办理这种业务达900多亿,只希望这个数据是真实的。
什么是知识产权权利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新型融资方式。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目前,这一融资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优缺点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优点
1、通过专利等无形资产做质押获得流动资金贷款;
2、获得政府贴息,银行专利质押贷款某些地区实际融资成本低于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且低于基准利率
3、企业知识产权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知名度,确认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缺点
1、法律风险,缺乏相应的保障
由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与完善,受知识产权特征所决定,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本身存在较大的权利不稳定性,以及权利人的权属与权益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导致权属争议。法律风险的核心风险是确权风险,它决定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否有意义、质押能否成立,以及当出现风险时能否顺利变现。
2、估值风险,缺乏可靠的评估
受知识产权特征所决定,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本身存在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导致其财产权利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其市场评估价值;由于其价值评估与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产估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评估立场、技术、方法、模型、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其市场评估价值。估值风险主要是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风险,它决定了贷款额度等基本授信要素,还决定着企业的还款来源和还款意愿。
3、经营风险,缺乏确定的价值
企业作为权利人,其自身经营管理与资源配置决定了商标权或专利权能否创造应有的市场价值,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即决定了借款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
4、处置风险,缺乏流通的渠道
受产权特征所决定,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的交易方式、手段和场所均有特殊要求,变现过程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当贷款出现风险时,质物处置通道不畅,风险不能被快速有效地控制、转移、分散或化解,贷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会恶化。解决质物处置问题,是商业银行健康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关键问题之一,也将真正考验贷款银行经营风险的能力。
如何用“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如何快速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表示,2015年,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进一步加强,全年通过专利、商标、版权质押共融资达931.72亿。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贷款门槛高、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信贷品种,主要是以合法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经过评估机构评估价值后,由银行按照一定的质押率提供贷款的融资模式。
其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但总体上成效依旧不显著。主要原因还在于几个方面: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质押物价值难以评估。我国针对知识产权评估的制度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使得评估的出来的价值有一定的差异性。
商业银行不买单。商业银行的质押融资主要都是针对有形资产,是否提供贷款和提供贷款的额度比例都取决有形资产质押物的价值,而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银行在做知识产权质押时,它的一切标准都沿用的是有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会影响结果的准备性和有效性。加上无形资产的风险性更大,所以只有少量的银行买单。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政府也专门拿出一部分的财政资金给予支持,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后,随时可能遭遇贬值的风险,所以银行通常会提高贷款利率来降低银行风险。这样子的做法,哪怕有政府的补贴或奖励,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是加大了,使得很多中小企业被迫放弃。
初创型、成长扩张期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很少,无形资产占比极高,他们的融资需求也很大。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机构来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相信等待时间要很久,最终有可能会让企业错过最佳发展时期。
因此,中小企业可以找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质押物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机构。他们围绕知识产权交易链条,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风控体系,能将知识产权进一步转化运用,彻底打通融资通道。
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用途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