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合意信贷规模
就是符合意向的增量贷款规模。央行为了控制贷款规模推出的一个新名词。据说这个词出自于以外,是因为写稿人用五笔输入法录入增量贷款时笔误打成了合意贷款,自己校对没有发现,领导用稿时觉得这个词用的好,所以就推出了合意贷款这么一说。
什么叫合意贷款
所谓合意新增贷款,是指不用交纳差别存款准备金的适度新增贷款
什么是合意贷款
合意贷款,是指符合(人行)经济信贷政策意图的贷款,是对金融机构在一个时期内的贷款总额进行排放节奏与排放规模的安排。它是根据各项经济指标及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没有这项措施,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无序放贷的结果,比如房地产市场热门,然后所有金融机构将全部贷款投放给房地产商,势必造成其它行业信贷资金不足,而影响发展,最后扰乱整体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发展 。
合意贷款的目的是为规范金融机构“用好增量贷款”,比如投放至新兴行业领域,促进新技术发展,同时要“盘活存量”,比如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支持,倒逼行业自我改革。同时还能直接对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形成干预作用。 说白了,就是发挥杠杆作用。
合意信贷规模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就是央行的工具。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是银监的工具,央行当然需要自己的一套。合意贷款规模还有个特点就是“黑箱”,让银行只能服从不能预判,强化决策的针对性。但反过来,无从预判的决策必然导致其无法通过影响预期来自我实现,从而导致线路降低。就是是人民银行用来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增长的指标,但与2000年以前的强制规模控制不同,合意贷款规模是有弹性管理的。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虽然是行政手段,但也算不上黑箱操作。具体操作上,是由金融机构年初自己测算当年新增贷款的总体规模,然后人民银行根据总体情况予以核定,并且按月进行调整。所谓合意,是允许最终规模有一定幅度的浮动,但是超出了浮动区间,政策倾斜力度就会有所减弱,甜头就没那么多了。不像以前的贷款规模控制,定多少,当年就只有多少。对比一下,其实跟金融机构总行制定年度计划,对下面的规模控制是一个道理,放贷多,盈利的可能性就大,但是风险也就上去了,只不过对人民银行而言,要对冲的风险来源于财政政策。由于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的匹配要求,四万亿开始,金融机构放贷的动力跟压力都挺大,货币发行总量被制住了,公开市场对贷款影响比较间接,准备金不能频繁动,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相对比较小,直接的规模管理无疑是个更方便的做法。
关于合意贷款规模什么意思和合格贷款是什么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