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贷款app会骗人
贷款类诈骗
马某接到一个某贷款公司客服来电,由于他正好有贷款需求,于是在对方的指引下安装了一款贷款app,并尝试申请了20万元贷款。马某按照相关登记流程填写个人信息,并交纳了200元的会员费后,对方称已经放贷到平台上,但是马某一直无法提现。这时对方告诉他,平台上绑定的银行卡号输错了,目前账号被冻结,需转贷款金额的20%来解冻账号,待解冻成功后,“解冻费”会同贷款一起汇入他的账户。正当马某准备转款时,反诈中心监测到马某正在遭遇诈骗,及时打进劝阻电话,并向其详细剖析了贷款诈骗套路,避免马某继续被骗。
骗术揭秘:
1、发布广告,吸引对象。通过开网页弹窗、打网络电话等方式,诱导群众安装虚假的手机APP。
2、填写信息,快速放贷。要求群众填写个人信息、信贷情况,制造“正规贷款”假象,缴纳少量“会费”即可放出大量贷款。
3、环节出错,要求缴费。放贷过程不顺利,出现程序、手续或技术错误,让群众缴纳解冻费、手续费、认证费以及贷款利息等一系列费用,声称后期返还,实则是诈骗
警方提示
贷款需通过合法、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凡是贷款前要先缴纳各种费用后才能放款的,一定是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
“程女士您好,这边是淘宝客服,您于一星期前从我平台购买的面膜存在质量问题,现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平台将给您退款并双倍赔偿。”7月上旬一天,程女士接到这样一通电话。在对方准确说出淘宝账号、购买日期、收货地址等信息后,程女士对这名“客服”深信不疑。由于对方提出的转款流程十分复杂,为了能使“赔偿款”顺利到账,程女士在“客服”的指引下添加了QQ,按照要求开通了视频会议等远程操作,并将接收赔偿款的银行卡号提供给了对方。所幸反诈中心及时介入,程女士及时中断了和对方的连线,没有让“客服”获取到银行卡转款验证码等信息。
骗术揭秘:
1、掌握网购信息,欺骗性强。先期通过不法手段掌握到了群众网购信息、物流信息等,让群众在接到电话时就“对号入座”,放松警惕。
2、声称退款赔偿,诱惑性强。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帮助维权退赔等为由头,让群众觉得“有利可图”,从而为实施诈骗打开路径。
3、谎称程序复杂,误导性强。“客服”能说出“专业”的维权退款流程,但通常让群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这时放出“杀手锏”,称能帮助“远程操作”。
警方提示
“远程操作”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钱袋子”交给了骗子,任其摆布。凡是主动提出帮助操作退款程序的,一定是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
市民薛某接到自称某市公安机关民警的电话,称其身份证被犯罪分子用来办理了一张银行卡,目前涉及一桩重大刑事案件。薛某起初并不相信,然而在对方不断转接电话,软硬兼施的“话术”围攻之下,薛某的心理防线逐渐被攻破,十分配合电话中的民警开展“办案”。在此过程中,对方“民警”通过微信向薛某发送“警官证”“拘捕令”“协查通知书”等一系列证件、文书,让薛某十分恐慌,甚至按照对方要求,到宾馆开了一个房间,“秘密”转账给“安全账户”13800元,供“办案人员”查验。反诈中心及属地派出所接收预警后火速出击,成功劝阻薛某进一步转账,对已转出的金额也立即进行了止付。
骗术揭秘:
1、骗术开场,冒充“公检法”。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告知群众由于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目前涉及到重大案件,增加群众紧张情绪。
2、添加微信,“文书证件”齐上阵。添加微信、QQ,向群众发送假的警官证、协查通报、拘捕令等,使群众陷入恐慌。
3、秘密办案,不准声张。在交谈过程中不断强调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要求找宾馆房间等地开展“电话办案”,动辄以“拘捕”“冻结财产”等进行威胁。
4、转账汇款,资金清查。要求群众将“涉案”银行卡内资金打入“安全账户”“专用账户”进行清查核验,实则将钱骗走。
警方提示
!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通过网络发送“逮捕证”“拘留证”等法律文书。凡是遇到“公检法”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核验、清查的,都是诈骗!
86人操控23个贷款APP,一年诈骗6.3亿,最终是如何被警方查获的?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我们非常感兴趣的现象,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那就是86个人操控23个贷款app,一年诈骗进6.3亿元,这就使得人们对此表示非常的震惊,同时对此也是表示非常的疑惑,这一帮人究竟是如何被警方查获的,而警方是通过大量的线索,慢慢的去找到这些人的。
根据网络上相关的资料显示,一名上海市的女士在受到诱导之后,在一个名叫大南瓜的app上面贷款,却没有想到的是,这背后竟然是一个在操控着23个贷款app的诈骗团伙,当相映的用户在被诈骗之后,马上也是向当地的警方进行相关的报案,上海市公安局在报案之后也是马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原来这是一起利用网络借贷实施诈骗的案件,而且这次跨省作案团伙达到86人,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利用23款自己开发的app,诈骗将近6.3亿元。
根据相关被诈骗的人士表示,在app上面贷款之后,原来本来可以贷2000元的,但实际上只能够贷到1400元,然后在贷款的时候还明确的表示,如果一旦逾期,那么将会收取20%的展期费,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当这些女士在没有办法还款的时候,就会收到各种催收电话,并且还会包括各种恐吓的信息,所以警方也是在通过这些用户的相关线索之后,马上也是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这一支app的研发团伙有68个人,并且具备41个银行账户。
也真是在警方的波段调查之下,联合者多地的警方共同调查,终于将这只团伙告破,并且将相关人员已经抓捕归案。
“360借条”“小米金融”等山寨贷款APP利益链被揭露
“零抵押、零担保,低息贷款了解一下?”
在一名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指引下,手头有些紧的李静下载并注册了“小米金融”应用程序(App)想要贷款。结果钱没到手,还被告知要交一笔“解冻费”,甚至收到一份来自“银保监会”的调查通知……
不交“解冻费”就要查你?
5月28日,李静接到一通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电话。
“他说可以贷款,让我加QQ聊。正好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就加了QQ想了解情况。”随后,该“客服”给李静发了一个名为“小米金融”的下载链接。
李静告诉“客服”点击上述链接无法下载,对方又给她发了一个安装包,并表示要选择“无视风险安装”。被询问到贷款是否需要收取工本费、保证金等费用时,“客服”回复称:“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
李静放下心来,将App安装好,并完成了注册、填写资料、提交借款申请等流程。本以为20000元借款可以顺利到账,没想到在提现环节出了岔子。新装的这款名为“小米金融”的App页面显示“转账失败,提现银行卡信息不符,导致账户异常,请进行解冻”及“无法识别正确卡号,请联系客服处理”。
“客服和我说,因为我的银行卡账户错误,他们的钱(20000元)被冻结了。”“客服”要求李静配合,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交6000元“解冻费”,并告知她解冻后会到账26000元。
李静坚信自己的银行账号并未输错,犹豫再三决定不交这6000元。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对方竟然告诉她,会联系律师要求赔偿。
让李静更加惶恐的是,对方还发来一张“关于李静认证及解冻贷款资金通知”,落款为中国银保监会。该“通知”称:若实际借款人李静无法认证,我局将联系法务部介入调查,联系其紧急联系人,必要时将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以恶意套用贷款罪,上门取证调查。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和李静有相同遭遇的人不止一个。有网友表示,交了“解冻费”之后对方还会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交钱,转账之后“客服”就联系不上了,贷款也没收到。
针对李静的投诉,小米金融在黑猫投诉回复称:近期,有不法团伙假借小米金融客服或伪冒小米金融App等名义进行欺诈,请提高防范意识。请警惕以索要“工本费”“合同费”或“注销贷款”“网购退货、赔偿”等为由的陌生来电、短信链接等,我们不会以任何不正规形式要求您转账。
“账户被冻结”为什么总发生?
仔细回想,李静发现这次贷款过程中疑点重重:
首先,为何去不明平台下载?发起投诉后,李静卸载了手机上的“小米金融”,“客服”发送的安装包也已过期。记者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了小米金融App,与李静进行核对。看到记者发送的小米金融App图标时,她表示好像就是这款软件。但当记者将App打开后的主页面发送给她时,李静称与此前安装的那款不同。
小米金融公众号此前曾发布文章,指出诈骗团伙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方式,将受骗者引导至不明平台中下载山寨贷款App。受骗者在山寨贷款App中注册自己个人信息申请借款,申请的额度往往无法支取,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同时,还会在假客服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转账或其他行为,产生经济损失。
其次,先收费后放款?“解冻费”的说法,不止李静一人碰到。3月23日,甘肃省公安厅官网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例:F先生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条无抵押贷款的广告,便点击下载了“小米金融”App,完成注册后F先生提交了贷款申请。“客服”告知,需要花钱做流水后,其申请的贷款才可提现,F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8000余元;后“客服”又以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继续转账。F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第三,银保监会冻结账户?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自2018年合并后,名称为银保监会。而从李静提供的图片来看,所谓的“通知”正文中,出现的是“银监会”。另外,落款是“银保监会”,盖章却又成了“银监会”。
6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公众号发出提醒: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种种迹象表明,李静遇到了“李鬼”。事实上,被“李鬼”冒充过的不止小米金融。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各平台反映遇到山寨的微粒贷、京东金融、有钱花等贷款App,并被“客服”以各种名义要求交费。
1069短信平台缘何受青睐?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共发现2801个互联网金融仿冒App,仿冒App下载量3343.7万次,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万个。
记者梳理各地警方通报案例发现,山寨贷款App背后有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诈骗团伙多通过电话、短信、网页广告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信息,继而发送山寨App下载链接,诱导转账;以此来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用于贩卖或电信诈骗或者别的用途。背后的链条涉及山寨App开发、个人信息获取、广告推广等。
6月10日,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在官网披露了一起利用山寨贷款App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详情。
案件中,软件开发人员应“客户”要求,开发具备“无支付端口、后台可修改客户资料、发送‘审核通过’‘账户冻结’”等功能的山寨App达70余款,并负责后续的修改及维护工作。名为“360借条”“百度有钱花”等的山寨App被以5000元一个的价格售卖。
近日,北京警方先后打掉11个违法1069短信平台及4个非法广告推广团伙,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0名。
公开资料显示,1069短信平台为跨省或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第三方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短消息平台服务,不对最终用户收费,可用于企业内部办公,银行、教育、物业等领域的服务通知等。
有网友表示,平时收到的各类广告、可疑短信多以1069开头。
据北京警方介绍,一些有资质的1069短信平台违规将1069号码层层转售、层层代理,为贷款类诈骗犯罪团伙提供各类服务,并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些违法1069短信平台通过发送含有无抵押、免征信贷款的短信以及含有贷款诈骗App的下载链接,或直接为贷款诈骗App对接短信接口等,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山寨贷款App“钓鱼”的方式多种多样,普通人如何甄别?
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指出:“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凡是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手续费、工本费、包装费、保证金、认证费、做流水等等等等)的,100%都是诈骗!”
公安部刑侦局在其公众号发文提醒
正规网络贷款App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与用户联系,比如个人微信、个人QQ等,也不会向用户索要个人信息和验证码。下载贷款App时,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软件,务必在手机应用市场等正规应用平台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等下载安装软件。
新易贷是诈骗公司,开始给你发贷款APP 地址下载,通通不要相信。叫你提前付包装费钱的,千万不要信
您好,现在能提供小额贷款的平台很多,额度基本在500-30万之间,可通过银行、网贷等方式申请。小额贷款相比其它贷款虽然额度较低,但放款快、借还灵活,很受青睐。只要选择正规的大平台,资金和信息安全有保障,就可以放心使用。
推荐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品牌,面向用户提供安全便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服务,借钱就上度小满金融APP(点击官方测额)。有钱花消费类贷款,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有钱花消费类产品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
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学生,请您放弃申请。
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
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因内容存在时效性等客观原因,若回答内容与有钱花产品的实际息费计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满金融APP-有钱花借款页面显示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对于诈骗贷款app曝光和骗贷软件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