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盯紧以下重要的五个风险领域”银保监会
“继续紧盯 房地产 金融风险,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和个人贷款,要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出现大的问题。”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如是说。
刚刚过去的这两年,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无疑是具有挑战的。王兆星坦言,在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银保监会既加大了监管力度,也加大了对“有照驾驶”但属于“违规驾驶”的违纪违规的经营活动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对那些“无照驾驶”非法从事经营活动、属于违规逃避监管的,包括影子银行、网络借贷进行了专项整治。
当然,银保监会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治理金融乱象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支持和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加大对双创的支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王兆星透露,下一阶段,银保监会将继续盯紧以下重要的五个风险领域: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处置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同时要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增长。在经济下行过程当中,不良贷款增长的压力较大,既要化解存量不良贷款,还要有效化解增量不良贷款。
二是要时刻注意防范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在经济下行和金融市场波动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控制和处置,可能会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继续紧盯进行监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杆的影子银行活动,包括同业投资、同业理财、委托贷款、通道类信托贷款等业务,要进一步巩固前期治理成果。
四是继续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和个人贷款,要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出现大的问题。
五是继续和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置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处置。继续做好一些高负债国有企业的降杠杆工作,继续严厉整治规范网络借贷等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
银保监会不良贷款处置办法
强制执行。银保监会不良贷款处置办法是强制执行。银行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资产,进行贷款偿还。
疫情期间银监会是否出台便民服务政策
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 6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通知》要求,各级监管部门、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要坚持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人民性,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纾困措施,支持暂时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通知》包括十二个部分共42条,主要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接续融资安排、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等多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服务提出了工作要求。
《通知》要求,银行机构要及时满足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努力实现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鼓励银行机构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相关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同时,要求银行优化调整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通知》强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于延期贷款,在延期过程中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通知》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收费政策,鼓励加大对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金融服务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在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保单到期日或延期收取保费。
《通知》指出,各级监管派出机构要结合疫情形势变化和地区经济受冲击情况,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出台区域性金融支持政策。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细化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专项制度或措施,确保相关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和评估检查,对落实政策不到位、执行走偏等问题予以纠正,切实提升遇困行业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银保监会做好不良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银保监不良贷款试点、银保监会做好不良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