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猛涨57%,2021年第一季2万亿“房贷”来了
伟哥不是房地产市场的看涨派也不是看跌派,应该算是政策派。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还是看政策。
政策是什么?核心当然是信贷,没有资金房地产不可能涨,所以 历史 看,房地产市场上涨和信贷宽松程度紧密相关。特别是过去一年多,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和经营贷入楼是关联度非常高的。
那么分析判断2021年一季度市场以及未来市场走势,就必须要看央行公布的一季度信贷数据了:
4月12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和 社会 融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的高基数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依旧非常可观.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即使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依然实现同比多增5741亿元。
“个人债务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年龄结构、消费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个人贷款的增速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阮健弘称,新增个人贷款从结构上看,比较突出的是“一升一落”,升的是个人经营贷款的增速回升,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回落。
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和1.4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
部分楼市热点城市加大对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排查和处罚力度,即便如此,3月新增信贷数据显示,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新增信贷显著超出季节性, 当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6239亿,环比多增2126亿 ,在基数抬升背景下,同比仍多增1501亿,与当月商品房销售依然火热相印证。
1: 历史 首次单季度居民户中长期贷款2万亿!
2021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
《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
看之前的同期数据,2019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2018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7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66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众所周知,居民户中长期贷款的核心是房贷,往年全年最高居民户贷款都在5万亿上下,而2021年一季度高达2万亿,如果按照这个数据累计,全年将在7-8万亿。
2:经营贷的 历史 高位。
央行数据显示,经营贷的额度依然惊人,所以当下热点城市楼市依然活跃。
在2019年之前,购房是不太可能用经营贷的,因为无利可图。经营贷一般1-3年归本,利率远远高于按揭贷款。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不会用经营贷买房。得不偿失。
但在2020年,因为特殊政策,经营贷周期越来越长,利率远远低于按揭贷款,所以不论是购房者还是银行,都有了动经营贷入楼的心思。
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和按揭贷款的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有很大的关系。从银行角度来说,经营贷的风险相对而言是高于按揭贷款的,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在银行的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就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它的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非理性、不 健康 的发展。
但只要利差存在,任何政策都只能治标不治本!
在经营贷利率3-4,按揭贷款利率5-6,利差高达2个点,而且经营贷贷款周期和按揭贷款基本都可以20年的情况下。
同样贷款300万,购房按揭贷款要比经营贷利息少82万!
另外,经营贷泛滥最大的影响还是歧视刚需,大部分经营贷都适合投资购房,而且基本集中在改善与豪宅,所以这一轮楼市火热明显从中高端市场开始。2020年2季度开始,从深圳、上海、杭州,都是从中高端物业开始突然火爆。
3:经营贷购房已经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蔓延到二线城市。
从经营贷入楼看,当下银保监网站基本都是二三线城市,可见这个规模体量非常大。
经营贷入楼的根本原因是2个点的利差,对于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商业银行来说,风险大的经营贷款利率低,而风险小的按揭贷款利率高,自然就出现了搬家。如果不拉平经营贷与按揭贷款利差,那么经营贷入楼是管不住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中国人的个人贷款很大部分是购房,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个人贷款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这个数据支撑了房地产市场在暴风雨一样的调控中,为什么依然能保持量价上涨。
对于很多购房者关心的房价会不会跌?其实核心还是看信贷,只要央行发布的个人贷款数据同比上涨,那么房价不会跌。
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调银行,管不住银行的钱,任何调控都只能是春风化雨,包括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总体看,信贷宽裕的大环境下,上涨依然是主流。
住户贷款贷款增长良好值得但
住户贷款贷款增长良好值得但
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出炉。4月12日,据央行披露,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长显著;社融规模增量累计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有分析人士称,从一季度居民新增贷款稳步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显示国内需求在稳步恢复中。后续,在货币政策方面,更需要精准施策,防范资金脱实向虚,稳定楼市等。

住户部门贷款同比增长显著
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仍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不过,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
分部门看,2021年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2.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3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7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78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82亿元。
对比2020年同期数据,住户部门贷款2021年一季度的扩张速度明显回升。具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1万亿元,短期贷款减少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比较来看,2021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5万亿元。
从数据来看,2021年一季度信贷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一定变化。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认为,居民部门短期信贷明显增加,主要受消费回升影响,中长期贷款则与房地产交易繁荣有关。不过,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少增,与现金流较上年更加平稳、短期补库行为减少有关,中长期投资增加,则反映了企业库存投资向中长期投资的平稳转换。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同样指出,住户短期贷款增长,主要是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居民和就业收入改善,居民外出消费信心增强;而年初以来,受部分热点城市楼市价格上涨带动,尤其是热点城市楼市成交活跃,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
不过,经历了1月、2月金融和信贷的继续扩张后,3月新增信贷较上年同期收缩,且低于预期。陶金指出,从一季度来看,总体金融数据仍处于扩张状态,不过,同时需要注意3月呈现的扩张速度放缓现象。
另在社融数据上,初步统计,202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同比多增658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845亿元,同比少增6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0亿元,同比少减92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569亿元,同比多减343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614亿元,同比少917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84亿元,同比少91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同比多1212亿元。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
2021中国银行贷款总额
2021中国银行贷款总额?答案是2021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98.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人民币贷款余额19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分部门看,2021年住户贷款增加
所以以上是2021中国银行贷款总额的内容。
被银行通知“明年再来”,全国多城遭遇“房贷难”
近期,多地房贷收紧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些地方的二手房贷款申请甚至“排到明年”。
克而瑞监控的30个重点城市中,半数以上城市新房放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较上半年持续拉长,七成以上城市的房贷利率较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调;二手房贷款方面,调研的23个城市放款周期基本在3-6个月,六成以上城市近乎“停贷”。
58安居客房产研究分院院长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多地房贷收紧,受到“房贷两道红线”和“楼市成交持续上涨”两方面因素影响。未来房贷是否会放松,还要看市场成交量的变化情况而定。
多地房贷额度紧张,放贷周期延长
近几个月以来,多地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放贷迟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产贷款十分紧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各大商业银行了解到,虽然贷款没有停止,但审批和放款周期已经明显拉长,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而且从7月24日起,上海首套房贷利率从4.65%调整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25%上调至5.7%。
据此前央视财经报道,北京有购房者在申请房贷时被告知“贷款额度紧张”,具体放款时间不确定。甚至有人被银行通知“明年再来”。
据了解,广州商业银行近期也上调了房贷利率。根据最新的LPR报价,目前广州地区主流首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5.85%以上和6.05%以上,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同时,放款时间延长。广州部分银行从网签到放贷差不多要3-4个月时间。
热点二三线城市的房贷情况也不轻松。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放款周期来看,72个重点城市中,有46个城市房贷放款周期延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杭州、武汉、长春、郑州、昆明、南宁、合肥、重庆、东莞、惠州、佛山、长沙、济南等城市均出现二手房停贷或部分停贷现象,不少城市的房贷利率也出现多次上调。
据记者了解,苏州的首套首贷利率升至5.9%-6.0%,二套房(贷款未结清)利率多数已破6%,且多家银行的放款条件中对征信要求十分严苛。
南京的首套房贷利率更已经达到5.95%,直逼6%大关,二套房贷利率最高已达到6.15%。当地的工行、农行、交行、华夏等银行,被曝均因额度紧张首套房停贷,“在南京、合肥,申请房贷排队都到了6个月以后,很多银行还无法确定放款周期。”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克而瑞调研的30个热点二三线城市信贷情况显示,多数城市暂未感知到信贷放松带来的影响,前期积压的贷款申请也未得到集中放款。
此外,整体房贷利率仍延续上行走势。据克而瑞调研数据,今年9月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5.46%,较2020年底上涨23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83%,较2020年底上涨29BP。苏州、衢州、太仓、信阳、驻马店、南宁、桂林等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高达6%以上,半数以上城市放款周期较上半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延长。
同时,房贷整体审核也更加严格。如南宁、泰州、丽水等地,买房均需严格审核客户资质,包括首付资金来源,个人还款能力等多项内容。
总体来看,目前3-6个月的放款周期已成为常态,如山东临沂、济宁、菏泽等地的放款周期高达半年以上;苏州、泰州、盐城等地的信贷端全面收紧,放款时间不定。
楼市成交量下滑,房贷或将放松?
商品房销售额快速上涨也是导致各地银行房贷额度紧张的重要原因。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7、8月份楼市成交在下滑,但因为集中供应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新房成交量非常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7%;商品房销售额为9.3万亿元,同比增长38.9%。二手房方面,据贝壳研究院数据,上半年二手房市场交易量比去年下半年增长12%,新房交易额创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
央行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8万亿元。特别是,基本可以视作房贷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3.43万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长22.5%。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约26.9%,相比2020年同期上升约3.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6.9%的房贷占比,远远超过了“两道红线”中,对小银行17.5%的房贷比例限制,甚至也大大超过了对中等银行的20%房贷比例限制。
9月10日,招商银行方面在回复投资者“这一次二手房贷款额度收紧导致贷款无法下放的原因”时表示,年初以来,为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不少房地产火热的城市进一步加码了房地产限购、限贷等政策调控。同时,受监管部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影响,大部分银行适当收紧了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但总体来看依然能够满足刚需人群的购房信贷需求。
虽然近期有市场消息称“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向宽信用转向,推动银行加码信贷投放”,不过克而瑞调研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多地银行尚未加大贷款投放额度。
“下半年,一些城市的成交量可能下滑,放贷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放松,会优先保障一手房房贷的放贷,发放节奏相对稳定。”张波表示。
关于2021年住户部门贷款和住户部门贷款定义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