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有哪些
一、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限制,缺少上市、债券等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主要以 银行贷款 和 民间借贷 为主。同时结合南阳市具体情况,15年以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受到重创;民间借贷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银行信贷余额1861.0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672.6亿元。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均为全市总量的50%以上,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就业总数的80%以上,但所获贷款余额只占全辖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6.14%。 2、银行贷款门槛效应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对公保证类贷款余额414.81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22.29%,信贷模式仍以抵 质押 为主;但同时从行业来看,小微企业中一、二、三类产业占比分别为4.4:19.5:76.1,相比较传统农业及工业,第三产业偏重于服务性,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手段。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为17.4%,比全部不良贷款较年初增幅高出9.57个百分点,进一步抑制银行业向小微企业贷款冲动。贷款的门槛效应与银行业风险偏好双重作用下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3、中小企业担保、P2P等社会融资渠道进一步缩紧。 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期企业不良贷款率突增,我市众多中小担保公司纷纷通过严控担保对象、提高 保证金 比例等手段来降低自身风险;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市P2P融资规模骤减,截至8月末,P2P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较去年减少85.54%,平台累计交易笔数减少80.87%。逐步紧缩的社会融资渠道使小微企业举步维艰。
小微贷款乏力的原因
小薇贷款乏力的原因有:
1、小微企业自身障碍。
2、从财务的角度而言,很多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没有编制财务报表,缺乏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的良好管理,造成资金闲置与资金紧张。
3、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我国的小微企业一般为家族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一般并未建立起规范。
4、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存在惜贷、拒贷的现象。
2022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小微企业资质偏低、缺乏 抵押 质押 担保等因素,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瓶颈和难点主要体现在: 1、资渠道非常有限 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机构融资条件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较长,金融供给服务跟不上,工业企业获得授信资格比重低; 上市、股权融资等目前只能服务于小众企业,新三板、股交中心交投不活跃,尚未实现盘活资产、发现价值功能,新三板企业的综合税负高达138%;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私募债、集合债融资成本高、违约风险大,中小企业担保业务规模萎缩;小额贷款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有限。 2、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融资除面临高企的 贷款利率 外,有效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评估费续贷费用等各类成本也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向 银行贷款 仅能拿到评估值30-80%的贷款,且部分以承兑 汇票 形式开出,企业应急周转的“过桥”资金需付出高额成本。小微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P2P平台等获得融资,其平均借款利率近20%左右,远高于资金真实的价格成本。 3、贷款上升和信息不对称制约小微金融业务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高风险特征显现,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上升。目前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左右,不良贷款主要增长点来自小微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因信息不共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传统信贷模式下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制约了小微信贷业务发展。 4、微企业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够 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限制条件较多,个性化、差异化信贷产品较少,在支持方向上流动性贷款多、建设性贷款少; 在风控方式上 抵押贷款 多、信用贷款少; 在贷款期限上一年期贷款多、超短期和长周期贷款少,难以满足“短、小、频、急”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拉长了企业的回款周期,加剧了资金短缺问题,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待加强。 5、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全国小贷公司超过8000家,贷款余额近9000亿元。小贷公司面临资金来源缺乏、信息获取成本高、风险控制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互联网金融是遵循互联网经济规律而生的健康式创新,面临着金融机构牌照、信息归集和披露、P2P平台资金错配、征信体系如何对接等问题。 二、如何提高融资能力? 我国保险行业规模庞大,占GDP比重高,保险金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监管法律关系的界定、行业规范的完善、准入机制的建立等。利用相关政策调控和金融工具,加强对保险金融的扶持和引导,推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创新政府基金支持金融发展。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入股社会金融机构等方式,加大对重点金融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符合条件企业的授信额度,降低金融风险,助力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2、加大税收政策支持。业内人士建议,为促进现代保险业做大做强,政府宜为保险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支持,如颁布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相关税率等,力争从政策上为保险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3、引导保险企业提升自身信用等级,力促金融创新。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设法提升自身信用等级,并及时与银行进行交流,使银行准确掌握自己的融资需求。从银行角度来看,也要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企业研发具有风投性质、支持新生企业发展的融资产品等,以便增加自身收益。鉴于物流企业普遍具有强烈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也应积极研发针对性强的险种,大力推动保险业务全覆盖,以此提高自身实力,实现多赢。 所以,目前我国不得不承认在金融服务方面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可以说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跟我国一些实际的金融政策的建立都是不成正比的,当然,国家金融部门的主管部门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逐步去完善金融产品,给小微企业建立在市场中得以立足的金融环境。
关于小微信贷存在问题和小微信贷政策导向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