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
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会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
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很小,从银行的角度看,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希望对您有帮助。有钱花作为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品牌,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最高可借额度20万。
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是什么样的
商业银行贷款结构是 ,存款和贷款的比率,一般是存款总金额的百分之70来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1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期限结构分布不合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期限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信贷比重过高,短期信贷比重过少。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各银行根据我国国情及信贷市场需求状况大部分将信贷期限选择为短期。导致我国银行贷款业务短期贷款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上市,在追求股东最大利润的原则下,现在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不断调整短期资产,增加长期信贷资产,甚至有些银行不惜牺牲流动性而增加长期贷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短期贷款比重较2006年短期贷款比重下降2.4% 。而中长期贷款比重从47.3%增加到2008年的51.1%,同比增加了3.8%。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率比短期贷款增长率要高出7.9%。这一组数据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信贷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也是银行加大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的收益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这种不惜牺牲流动性的行为将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金融危机会导致银行流动性吃紧,如果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后果将非常严重。
1.2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所有制结构分配失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信贷配给向国有企业倾斜较大而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的信贷配给相对较少,导致信贷配给在所有制上存在比例失调的现象。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民营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活跃点。但是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还是受到某些障碍,其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分配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处于国有银行的垄断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在银行信贷的分配上向国有企业倾斜,给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就较少了,这其中有体制问题,同时也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因为银行难于分辨企业完全信用信息,同时获取这种信息的成本较高,所以银行更愿意选择较为了解的、信用较好有国家支撑的国有企业。
1.3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业分配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贷行业分布就存在着比较大的失调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业信贷供给较多,农业信贷支持较少;生产性信贷跟进较快,消费性信贷跟进速度滞后;传统性产业信贷支持大,朝阳产业信贷支持较少;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的信贷资金风险过高,这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健康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伴随着国家的信贷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产力特别是有利于较快的拉动经济发展的行业与领域发展很快。其中传统的制造业、加工业、钢铁和水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IT业、金融业等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跟我国银行对这些行业的信贷倾斜不无关系。但是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银行信贷政策的庇护下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重复建设、高风险的项目长期存在。这些项目的特点是:风险较高、受政策影响大。存在这种现象除了跟国家长期的银行信贷行业配给政策有关,同时也涉及到各地方及部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银行对农业的信贷支持较少,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电力、石化、石油、电信、交通、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
信贷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传统惯性和为国家经济体制转轨所承担的改革成本,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信贷结构的缺陷与失衡,导致了不良贷款比重过大,贷款总量与贷款质量和效益的负相关性,贷款质量和效益逐年下降,贷款总体呈现出高风险的特征。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信贷结构的严重缺陷突出表现为(以辽宁某二圾分行为例):
一是现有信贷资产的经济成份分布:台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客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以上;而乡镇企业、私营、个体、股份制、股份台作制、三资、个人等客户所占比例很小,仅占全部贷款的8%左右。
二是现有信贷资产的行业分布不合理。纺织、煤炭、化工、内贸等传统行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0%以上,而科技、房地产、电力、交通运输、建筑业、医药、通讯服务及医院、学校等新兴行业,仅占全部贷款的15%左右。
三是现有信贷资产的期限结构不台理。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75% 以上,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5%左右。
四是现有信贷资产的业务结构不台理。在信贷资产的种类上.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等传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以上,而房地产、个人消费、其他中长期贷款等新贷款种类.仅占全部贷款的5%左右。
招商银行贷款规模对比
招商银行全称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1987年4月成立于深圳,2002年在A股上市,2006年9月在H股上市,是一家成立晚、发展快、上市早、规模大的股份制银行。
一、收入、结构、利润
2021年,招商银行总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净利润1208.34亿元,分别达到工商银行的35.1%和34.5%;招商银行的利润率略低于工商银行。
净利息收入占比为61.6%,低于工商银行的73.3%;反映了招商银行对利息收入依赖程度相对有限,远远低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代表的新型业务拓展水平位居银行业前列。
二、贷款、存款指标及结构
从招商银行贷款规模来看,2021年信贷平均余额规模达到53641.95亿元,进步落后于工商银行的1/3,位居国内股份制银行前列。
从贷款结构来看:招商银行的公司类贷款占比为39.1%,略低于工商银行的53.4%,对公司贷款依赖程度略低;零售贷款占比高达53.5%,平均收益高达5.55%,是国内银行业零售业务学习的标杆企业之一。
从存款指标看,招商银行公司客户活期存款规模大、成本低;成本最低的零售客户活期存款也占有较大的规模,值得同行业学习。
三、地区性经营指标及结构
招商银行的总部在深圳,主要在国内经济发展的中东部地区,因此在总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海西地区的贷款和垫款规模最大,竞争优势明显。招商银行在环渤海、中部和西部地区业务规模占比相对略低,其他地区占比比较有限。
整体上看,招商银行的区域营业收入贡献与传统经营地区竞争优势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正相关。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图表和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规则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