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按揭好还是贷款好
买车按揭或者贷款好都是很好的一种选择,这个得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
1、全款的话是可以享受优惠的,一般贷款是不享受优惠价格的,如果是零利率贷款购车,相当于变相优惠了一些,如果能在优惠的价格基础上做零利率贷款是最理想的。
2、全款大额优惠,再次是原车价零利率贷款,最不可取的就是原价非零利率贷款,除非真的非常需要用车且没有钱,要不不要选择。
3、贷款买车合理理财,汽车相对于房产,不具有增值潜能,如果消费者手中有足够的资金全款买车,不如通过贷款的方式省下资金另作投资。
4、贷款买车提前实现购车梦想,贷款买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车压力,也能很好的控制支出,提前享受有车生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购车者必须有一份较稳定的职业和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或拥有易于变现的资产,这样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这里的易于变现的资产一般指有价证券和金银制品等。
2、愿意接受银行提出的其他必要条件。贷款中所指的特约经销商是指在汽车生产厂家推荐的基础上,由银行各级分行根据经销商的资金实力、市场占有率和信誉度进行初选,然后报到总行,经总行确认后,与各分行签订《汽车消费贷款合作协议书》的汽车经销商。
很多人都宁愿贷款买好车都不愿意买普通轿车,造成这种心里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这种问题,部分有钱人(每年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宁愿贷款再买几套房地产,也不愿花钱买车。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房地产一直是附加值产品的代表,即使附加值至少没有价值是必然的,汽车也不是。我身边有几个这样的朋友,2015年左右本身就有机会买一套房地产,但差点因为钱(实际上不想负债)而退了,之后决定买10多万辆SUV。四年多了。当时和他条件相似的朋友们已经开始租房子,准备换个大房子,但是我的朋友们还在租房子(房价太高,想买也买不起)。在收入不好的情况下不能开更多的车,你说买车的意义在哪里?
汽车其实是代步工具。如今大部分年轻人买车来填满外观的很多。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和上班的朋友来说,发达的交通网络(公交车、地铁等)本身对汽车的需求就不高,因此近年来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限制车辆。今天,大部分朋友选择买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面子,至少在亲朋好友面前觉得可以抬头,所以家里的车至少占了一方。但是他们说买车真的有必要吗?在我看来不一定。
与汽车相比,价格越来越低,房价越来越高,你说贷款买房是错的吗?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与其贷款再买几套房地产,买车的人不想拥有投资官。约翰肯尼迪,财富)5年前10万韩元可以买什么样的车?现在10万能买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吧。我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本身有点闲,周围的人都劝他买车,但因为自己后期要建工作室,所以买了公寓。现在工作室已经开始营业了,生意还不错。正如他对我描述的那样,明年买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事实上,归根结底,这是投资哲学的问题,有些人喜欢及时享受和打扮。有些人喜欢实用主义,喜欢投资,喜欢增加个人财富,今后三到五年后其他选择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任何销售行业都喜欢顾客的冲动消费,他们最害怕的是理性的消费者。买几套贷款来贷款抵押的人,无疑是理性的消费者。这群人的主观意识可以说很强(也就是说,我们说的想法是积极的)。任何销售人员都很难通过自己的销售技术获得这些客户。唯一的方法是,当他们真的需要买车的时候,自然要开门,做好服务。也就是说,要记住强制销售是令人讨厌的。
贷款买车后,有多少人后悔了?
现在贷款买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由于只需要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自己喜爱的车型,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也有许多人都是属于冲动型消费,后期贷款还款压力大,后悔的也是不在少数。
身边有个朋友小李最近也是贷款购买了一辆车,现在还款才几个月就后悔不已,感觉压力比较大,朋友购买的是一辆本田雅阁,他购买的是一辆2018款本田雅阁260精英版,这款车指导价是18.98万,当时4S店给他的裸车价是17.68万,首付30%(58900),贷款70%(117900),加上购置税15646,保险6754,车船税420,上牌1000,贷款手续费4500,GPS安装费1800,首付落地89020,利息16789,月供3741元。
朋友小李之前在公司上班,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月工资8000元,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也勉强算得上一般,朋友去年手里正好有10万存款,之前开的是一辆二手飞度,虽然说大毛病没有,但是看到新款雅阁有点按耐不住,算了一下首付购买雅阁压力也不是很大,于是就决定了买车,但是还了几个月之后,表示压力非常大。
虽然说雅阁这款车质量比较稳定,小毛病不算多,但毕竟是一辆B级车,用车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朋友由于工作上班距离来回有近50公里,每天上下班一个月下来1500公里,油费按7.6元一升,雅阁的油耗是百公里7.6L左右,算下来一个月油费需要886元。停车费小区每个月500元,加上日常偶尔洗下车,每个月50元。再加上保养以及日常其他开销,小李每个月养车需要花费1500元左右。
而之前小李由于是单身,每个月生活费在2000越左右,但是最近买车后就找了个女朋友,经常会出去约会吃饭,开销明显增加,基本是每个月的工资还完车贷加上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偶尔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开销,有时候因为还不上贷款还找老板借了钱,每个月的压力都非常大,人也瘦了几斤了,每次说起买车这件事小李都非常后悔,怪自己一时冲动。
总得来说小李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甚至有的比小李更糟糕的,身边也是有很多,就像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延迟了上班,工资不能及时发放,身边很多人都面临还不上车贷的窘境,所以说年轻人买车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收入,不能由于冲动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
车主小徐在2019年混的还算不错,虽然总体来说比较累,但是也赚了不少钱。到年底的时候就打算犒劳一下自己,买一辆好点的车开。从年终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丰田亚洲龙这款车,终于马上就要年底回家过年了,于是就打算圆自己一个梦,入手了亚洲龙2.5升尊贵版。
由于小徐还需要一定的周转资金,所以选择贷款买车,2020年赚了钱之后再慢慢还贷款。买车时这款车现金优惠5000元,裸车价23.98万。交了4500块钱的贷款手续费,购置税21221元,保险9510元,贷款强制店内上牌600元。每个月还款6296元,分两年20期还清。总首付交了13万多算了一下,两年之后总落地价是28万多。
刚开始提新车的时候,小徐还是比较兴奋的,自己第一次开20多万的车,感觉自己终于混出了一点名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工一直混到小老板,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幸福美满了。对亚洲龙这款车小徐也非常喜欢,认为这款车是20多万的价格,30多万的质量,B+级车中现在就属亚洲龙火爆热销。
小徐最看重这款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认为TNGA架构下的丰田产品力奇高,主被动安全配置秒杀同级别竞品车型。外观的造型也比较霸气,内部空间宽敞舒适。有很多人吐槽亚洲龙的内饰不好看,但小徐却很喜欢这样的设计,而且材质用料工艺水平也算是对得起这个价格。
但小徐直言这款车其实也有很多缺点,选这款车前对比的是别克君越,当时小徐也去4s店试驾过君越这款车。感觉君越无论是动力还是隔音水平都要比亚洲龙好很多,但是一直担心君越的可靠性和保值率,于是最终放弃了。亚洲龙虽然很可靠,但总体质感跟同价位美系车甚至德系车还是有一定差距。
不过瑕不掩瑜,小徐还是认为他的选择很正确。每个月6296元的月供对小徐稍微有一点点压力,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看到爱车才更能激发自己的干活欲望,所以小徐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但谁知2020年开年不利,现在二月已经过了快一半了,由于疫情原因,小徐全家都在老家待着。虽然身体上没有出现什么状况,但是经济上已经感觉捉襟见肘。小徐自己干生意,还开了一个门头房,现在一直不能复工,损失惨重。
短短的一段时间,小徐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019年年底感觉买车是最令他兴奋,最正确的一件事。2020年年初却感觉买车太冲动了,成为此时最后悔的一个抉择。如果当时只买一个十四五万的家用代步车,也不需要贷款,也许现在的日子可能会稍微好过一点。2020年不知何时经济才能恢复正常,小徐的经济收益到底能够受到多大损失现在他自己都不能预计,也不敢细算。
其实像小徐这样的人有很多,虽然每天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但是每个月也算过得有条不紊,一切都按计划发展,但是由于外界原因忽然使计划全打乱了,经济压力巨大,甚至一时不知所措。
个人感觉目前很多人的消费观念都比较超前,现在贷款比较方便,很多人买个手机买个小电子产品都要贷款,因为还着不累,买起来也不心疼。但生活一切按照你的计划走尚可,出一点差错最有可能让你手忙脚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通过这次一行,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有多么薄弱,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B计划,刚发生意外时不至于如此无助。手头上有10块钱就不要盘算15块钱的东西,要按块钱花,留出4块钱以备不时之需。
身边有一位朋友选择的贷款选车,选车后一直在后悔和自我安慰之间徘徊,他选择的是长安CS75,首付30%,贷款3年,月还款2700左右,一共多花费1.3万左右
这位朋友一直使用一台破烂不堪的二手代步车,换车很早就排上日程,但是夫妻两人都是月光的上班族,一直没什么存款,并且目前有两个1岁多的孩子,日常花销非常大,两个人月工资共有6000左右,买车首付借了2万,现在每个月还2700,每个月压力都很大
有时朋友也后悔,如果不买车,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一旦孩子上学,就没有一点闲钱买车了,所以现在咬咬牙也就买了,所以朋友也一直处于自我矛盾和自我安慰中,现在车贷只还了半年,还有两年半,不久后大孩子需要上幼儿园,每个月增加1000的硬性开销,所以朋友对于买车并没有做好预算
朋友选车整体预算并不符合自身经济水平,每个月2700的还款已经超出了朋友的能力,目前已经给生活造成了额外的压力,如果当时朋友降低预算,每个月还款1000左右,压力会小很多,并且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总结: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选车,但是贷款选车,做好预算很重要,每月还款超出预算会对生活造成压力,尽量不要影响生活质量
我不后悔,因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和家人,不需要挤 汽车 ,公交车了,总体上是:方便性>后悔度。
那么对于普通的消费者,买车终极目的还是遮风挡雨,不用再来回挤公交车,倒车去某个地方。
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宝骏“颜兽”510,从不后悔,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买车后从家里到上班地方,大概2小时车程。那不买车坐大巴周转,需要怎样的路程呢?大概周转6趟车,约5小时,是的,大家没有听错:
从家里坐大巴到镇上,镇上转大巴到县城,县城转大巴到市区,市区转公交或者打的到东 汽车 站,东 汽车 站坐大巴到上班的县城 汽车 站,之后再打的回上班地方的家。其实路也就120km左右,需要折腾这么久,因为要不断的等车等车转车。
记得媳妇刚上班那时候,由于是在其他的县城,当时走了一次这样的路,加上等车,下雨什么的坏天气,实在是折磨人;说的了都是泪。
从那之后就赶紧买了车,买了当时很火热的宝骏510,银灰色,它也很乖巧,至今大概行驶约25000km,2年多的时间了,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
前2月刚刚保养过,开着更舒服了。
贷款买车后悔吗?这个怎么说哪?反正感到挺矛盾的,有时也挺后悔的,虽说买了车觉得出行是方便多了,不用挤公交车了不用租车了, 旅游 买东西自己开车想上哪就去哪里,的确给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买了车也有不少烦恼的地方,现在有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看着别人买车自己眼红,便也买了一辆,分期付款的,但是买了车之后才发现很多问题来了,便开始后悔,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买了车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新车买回家了,舍不得开,怕磨损,怕烧油,一个月还要还几千块钱的贷款,但是一年两三万的费用交着,你说心疼不心疼?第一次买车也不太懂车,不知道怎么养护,车辆经常出毛病,三天两头去修理厂,一次就是千把块,能不心疼吗?能不后悔吗?
接着,盲目追求大排量:当时为了面子为了提速快,也像其消费者经常犯的一个小毛病一样,买车好面子过分要求大排量,买了6.0L的大排量,开起来是挺抽风,可油量消耗得吓人,光油价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月下来能不肉疼吗?
最后,不了解自己的需求:花一二十万块钱买个外观好看内饰豪华、车身大、动力强、配置高、省油省心的车,这根本就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嘛!刚好被某泰、海马、江淮生产的大SUV吸引,4S店一忽悠,脑子一热不顾一切买回家了,开几个月后,到处都是异响,也开始漏油了,大小毛病接连不断,开了不到三年底盘全部锈蚀了!卖二手车卖不上价,别提有多窝心了!
买车,其实说白了,车子就是个代步工具,花钱买车就是买自己的需求!注意,是自己的需求!买车之前,多问问自己,你买车是干嘛的?你花多少钱买?你能挣多少钱?车子对你实用吗?必须要买吗?想清楚了,再去决定买还是不买。
我是 汽车 行业从业者,但是我也是贷款买车的两个问题,分两点回答。
全款买车题主没问,其实也简单,有钱才会全款。贷款那就分两种,一种是有钱但是要流动,所以贷款,留一部分钱放在手里别有他用。另一种是没钱,但是需要或者想要买车,手里钱只够首付,剩余的也就贷款了。这一部分人中。就会有题主第一个问题说的一部分人,本来收入就不富裕除去必要开支就没有多少钱,买了车以后的加油保养等开支又增大,这样就会有一部分人贷款买了车,过几个月经济压力让他们后悔买车了。我当时买车手里也没多少钱,付了首付每个月还月供,的确有压力但是同时我也有了动力。所以我就没有后悔过。现在贷款也还完过了。以后换好点车子的时候可能我还会选择贷款。毕竟我既然选择换车就说明我有这个经济实力了。
后面一个问题那就简单了,我是 汽车 行业从业者,但是我真的很少给客户推荐车子,都是让客户自己看,看中后我才推荐。买车就像找对象,自己看着漂亮,能过日子就行。不要听亲戚朋友或者车评人的,他们给的意见一定是对的,但是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一般在我这里买车的,基本很少有买过之后悔买这个车型了。
我这边毕竟是个小集体,在统计学里都不算有效数据。毕竟基数太小,有统计学统计,大约50%的人在买过车的半年内,后悔买了这款车,但是半年以后时间越久后悔的人反而越少,在采访五年以上的车主时候,反而很多人都觉得买对了这款车。所以说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不仅在买车。买大部分商品都是刚开始很喜欢才买,买过了一段时间有点后悔,随着时间越久,相处和使用越久反而感情越好。
我买的14代轩逸,整体下来14.2万,我就贷款了,其实全款也可以,但我想保证手里面有现金周转他用,无息贷款7万,手续费3000。你若只有首付款,贷款买车,看后续工资,联系还是算了吧,量力而行!买个二手车开开。
贷款买车以后后悔的人多吗?其实我觉得挺多的。特别是近几年 汽车 行业发展迅速, 汽车 销量暴涨,很多人买车已经不再是为了自身需要了,而是为了面子买车。
为了面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针对那些收入不高的人。收入不高,又想买个车来充面子,那怎么办呢,只能考虑贷款买车了。
贷款一时爽,还贷泪两行!现在很多 汽车 经销商相继推出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就是为了吸引低收入人群买车。买车时花不了两万块钱,但是在你买完车以后,每个月高昂的月供,搞得买车人压力山大,不堪重负。如果后期收入能够跟得上支出还好点,万一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可能就会面临借钱还贷或者最后车子被收走的惨剧。
还有一点就是贷款买车时需要支付额外的附件费用,比如说手续费,GPS费用,在前两年有些公司还要求买联保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额外支出。算下来可能比全款多出来好多钱。
咱们再来讨论一下,有没有因为选错车型后悔的。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个大概率的事件。很多人都会后悔的。
买东西属于冲动型消费,无论多么理智的人,无论买什么东西,我们在决定付款的那一刻,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冲动。而且受到外界的诱惑太多,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买这台车。比如有朋友的推荐、销售人员的介绍、以及家人的不同意见等等,这就导致我们在选择车型的时候出现偏差。很多人都是买车以后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买的车型自己并不喜欢。
以我自己为例:买新车花了15万左右,买完以后确实有点后悔了,因为觉得买个车其实用处并不大,平时在市区还不如坐地铁方便,停车位极其难找,还要多花钱。一年可能也就是回老家两三次能用到车。但是一年要多花上万块钱才可以养的起一台车。得不偿失!
有人说,当你迷茫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买车也是一样,先考虑好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买车,买一台什么样的车。
个取所需。本人在19年贷款买的车。当时身上没有多少钱,可是因为工作原因,必须要买车。首付了四万左右,也是我当时可以拿出的钱。以后每个月要还1937元的贷款,36期。之后问了一下,全款买车的同事,比较之下贷款多了万把块钱左右,主要是手续费和利息。其实,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我也会选择全款买车,毕竟不用每个月背着贷款生活。要说后悔的话,当然是后悔的,但是也没得办法。不过想想自己,有个代步车,不用再去挤公交,地铁,利用车子也可以赚钱。细想一下也没啥后悔的,关键是后悔也没用,贷款不会因为后悔银行就不要了。我买的车子总体来说在我们的行业也还算可以,基本开到现在没出啥大毛病。当时买的这款车就是为赚钱用的,没报啥大希望。现在以平常心看待,也还好。
贷款的车一点也不后悔,因为给你带来的无形之中的好处。。。用剩余的现金做点生意不香吗?
手里有钱为什么也要贷款买车,分期很划算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往城里去买房,尽管无医保、无社保、无退休金,却选择住到了城里;而有医保、社保、退休金的城里人,却越来越多的选择住到了农村。这种现象目前已经非常典型。只不过是,买汽车每个人都得量力而行,如果只作为普通代步工具,买一般的车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攀比,想搞个面子挂在脸前面,但是又没有钱,那你就贷款搞一架就行了撒,再穷也得买。
只要条件允许大家其实都需要有一辆车,现在的小汽车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很普遍了,可以说每个家庭都需要。有车确实方便,想去那说走就走,条件允许为什么不买一辆啊。上海这边也是如此呗!现在大部分上海人汽车消费都像日本人一样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了呗!日本人普通家庭汽车消费经济实惠实用型车都是1.0排量下小面包车啦!做生意的人没办法要买辆好车的啦。
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没听说有钱人不买车,还有有钱人也未必就是不贷款买车,贷款买车跟有没有钱没有太多关系。这是因为如今的车不仅仅是以车代步的工具,还是一种奢侈品和炫耀的表现。有钱人基本都代步车。但他们也会贷款买车。只是他们会把钱用到更合适的地方。比如投资 以钱生钱。和穷人的区别是穷人透支自己未来的财富去换一个不断贬值的消费品。本质上是短视和和目光长远的区别。
但是对我来说,去远了,选择高铁,飞机,都能达到我想去的地方,近了有摩托车,不远不近,可以打车,用不了多少钱,车对我来说是消耗品。车这东西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左右为难,不买大家都买,买又用不上几回,穷人呀我认为买便宜的卖也容易,买也容易,千万别装B不然后悔呀,相我买个吉利帝豪自动挡7万落地用不上几次玩玩也行。
攀比贷款买车好不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攀比到底好不好、攀比贷款买车好不好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