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资金流入房市对个人怎么处罚?
贷款资金流入房市对个人的处罚方式有:一是提前收贷,要求结清所有的贷款。二是利息翻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一是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首付贷”、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以及其他银行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二是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开发房地产。四是通过流动资金授信、经营性物业授信等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第四条 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规定:一是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首付贷”、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以及其他银行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二是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开发房地产。四是通过流动资金授信、经营性物业授信等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情况。
9家银行因房贷违规被罚款上百万,违规行为是什么?
因9家银行涉房贷违规被罚482万。这9家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九江银行、江西德兴农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稠州银行、江西上栗农商行、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西安银行、建设银行。
一、9家银行具体违规行为:
1、江西德兴农村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房、向不符合借款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以贷转存用于月末冲时点。
2、中国银行常州分行违规发放商业用房贷款。
3、九江银行上饶分行因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按揭贷款,遭饶监管分局罚款。
4、中国农业银行西宁市城南新区支行因贷款审查失职,形成虚假个人按揭贷款,遭青海银保监局罚款。
5、浙江稠州银行嘉兴分行因信贷管理不审慎,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遭银保监会罚款。
6、江西上栗农商行因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未审查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保证金来源不合规遭银保监会罚款。
7、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因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领域、贷款资金转存银票保证金、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遭银保监会罚款。
8、西安银行雁塔支行因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控不严,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遭银保监会罚款。
9、建设银行盐城分行因存在服务收费质价不相符、信用卡透支和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流入楼市、贴现资金用途审查不尽职,贴现资金转回出票人账户等违法违规事实,遭银保监会罚款。
二、 法律依据:
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就贷款管理问题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三、官方表态:
银保监会业表示, 银保监会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始终保持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从严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障行政处罚执行到位,确保行政处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发挥了行政处罚警示、教育及惩戒作用。
最后,小编认为金融行业的灰色地带较多、诱惑大,无论从业人员还是金融机构,都该记住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备抓 。
“让资金去它该去的地方!”银保监会189张罚单严查违规涉房贷款
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现象屡禁不止,监管又出重拳。
8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新披露12张罚单。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8月以来银保监会共开出“罚单”189张,其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入市方面的罚单数量不容小觑。
189张罚单
记者注意到,在银保监会8月内开出189张罚单中,违规放贷及贷后资金管控不到位是监管的重心。其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入市尤为引人注意。
8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沪银保监罚决字〔2021〕113号、116号两张罚单,揭露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松江支行的两起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操作:一是2020年11月该支行将某经营性物业贷款变相用于购房,二是2020年12月该支行某个人经营贷款被变相用于购房。对此,上海银保监局对两起案件做出责令改正,并分别处以50万元、30万元罚款。
此前的8月6日,宁波银保监局更是一连开出8张罚单,其中6张涉及银行贷款违规流入房市,2家银行及相关负责人均被处罚,罚款数额均达到百万级。
具体来看,宁波甬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授信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对贷款实际用途管控不严”而被罚100万元,并责令该行对相关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另一家为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因开发贷款被挪用于缴纳土地款或土地收储、房地产贷款放款和支用环节审核不严、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房地产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等原因被罚共计275万元……
同宁波银行一样被罚超过200万的还有农业银行。8月2日,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个人信贷资金流入房市”等5项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南平监管分局处以250万元罚款。
“让资金去到该去的地方”
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今年以来为“降温”楼市的政策频出。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调控多达352次,平均每月调控次数达50次。
这其中,对于涉房类金融资金的监管也在不断趋严。
今年1月,《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实施,央行及银保监会要求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设立信贷“两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为“房地产贷款占比”,规定大型银行不得超过40%,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7.5%,小型银行不得超过22.5%,县域农合机构不得超过17.2%,村镇银行不得超过12.5%;第二条红线则是针对“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要求上述五个档次的金融机构分别不得超过32.5%、20%、17.5%、12.5%和7.5%。
此外,全国各重点城市在“三稳”调控政策中也一再强调金融管控。8月16日,大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除了购房和换房两种刚需情形,其余一切以牟利为目的而进入楼市的个人贷款均属违规。”住房金融方面的高级经济师陈斌告知记者,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主要有两种情形,个人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里应外合”违规获取购房贷款,或是将已获取的其他贷款如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用于购房。
对于第二种情形,陈斌表示,尽管更多的是个人责任,但银行仍对贷后资金用途、流向负有监管责任,若发现违规使用便应第一时间追回,否则也将面临处罚。“如果个人将所获贷款通过跨行转账等方式多次转移资金,原贷款银行将很难追踪到资金用途,这也是银行监管的局限所在。”
尽管调控政策一再加码,但如“罚单”中利用上述政策漏洞钻空子的违规操作仍时有发生。对此,今年7月27日,银保监会召开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切实解决金融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过低问题”。
诸葛找房认为,涉房贷款监管力度加大,既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价回归理性;也是为了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一方面由于房企高杠杆、高负债运行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居民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的积蓄风险。”而加强房贷审核力度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在陈斌看来,房地产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政府现在正在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逐渐将重心向实体经济转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房地产金融管控,也是为了让资金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对于消费贷款流入房市罚款银监和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处罚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