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定价存款安全吗?
安全。差异化定价存款是没有风险的,是非常安全的,差异化定期存款同普通定期存款一样,本质上也是存款产品,是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储蓄而推出的有差别化的利率,存款金额越大,利率越高,是固定利率。
银行如何提高贷款定价水平
1.转变经营观念。
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后,各家银行的市场份额也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而且银行的经营观念、思维模式也将面临一个重新“洗脑”的过程。利率放开后,如何为客户提供一个优惠报价,涉及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实力与信誉、内部管理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竞争将全面展开。因此,银行必须根据市场适时进行战略转型方能取得长足发展。
2.合理运用价格竞争策略。
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掌握了相当的主动权,但并不代表银行可以无限让步,“一浮到底”。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应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商业银行定价过低,不仅直接影响银行利润,而且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信誉,不利于长期发展。同样,贷款利率也不应“一浮到顶”,要注意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在商业银行在定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定价的差异化”,根据客户的风险程度和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进行区别定价,防止“一刀切”。同时在营销过程中要掌握讨价还价技巧,注意从侧面了解其他行的报价信息,并及时反馈,以利银行知己知彼,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强业务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应大力研究客户需求,大力开发、引进新产品,提高业务创新能力,通过高质量和独特性的产品吸引客户,实现业务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根据客户的财务需求,设计出不同期限、不同利率档次的存、贷款组合方案,采取灵活的计结息方式。
4.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价格转移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资金在银行内部调拨,如何核算每笔资金成本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成本核算准确,商业银行就可以对各种资金来源的价格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有效地引导信贷资金的流量和流向,引导具有不同经营能力的经营单位合理处理发放贷款和其他资金运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支持重点客户的问题。
5.建立科学的利率管理机制和分级授权体制。
利率水平的确定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需要有一套严密、科学、权威的决策机制,以利于准确、及时、科学决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委会是利率最高管理机构,应承担起利率管理责任。同时,各部门、各级经营单位也应确定专、兼职的利率管理人员,加强利率管理的人员建设,并定期开展利率管理培训。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利率分级授权机制,以及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保证利率制定的有效性,防范利率风险。
6.以贷款定价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产品定价机制。
在推出每一项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定价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一个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包括存、贷款、结算、外汇业务、承兑、保函、票据等等,同时还应考虑客户的信用等级、贷款期限的长短、利率风险大小、以及筹集资金的成本和运营成本。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建立起这种综合收益测算体系,对金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
金融产品的需求差异定价策略法有哪些优点?
这种方法建立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认为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客户需求的差异程度来制定不同的产品价格。比如有的客户重视产品的品牌,有的客户重视产品的价格。对于重视产品品牌的客户,拥有较高品牌和声誉的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从而让消费者强化对该企业的信心。对于重视产品价格的客户,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服务,从而降低成本,最终降低售价。客户需求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客户差别。由于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收入的客户对金融产品需求不同,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价格以增加销售收入。比如,按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率,可将客户区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低端客户。在办信用卡时,不同卡有不一样的透支额度。比如,某某银行的楼宇按揭贷款利率,对专业人士和高级公务员比一般客户优惠0.25%~0.5%。
(2)地域差别。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客户因其环境不同,对金融产品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所以产品价格也应该有所体现。例如,我国西部、中部及沿海地区的金融产品价格是有一定差异的。
(3)时间差别。不同时期的客户对产品需求并不一致,因此产品价格也可按时间差别做适当调整。例如,商业银行对存款期限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存款利率。该种定价策略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难点是制定价策略格的过程比较烦琐,需要考虑较多因素。
关于存贷款差异化定价和什么叫差异化存款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