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
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一季度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1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低0.8和1.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5.56万亿元,同比少增7170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年末低5.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9256亿元,同比少增2.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47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0.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末低1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年末高4.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9160亿元,同比多增4873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年末高4.2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3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末高3.5个百分点。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77万亿元,同比多增5461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末低2.2个百分点。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速度加快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1余额2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年末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9259亿元。
2021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增速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7360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265亿元,同比增长49.4%;助学贷款余额1277亿元,同比增长10.5%。
2021年一季度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量贷款余额1336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量贷款与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合计8189亿元。
四、绿色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2余额13.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47和2.29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29和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17.2%。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五、农户贷款加速增长,农村贷款和农业贷款增速小幅上行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年末持平;一季度增加2.05万亿元,同比多增3226亿元。
2021年一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高0.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558亿元,同比多增2656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47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035亿元,同比多增69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低于各项贷款增速1.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0.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67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1.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7个百分点。
2021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42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72万亿元,同比减少0.2%,增速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6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加速增长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6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56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2021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高4.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多增6437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7135亿元。
1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27 万亿元,此举有何目的?会对贷款方带来哪些影响?
贷款增长较快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先拆分看看贷款结构的分布。4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含中长期贷款、短贷和票据融资)9395亿元,约占当月新增贷款总额的55%,同比多增6115亿元,占当月贷款同比多增规模的90%。从期限结构来看,4月新增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环比少增6979亿元,同比多增3391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少增4096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贷款当中超过5成是来自企业贷款。针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速增长。某经济学家指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企业贷款出现快速增长等一系列数据表明,疫情在初步控制后,企业复工率逐步提升,机构愿意通过贷款扩大再生产,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
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金融倾斜到技术推动等多措并举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4月贷款增长较快也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可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顺畅,市场机制高效运行。
广义货币(M2)方面,央行披露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增速10.1%,达到近年来的高位,重回两位数增速。而4月M2同比增长11.1%已超出市场预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速。央行此前解读称,M2增速上升比较多,总体上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比较多,推动了M2增速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另一个引起社会热议的数据,是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有网友认为这是“报复性消费”引起的,事实上消费支出仅占了存款减量的一部分,住户存款大降7996亿元,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71亿元是股市上行阶段的存款迁移现象(即居民存款转移到了股市)。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7万亿元则由大量企业获信贷资金后转化而来。
有金融研究员分析,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4月持续恢复。从目前数据反映的情况而言,国内经济恢复情况虽未100%走向正轨,但趋势是积极乐观的,宏观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很显著。
总体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相适应,高于受国内外疫情冲击的实际经济增速,有助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升至潜在增速附近,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我国经济韧性巨大,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颤抖吧!猛涨57%,2021年第一季2万亿“房贷”来了
伟哥不是房地产市场的看涨派也不是看跌派,应该算是政策派。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还是看政策。
政策是什么?核心当然是信贷,没有资金房地产不可能涨,所以 历史 看,房地产市场上涨和信贷宽松程度紧密相关。特别是过去一年多,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和经营贷入楼是关联度非常高的。
那么分析判断2021年一季度市场以及未来市场走势,就必须要看央行公布的一季度信贷数据了:
4月12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和 社会 融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高基数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依旧非常可观.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即使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依然实现同比多增5741亿元。
“个人债务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年龄结构、消费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个人贷款的增速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阮健弘称,新增个人贷款从结构上看,比较突出的是“一升一落”,升的是个人经营贷款的增速回升,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回落。
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和1.4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
部分楼市热点城市加大对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排查和处罚力度,即便如此,3月新增信贷数据显示,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新增信贷显著超出季节性, 当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6239亿,环比多增2126亿 ,在基数抬升背景下,同比仍多增1501亿,与当月商品房销售依然火热相印证。
1: 历史 首次单季度居民户中长期贷款2万亿!
2021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
《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
看之前的同期数据,2019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2018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7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66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众所周知,居民户中长期贷款的核心是房贷,往年全年最高居民户贷款都在5万亿上下,而2021年一季度高达2万亿,如果按照这个数据累计,全年将在7-8万亿。
2:经营贷的 历史 高位。
央行数据显示,经营贷的额度依然惊人,所以当下热点城市楼市依然活跃。
在2019年之前,购房是不太可能用经营贷的,因为无利可图。经营贷一般1-3年归本,利率远远高于按揭贷款。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不会用经营贷买房。得不偿失。
但在2020年,因为特殊政策,经营贷周期越来越长,利率远远低于按揭贷款,所以不论是购房者还是银行,都有了动经营贷入楼的心思。
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和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相对而言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就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它的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非理性、不 健康 的发展。
但只要利差存在,任何政策都只能治标不治本!
在经营贷利率3-4,按揭贷款利率5-6,利差高达2个点,而且经营贷贷款周期和按揭贷款基本都可以20年的情况下。
同样贷款300万,购房按揭贷款要比经营贷利息少82万!
另外,经营贷泛滥最大的影响还是歧视刚需,大部分经营贷都适合投资购房,而且基本集中在改善与豪宅,所以这一轮楼市火热明显从中高端市场开始。2020年2季度开始,从深圳、上海、杭州,都是从中高端物业开始突然火爆。
3:经营贷购房已经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蔓延到二线城市。
从经营贷入楼看,当下银保监网站基本都是二三线城市,可见这个规模体量非常大。
经营贷入楼的根本原因是2个点的利差,对于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商业银行来说,风险大的经营贷款利率低,而风险小的按揭贷款利率高,自然就出现了搬家。如果不拉平经营贷与按揭贷款利差,那么经营贷入楼是管不住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中国人的个人贷款很大部分是购房,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个人贷款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这个数据支撑了房地产市场在暴风雨一样的调控中,为什么依然能保持量价上涨。
对于很多购房者关心的房价会不会跌?其实核心还是看信贷,只要央行发布的个人贷款数据同比上涨,那么房价不会跌。
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调银行,管不住银行的钱,任何调控都只能是春风化雨,包括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总体看,信贷宽裕的大环境下,上涨依然是主流。
住户贷款贷款增长良好值得但
住户贷款贷款增长良好值得但
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出炉。4月12日,据央行披露,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长显著;社融规模增量累计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有分析人士称,从一季度居民新增贷款稳步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显示国内需求在稳步恢复中。后续,在货币政策方面,更需要精准施策,防范资金脱实向虚,稳定楼市等。

住户部门贷款同比增长显著
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仍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不过,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
分部门看,2021年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2.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3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7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78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82亿元。
对比2020年同期数据,住户部门贷款2021年一季度的扩张速度明显回升。具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元,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比较来看,2021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5万亿元。
从数据来看,2021年一季度信贷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一定变化。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认为,居民部门短期信贷明显增加,主要受消费回升影响,中长期贷款则与房地产交易繁荣有关。不过,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少增,与现金流较上年更加平稳、短期补库行为减少有关,中长期投资增加,则反映了企业库存投资向中长期投资的平稳转换。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同样指出,住户短期贷款增长,主要是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居民和就业收入改善,居民外出消费信心增强;而年初以来,受部分热点城市楼市价格上涨带动,尤其是热点城市楼市成交活跃,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
不过,经历了1月、2月金融和信贷的继续扩张后,3月新增信贷较上年同期收缩,且低于预期。陶金指出,从一季度来看,总体金融数据仍处于扩张状态,不过,同时需要注意3月呈现的扩张速度放缓现象。
另在社融数据上,初步统计,202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同比多增658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845亿元,同比少增6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0亿元,同比少减92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569亿元,同比多减343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614亿元,同比少917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84亿元,同比少91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同比多1212亿元。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
关于一季度贷款160万亿和一季度贷款160万亿元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